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语言教学魅力课堂
2019-12-31魏世华
魏世华
从“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到“魅力课堂”,是语文教学的新跨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张扬人格魅力、展现学识魅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打造魅力课堂。
一、人格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互相融合是“魅力课堂”的重要体现,而人格魅力则是实现这种融合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层次越高的人,就越懂得让别人感到舒服,越懂得发自内心为别人着想,对人真诚以待。这样的人,就像是春夜里的小雨,润物细无声。但是,让人舒服并不就是圆滑或是世故,更不是奉承拍马。这是一种由内而发的善良,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修养,是一种人格魅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展现这样的人格魅力,做真正的护花园丁。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从教育本身来看,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交流之外,更多的还是语言、情感的沟通,所以我们常说教育是爱的教育。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去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学科教育,才会真正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爱不是盲目的、无原则的爱,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有原则、有分寸的。我们对学生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做有益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事。所以在对待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有对学生的赏识、表扬、鼓励,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也要对他们的问题和错误及时指出、批评、引导和纠正,做到宽严有度。
二、学识魅力
学识是一个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资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标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缸水”,甚至是源源不绝的“长流水”。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语文教师平时要博览群书,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杂家”。我平时喜欢读一些经典而又富于哲理性的书籍,以备上课的不时之需。例如,我在教学庄子的《逍遥游》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识外,及时向学生介绍庄子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以及一些经典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开眼界、明哲理、悦心智。广博的学识会使学生崇敬你、学习你,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三、课堂魅力
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时,要讲究艺术性,让学生在自由、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习;同时必须讲求课堂的实效性,向时间要效率,让学生乐学、好学,体现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为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让课堂变得生动。
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立体的形象,便于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可是,现在不少教师上课过度依赖多媒体,不注重挖掘文本的内涵。我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多媒体,让多媒体成为课堂的助手,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在教学说明文的时候,我让多媒体成为帮学生释疑解惑的好助手。在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一课时,我把“魔鬼的海”“海市蜃楼”“鸣沙”等现象通过图片和音乐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一边欣赏“碧蓝清水”“蔚蓝的天空”,听着“轰隆的鸣沙巨响”,从而如同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沙漠的奇怪现象。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解读文本,让他们明白课文中描绘的奇怪现象的成因,从而把握教材的内涵。
古诗词的韵律感很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面,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不再单纯的向学生呈现文字,而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相应的背景音乐。这样一来,古诗词不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和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的事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灵活运用多媒体,可以打破课堂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加快信息流通的速度,加大信息的含量,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魅力的课堂,是教学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理想教学效果得以实现的保证。有魅力的語文课堂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课堂的实效性,而且能够体现课堂需要与学生成长需要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乐教的情趣,还要有会教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