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探讨途径
2019-12-31韩玉娥
韩玉娥
现如今英语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英语教学也是各个高校比较重要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和英语的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英语教学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但是,随着外国文化的进入,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似乎有落后现象,一些传统文化教学方式落后也影响学生更好的接触传统文化,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也成为了高校教学英语新方向。
1 传统文化为何要融入英语教学
我国的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高校教学不仅仅是为我国提供知识性人才,而是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长期的发展才形成的优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许多传统文化对我们当代人的行为举止依旧有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在我们个人完善、心理塑造、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构建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想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的教育必不可少,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局限于学习自己的优秀文化,也应该积极学习外来的优秀文化,英语教学在学习外来文化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教学是提升学生语言技能的主要工具,学习好英语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与他人交流,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其他文化。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的习惯,既可以优化英语的输出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将中外文化背景统一,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语言技巧,这样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
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也能很好的进行文化创新,能够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通过文化传播培养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再者,在文化进程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紧密,英语教学能让学生看见世界,用英语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可以让传统文化为更多的人所知,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的活力与内涵。
2 如何让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
在初中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中体会到英语语法习惯,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与他人交流时所说的英语被中文化,不能被他人所理解。所以老师要先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用英语表述是采用正确的语法,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认可。比如老师在教学生中国传统的歇后语或者格言警句时,要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语言用最合适的英文替代,这样即使有文化差异存在,但是西方人也能很好的理解到中国文化的巧妙之处,老师在授课时,应该多向学生传授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与西方文化对比,让学生从中理解差异,让学生以西方的逻辑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用多种方式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3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英语教学的中,学生是很少独立的进行对英文的翻译的,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初中学生还没有很好的英语基础,还不能够独立的去翻译句子,掌握的单词也不足够去读一篇文章,所以老师在进行英文翻译时,要知道自己语言的组织和表达和翻译时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所以在教学时,老师要通过已有的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出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句子或文章时,能够充分理解其中的涵义。
首先,老师应该立足于教科书,仔细研究教科书对于教学时的可用性,教师可以引入传统文化,以此来提高初中生的理解水平,例如在讲述西方传统节日时,可以先讲述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再讲述西方节日的来历与习俗,或者用英语来讲述中华传统的风俗,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以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相同或不同之处,激发学生对传统的兴趣与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能自然的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也能学习到英语,有效的做到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也更好的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渗透的目的。在授课时,英语老师要善于发现思想西化的学生,纠正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加学生的认同感与使命感,這就需要老师在备课时要充分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在加以西方文化有机结合,既让两者有突出的对比,又让两者能够很好的结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求同存异,与此同时,老师要善于利于传播媒介进行教学,例如利用电视电影多媒体之类的多样化教学,让学生不局限于枯燥的课堂板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西方文化并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要让中西方文化融合,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让更多人的认识到中华文化,彰显出我们中华文化强大的活力与生命力。在课后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拓展运动,鼓励学生多说英语,用英语演讲的方式讨论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还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当然,英语老师也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夯实自身的文化基础与语言基础,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使命感,加强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认识,这样才能够在授课的时候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英语,从英语的角度认识文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认真学习、独立思考的态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结合在一起,能够很大程度的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更好的促进青少年的学习能力,为我国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嘉峪关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