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多媒体网络,全新体验阅读教学

2019-12-31孟静嫄

知识文库 2019年23期
关键词:月球多媒体交流

孟静嫄

本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结合信息技术、网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整合,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注重三个“维度”在教学中的渗透,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展开学习,让学生在看中学,学中说,说中练,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并利用自制精美的、实用的多媒体网络课件,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也是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更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网络的综合优势。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刺激,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素质的提高。

1 创设情境,主动参与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重要性。儿童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多媒体网络技术能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身临其境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从而使学生通过“同化”与“顺应”的主客体相互作用,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

在教学时,我向学生展示一组迷人的月夜图片,让学生欣赏,学生沉浸在这令人神往的月夜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的导入语,“多么美妙的乐曲,多么寂静的夜晚啊,此时你就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抬头仰望着夜空,看到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中,那皎洁的月光,那变幻的月形,那迷人的月夜,让你如醉如痴”,从而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向往,随机便问,“沐浴着这动人的月夜,你此时想说什么?”学生们你一言我一句,把自己的想到的和大家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说,“月夜太美了,我真想去月亮上看一看”;有的说“月亮上真的有嫦娥、玉兔吗?”还有的说,“看到这迷人的月夜让我想起了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这是孩子们的美好心愿,也是他们充满童真童趣的遐想,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便带着自己的那份热情、那份向往,走进了课文,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了。又如,在学习月球的尘土之谜时,为了使学生对这些谜感兴趣,我先让学生看了一段生动形象的视频,一群活生生的细菌在显微镜下不停地蠕动着,显示着它们那顽强的生命力,但当把它们放在月球尘土上时,却突然一下子全死了,难道这些月球尘土有杀菌的本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一简短的教学情境,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瞪大眼睛看着屏幕,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细微變化,由于孩子们喜欢探究、喜欢钻研,在他们的脑海中便升腾起许许多多的小问号,这些生命力极强的细菌为什么会全死了呢?这些月球尘土真的是太神奇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些尘土到底什么样,它们太特别了!……这一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科学探究意识,培养了探索精神,他们想马上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知识,共同研究这一谜团,这样的设计,为学生们共同探讨、交流月球之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们的学习是在探究中进行的,是积极主动的,是自主参与的,多媒体网络让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建构能力,而不是将知识结构硬填充给学生。教学组织形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又如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呢?实验证明:单凭教师的言语指导,显得单调枯燥,难以达到记忆的目的。如何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建构起新的自主认知结构呢?计算机媒体及网络技术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可能性,形成的教学模式,大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由于学生经过三年的实验,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运用信息技术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能自己浏览网页、查找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知识,并能把自己需要的大量信息,进行整理与保存,其中有一部分学生,还能在自己查找资料的基础上,自行制作课件(幻灯片、网页),在老师上课前就能把自己制作的课件呈现在教师面前。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月球表面这一部分时,把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做成热区的形式,学生可以自主点击进行学习。如学生对于“奇异、环形山”的理解,都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把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提供给学生,他们只需要轻松点击一下,便可了解到自己想要的资料。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理解奇异、想象奇异、再现奇异”几个环节,把学生了解到的知识通过说一说,想一想,看一看,读一读各种形式,展开学生间的交流,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新型的现代化的学习结构使学生在课堂中焕发生命活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协作、创新精神,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要素。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一个极大优势,就在于能围绕四要素服务,改变静态、被动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交往合作的环境,实行师生、生生之间的网上交流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如,在学习月球之谜时,我们把月球谜团分为三部分,“尘土之谜、年龄之谜、未知之谜”学生可以任意点击进行阅读学习,这样一来,我们把学生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月球之谜,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图片资料,并为学生提供了查找资料的相应网址。

学生们学习起来都显得很兴奋,忙着操作自己的机器,开始按照老师提供的几个网址浏览起来,在浏览过程中,觉得有价值的、自己感兴趣的,他们连忙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内,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有的则在交流中把新的发现通过网络平台和老师进行讨论、探究。这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是没有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听着娓娓动听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知素材,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间通过网络可以进行交流、讨论,由于计算机与网络的参与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活动机会,学生眼、耳、口、手、脑并用,把一系列的心理机能激发、调动起来,这无疑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

3 信息处理,网络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所特有沟通、互动、共享信息的良好学习环境,在学习完本课的重点月球之谜时,对于月球的年龄之谜与求知之谜,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查找资料,这样学生在网络世界里可以自由徜徉,获取知识后,学生们又将自己的查找到的知识进行信息处理,把它发布在校园网学生论谈上,(学生每人都有自己的帐号与密码),这样当学生们登陆论谈时,自然就会看到这些令人费解、难以琢磨的月球谜团,学生间便可以相互交流,阐述自己的不同观点,还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文字敘述、图文结合、把月球之谜加上自己的相关看法,还可通过童谣的形式) 把自己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展示出来,如有的学生在论谈中发布了“纯铁粒子不生锈之谜:科学家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纯铁粒子,这些纯铁颗粒在地球上放了7年还不生锈。在科学世界里,不生锈的纯铁是闻所未闻的。我真想亲自看一看这些不生锈的纯铁粒子,然后把它们永远珍藏起来。”还有的学生用童谣的形式展示了自己查找到的月球之谜,同学们看到后纷纷给他回帖,形成了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也可登陆学生论谈,把自己了解到的最新的知识和学生一起共享、交流,在网络中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们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不仅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大了课堂的活动空间和知识容量。传统的课堂教学只让几个学生发表意见,引进网络技术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而且可以师生、生生交流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合作的学习潜能。网络课程资源往往比教材更真实、更富有童趣。计算机网络特性,为学习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界面,正好为学生的课程资源提供学习环境的支持。学生学习手段的网络化,避开“齐步走”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完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这些重要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信息、提取信息、使用信息 ,从而达到让学生在网络中自主探究学习知识,拓展学习的舞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信息技术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计算机和网络的传递功能,改变了教师的主导形式,构建了一个让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将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柱,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把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相结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作者单位: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

猜你喜欢

月球多媒体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陪我去月球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系列长篇故事,《月球少年》之六:降临月球的不明飞行物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交流平台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交流平台
我们的邻居是月球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