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报站夹带广告也得有个规矩
2019-12-31何勇海
何勇海
“火车南站到了,请前往××麻辣烤鱼的乘客在本站下车……”最近乘坐成都地铁1号线的乘客,都会听到这样一句“附加词”。这遭到不少市民吐槽,认为在综合交通枢纽站的报站中夹带广告,让人反感。据了解,成都地铁从2019年上半年开始在语音报站中植入广告,在7号线、4号线的部分站点都可听到类似的语音广告。
地铁、公交语音播报廣告,在全国已不是新鲜事,在许多地方都有。对此,市民不妨给予必要的理解。
有媒体就披露,我国城市地铁普遍存在亏损。还有媒体报道称中国30多座城市2018年共花费超过6000亿元修建包括地铁在内的城市轨道交通,但只有少数城市的城轨运营实现了收支平衡。一些城市的地铁公司在面对质疑时也曾回应称,地铁语音播报广告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补贴亏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当然,地铁语音播报可以有广告,却不可任性。
一是不能影响地铁服务质量以及乘客乘车体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对语音播报的广告内容应有所取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是要确保广告收益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地铁毕竟是公益性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地铁广告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补贴亏损”的说法需要制度来保障。这些年,不少城市地铁一再上调价格,据说是因为广告和票务的收入与地铁运营成本仍相差甚远,地铁仍需政府补贴。在此背景下,显然需要为包括报站植入广告等在内的地铁广告行为立规矩,避免巨额广告收入成为糊涂账。
——摘自《工人日报》
请结合你的日常生活体验,对此分论点进行论述,不超过150字
请结合你的日常生活体验,对此分论点进行论述,不超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