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幸雄之痛”对中国的启示
2019-12-31铁流
铁流
日前,日本半导体巨头尔必达原社长,72岁高龄的坂本幸雄出任一家中国企业高级副总裁兼日本分公司CEO。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坂本幸雄表示自己“不想作为一个失败者结束人生。想自己作个了结”。他所提及的失败,也是不少日本工程师至今耿耿于怀的,日本存储芯片企业被韩国用“反周期”投资方式打败之事。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存储芯片产业曾经十分辉煌,英特尔公司为了避其锋芒,舍弃了占据其营收超80%的存储业务,主动转型去做CPU。而最近这些年日本存储芯片企业的节节败退,并非技术不如人,而是大环境影响再加上商业策略失误连连所致。日本企业的工匠精神让他们在经营策略上陷入一种思维定式:不惜成本追求高质量,一定能赢得市场。这种策略在大型机时代或许是对的,但是当计算机产业经历了小型机、工作站、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一系列变革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太快,而日本企业没有及时觉察到这种变化,仍然抱着原有的思维,把电子器件的质量做得尽可能高,寿命尽可能长。反观韩国企业,他们对市场的变化就看得很清楚,电子器件的寿命只要和整体产品的换代周期差不多就可以了。而且三星等韩国企业在商业策略上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反周期”投资,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三星反而大规模投资增加产能,当市场回暖之际就可以占据先机。这套“反周期”投资把尔必达、东芝、英飞凌等日本和欧洲厂商折磨得遍体鳞伤。
近年来,中国企业一方面在内地进行整合,将西安华芯、武汉新芯等具有一定积累的企业和人才都汇聚到一起。另一方面也在国际上充分吸纳英才。坂本幸雄在DRAM领域所具有的30余年从业经验,正是中国存储行业所欠缺的。对我们来说,需要从“坂本幸雄之痛”中吸取的教训是,产业发展需要有长远规划。韩国的成功并非投机取巧,三星从1974年开始研发存储芯片,至1987年才因国际存储芯片市场价格上涨盈利,亏损长达13年。直至1992年,三星才在技术上追平日本企业。中国在发展本土存储芯片产业上,可充分借鉴韩国的发展经验,做好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政府需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和融资渠道,在发展中不因一时亏损而气馁,以10年为单位打持久战。虽然西方国家在强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但技术是随人走的。依托国内市场,中国存储芯片企业完全有潜力、也有资格在全球市场与其他存储芯片巨头分庭抗礼。▲
(作者是技术经济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