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野下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思路

2019-12-31张保凤

知识文库 2019年23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语法利用

张保凤

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为传统教学的革新与开拓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角度。面对日益增大的世界性汉语学习群体,对外汉语教学可尝试运用新媒体技术,在教学内容的整合开拓、教学方法的更新以及如何实现学习者学习效果增值方面进行思考。

中国正迈向科技强国、文化强国之路,于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全球性的“汉语热”成为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文化现象。据统计,目前全球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数超过1亿,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面对日益庞大的海外汉语学习群体,对外汉语教育显得愈发重要。而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运用以及学习效果考核方面都表现出了单一性与滞后性。因此如何利用当下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技术为对外汉语教学助翼,使对外汉语教学更多样、更有效,是契合时代要求的新思考。

1 教学内容的多维性整合

对外汉语教学是面向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作为第二语言进行的语言教学。教授“听、说、读、写技能,即听话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笔头表达能力”。因而传统的对外汉语教材往往分为五大类:听力、阅读、语法、口语和写作,尽管有的教材在编写上将阅读又细化为泛读和精读两类,但大致都是基于以上五种基本分类。教师在授课内容上根据教材分类进行某项语言技能的教授和培养,虽重点突出,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兼顾不足。

例如听力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在听音辨析能力的培养,而语法、会话涉及较少。一旦教学中遇到较难的语法现象,教师只好泛泛讲授,学生能听,却不能清楚解读,更不能具体运用。语法课程中生词的解析与运用也放在了语法规则学习之下,写作课则重在教授写作基本方法,集中基本写作类型的熟悉学习,其余语言能力鲜少涉及。但对于外国留学生学生来讲,汉语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里都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彼此交融。因此,教师单纯的依靠分类教材教学能够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某项语言技能,但在整体上却使得学生在对汉语语言感觉的把握和语言技能的提高上效果打折。

网络时代新媒体语境下,出现了“教学方法从纸质教材面授为主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的转变”。利用这种转变,运用新媒体视听技术,可将课程内容进行“听、读、说、写”的多维整合。例如口语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媒体的语音文字转化技术,能将学生口语对话练习形成音频文件和文字记录。这样学生在练习口语的同时,也能通过反复“听音”检测自己的发音准确度,还能对照文本文字检查自己在造句、词语使用方面的规范性。而阅读课、听力课、语法课的教学中则可以改革传统的纸质课文、录音音频等教学内容,利用动画、微视频拍摄等方式形成视觉、听觉多感官通道结合的教学资料。利用这样的教学资料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专注度,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也一定程度地实现了“听、说、读、写”的整合与丰富。

2 教学方式的互动性翻转

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面对外国留学生通常采用单项式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记”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明显表现出教师的中心性和主动性,学生则表现被动,只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而非参与者。而现代建构主义教学观中,“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才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更应该是以学生为主,实现他们的“多讲多练”。因此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必须实现教学方式的翻转,变教师单向性授课为师生双向性互动。而新媒体教学手段的加持,为实现这一教学模式的改变提供了可能。例如在词语教学中,不借助第二外语英语的桥梁作用,很容易在新词语的解释中出现语言的“延异”现象,加大词汇教学的难度。而利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中的网络小视频能够将单纯的词语转化为一种具体情境,在情境教学中使学生准确、快速地理解和掌握词意,同时便于学生在相似情境中使用词语,加强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这一方法不仅适用于词语教学,同样适用于语法教学。

此外教师可利用网络微课、慕课等相关教学资源,安排学生利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在正式授课前先期预学相关教学内容,可以是新词汇的学习、也可以是一种文化现象的了解、一种社会问题的关注等等。而在后续课堂授课中教师可以节约讲授时间,将单一讲授的课堂变为时间更为充裕的学生问疑,教师解惑,师生共同讨论的互动课堂。这种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专题》《中国历史专题》等相关课程中尤为适用。总之,利用新媒体教学资源与手段能够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翻转,优化教学效果。

3 学习效果的价值增值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利用新媒体技术重视课前学生学习资源的预置,课堂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调整以外,课后的学习效果检验与知识巩固工作也必不可少。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紧密相扣。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的是试卷测试的方法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但这种方式太过于单一,效果一般。此外,对外汉语教学面向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留学生,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历史文化的学习,更应该是不同国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情感交流的一個平台和桥梁。更应该明确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效、良性的情感关注与交流是确实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增值的。这一点应引起足够重视。

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语境中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建立学习群或者学习社区,形成一个随时互动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共同体里学生能够提交音频、视频作业,文字习作展示,教师可以检查、点评作业,随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同学和同学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都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进行讨论与交流。

学习群或学习社区的建立一方面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延续,方便了学生课后的学习与知识巩固,也丰富了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随时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另一方面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还为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之间交流学习、增进情感友谊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而对外汉语教学本身也正是一种是面向世界的,开放性的教育。因此借助新兴的新媒体技术,整合与开拓教育资源,更新教学方法,增值学习效果是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思考、新尝试。期待这种尝试在未来走得更宽,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语法利用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画与理
莲心宝宝有话说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