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综述
2019-12-31文/蔡铭
文 / 蔡 铭
中国宏观政策调控政策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巨大转变,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总结归纳中国宏观调控理论和宏观政策在改革开放后的演变历史。1978年至今,中国的宏观调控理论经历了四个探索发展的阶段:1.1978年至1992年:中国宏观调控理论从“综合平衡”转变向“宏观调控”;2.1993年至1997年:中国宏观政策调控理论思想基本形成;3.1998年至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两次经济危机中发挥重大作用;4.2013年至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新特色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从“综合平衡”转向“宏观调控”(1978—1992年)
(一)“综合平衡”的宏观调控理论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进入了经济转型的第一步,摆脱了对经济发展束缚较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化方向推进。
计划经济体制,大到矿产资源,小到柴米油盐,政府部门决定国家的各项资源配置。因此,国内经济没有宏观、微观之分。在当时,一般称宏观层面的政策为“计划管理”,称微观层面的政策为“经济体制管理”。“计划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国家经济的平衡,使国内各产业、各区域平衡发展。度量国家经济是否综合平衡的指标通常是财政平衡、物资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
当时国内的经济学者对国家实行“计划管理”的研究存在争论。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国家调控综合平衡是为了解决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综合平衡的效果不只是解决社会矛盾,还要实现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家存在很多讨论,基本围绕着“综合平衡”即宏观平衡还是也包括微观效率。刘国光所认为的“国民经济平衡不仅要实现经济内部的平衡,还要结合自然环境的平衡”。这是一种超前的政策思想,与现在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环境”“生态平衡”有关联,进一步拓展了问题探讨的范围。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界曾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综合平衡”产生过讨论,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不平衡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有人认为“要保持经济的相对平衡性,以主观能动性干预经济不平衡发展”。
以现在的思想来看传统体制下关于“综合平衡”的讨论,大多是一些咬文嚼字的辩论,现在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中也会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问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否使经济真正达到平衡发展,不是取决于“综合平衡”这一宏观调控思想是否绝对正确,而是取决于计划经济体制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纵观经济发展史,“综合平衡”这一宏观调控思想适合当时刚进入经济转型的中国。
(二)宏观调控思想发生转换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经济体制开始发生重大变革。会议后,国内企业进行如火如荼的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进入改革期。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出现是经济探索的重要结果,也是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尝试。
1978年至1989年,国内出现了三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其中,1987年,消费者价格指数达到7.3%;1988年,突破18.8%,体现出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三次经济过热现象的原因是:央行供给的货币量上升,消费需求上升。在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下,人们担心现有的存款消费不起预期通货膨胀后的商品,从银行中大量挤兑现金。中央政府为避免通货膨胀情况进一步恶化,果断出台政策,叫停实施不久的“价格闯关”改革。此后,经济学界得出了一些更加深入的研究结果:有学者提出“造成三次经济过热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的问题”;也有学者认为“三次经济过热的发生原因是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同时高涨”。
1992年,十四大的成功召开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思想正式完成了从“综合平衡”到“宏观调控”的转化。
二、宏观调控思想基本形成(1993—1997年)
1992年,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发展增速提升,出现了以通货膨胀率高涨为标志的经济过热现象。1992年,CPI达到6.4%;1993年,该指数继续上升至14.7%;1994年,该指数达到极大值24.1%。1993年,政府紧急颁布十六条宏观调控政策,调控货币、金融、投资、财政、外汇,给经济“降温”。1994年中央政府出台政策,对税收、外汇等经济金融相关体制进行改革,使国家平稳地度过了经济过热期。针对经济过热现象,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不同结果:唐杰、宋雷磊(1995)认为渐进式改革方式干扰了宏观经济的稳定;郭树清(1995)认为,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价格传导机制变得复杂且影响范围扩大,资产价格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很大。
1994年,以财税体制改革为标志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其中核心是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的动因是中央财政税收占全国财政税收的比重降低,中央政府财力削弱,一旦遭遇大型金融危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财税体制改革奠定了中央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同时开始的金融体制改革奠定了中央政府和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发生转变,早期的“贷款额度”属于行政手段,转化后的“货币供应量”属于经济手段,中介目标的改变展现了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更趋灵活。
1993年之后,以财税体制改革为开端,投资体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紧随其后,逐步形成中国宏观调控体系。
三、中国宏观调控理论的特色体现(1993—1997年)
1996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波及到中国的出口,但并没有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这得益于“扩大内需”政策。政府扩大国债发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央行降低利率鼓励国民消费。1999年,福利分房制度被取消,中国人购房进入“商品房时代”,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从这一阶段的宏观调控来看,国家不再只是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而是利用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参与宏观调控。这种模式利弊共存,利在于政府手中掌握着国家最多的资源,能在经济危机时调用所有的资源帮助国家经济渡过难关。
2004年后,政府调减政策力度,依旧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2004年-2008年,货币供给量每年环比增长16.74%,2008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达到8.2%,促使政府由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紧缩型货币政策,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打断了政府的安排。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全国平稳度过全球金融危机,众多企业免遭或减轻了金融危机的波及。这项投资政策解决了当前的危机,却造成了后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产能过剩、资产价格增长、政府债务负担增加。
四、宏观经济政策的新特色体现(2013年至今)
2008年平稳度过全球金融危机后,4万亿投资计划所遗留的问题逐渐显现,中央政府对经济形势作出判断,即“三期叠加”,并着手积极调整宏观政策。
2012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再是之前高发展水平时期的12%左右,而降低为7%左右。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降速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提高,但是第三产业生产率增长速度却远不如工业。也有经济学家认为是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下降了,造成了总体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但是无论如何,中国在高速工业化、城市化后所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现象,不仅是经济发展出现的周期现象,更是市场经济所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为解决金融危机造成的后遗症和经济发展降速的难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提出。该改革着眼于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周期性波动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三去一降一补”,不仅仅解决眼前的局部经济问题,而是着重从调整结构的角度出发,解决整体经济现存和隐藏的问题。
五、结语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宏观调控政策也随之发生重要转变。改革初期的宏观调控主要是“综合平衡”,逐渐转为“宏观调控”。这期间,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发生变革,共同建立起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目前,中国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已经展现出初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