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新媒体环境下古建专业创新教学模式
——以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2-31尹家琦
尹家琦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1.高职院校古建专业的教学模式现状
1.1 高职院校古建专业发展现状
据调查,全国范围内开设了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并招生的高职院校,主要有: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廊坊师范学院、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山东城市建设设计职业学院、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1]此外,广东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城建学院的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于2018年8月进行首次招生。
其中,黑龙江、江苏、山西三家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最早开设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已经培养出十几届毕业生,师资力量相对雄厚,教学模式比较成熟,社会认可度高。
1.2 现行教学模式瓶颈期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开设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并进行首次招生,至今仅三年时间,如何在师资力量薄弱、经费紧张的客观条件限制下开展教学;如何能吸引更优秀的学生选择古建专业;如何解决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出口;如何让毕业生进入实力雄厚、有发展潜力的古建公司;如何为企业培养和推荐合适的人才;等等问题都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将不利于古建专业的长期发展。内蒙古建院和广西建院已经遇到了招不够学生,导致成班困难,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因为无法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古建专业已经停招三年。
古建专业要培养具有古建筑工程修缮设计、古建筑施工管理、古建筑预算等方面职业能力,能在古建筑工程企业从事古建筑修缮设计、施工管理、监理、预算等职业岗位群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多数院校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2”为校内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导向+综合能力训练教学模式;“1”中采用“0.5”校内和企业综合能力训练;“0.5”企业顶岗实习培养方法。
为了解决好“1”中的两个“0.5”,河南建院古建专业在立足于解决学生实习和就业两方面问题,在校内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把“2”的课程内容做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找到实习和就业的方向,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准确定位,形成良性发展。
2 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模式创新
2.1 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新媒体技术及其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学习思维、生活交往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塑造了信息时代崭新的媒体环境。对于新媒体大致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把新媒体看作技术手段,探讨如何运用新媒体这种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进行专业教学;一种是把新媒体视为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探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推进教学。这两种理解之间的联系体现在作为环境的新媒体是新媒体技术应用普及化、日常化的必然结果;两者的区别体现在技术可以选择使用、也可以选择不使用,但环境所具有的广泛性、开放性和包围性等特点,决定了人们无法随心所欲地摆脱环境。[2]
从基于新媒体技术到新媒体环境下开展专业教学,将新媒体作为新的育人环境加以建设和应用,在新形势下古建专业教学模式需要从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角度出发,发挥新媒体环境促进专业教学的功能。
2.2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几种教学创新措施
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创新,是为了辅助正常教学,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的地位和主导作用,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演示画图过程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提倡信息化教学和使用新媒体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死板固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投入课堂听讲,并利用课余时间扩展知识。明确了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体,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中保持理性,合理适度适时的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而不是被技术牵着鼻子走,反而变成教学负担,不但增加了教师的日常工作量,也不利于学生在课程上专注的听课。
河南建院古建专业在成立至今在教学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具体措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顺利开展校内课堂实训,积极申报教学设备和教学质量提升项目,现已建设完成的3D打印室为古建专业的模型制作实训提供了场地支持,学生在学习了CAD、PS 和3DMAX 等软件后,利用3D打印机可将自己建模的模型打印出来,(见图1、图2)结合传统模型制作材料,丰富了建筑模型的展示种类,提高了制作水准,同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SU的热情。2017年教学质量提升项目中的“传统建筑文化展示体验中心”项目包含室内古建模型展示(见图3)、室外古建模型展示、二维码三维教学平台三部分内容。其中室内外古建模型展示区成为建筑系大一认识实习必去地之一,同时丰富了课内实训的内容;基于PC 端和移动端的教学平台,包含16个古建筑模块,以动画全景式展示为主,学生可以在触屏显示器和手机上模拟斗拱组装过程,观看歇山式建筑的建造过程,将课堂讲授、实物展示、动手模拟操作相结合,丰富教师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图1 古建专业15级学生制作的古建筑模型
图2 古建专业16级学生制作的建筑模型
图3 古建模型室内展示厅
2)拍摄并制作原创短视频,学生可利用课外水平碎片时间进行扩展学习,符合高职学生专注时间短、自律性有限的特点。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时长几秒到几分钟不等。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内容较短,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
笔者将自己拍摄、录制并制作的古建专业短视频上传超星学习通资料中,学生可以自行观看。在课余时间通过直播和录播的方式辅导学生的作业以及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发布任务,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考察各地古建筑单体及群体,并制作PPT 和短视频,在学习通或者课堂中分享自己的考察成果。
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探索学习,在实地考察中遇到的问题,会主动向老师请教,在网上查不到确切解释的时候会去图书馆查阅专业书籍,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的内容可能下课后就忘了,亲自看过的就会记得了,如果能够亲自做了,自然就理解了。作为老师要走到学生的前面,起到榜样和表率作用,无形中感染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主动走出网络游戏的世界,拿出追剧的劲头用在学习中,享受到学有所成的乐趣。
图4 上传学习通资料的短视频截图
3)创办古建专业公众号,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各种相关的专业知识,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又为优秀企业招聘、学生实习和就业以及专业人才发展提供平台。由于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体融合形态,新媒体的发展与成熟是媒体融合的根本和直接成因,呈现以内容为王、融合发展和互联网主导的发展趋势。一个渠道可以提供多项服务,在一个共享平台上提供多种业务。[3]公众号发布的文章类型包括古建专业教学内容、古建专业论文、古建筑游记、优秀学生风采展示、示、优质古建公司简介等。创办公众号的最终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和推广古建专业,资源共享、信息透明化,为古建行业的良性发展贡献力量。
3 用户数据分析
新媒体环境使不同媒体教学资源之间交融互动,信息传播方式和内容相互借用。新媒体技术为资源平台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网络平台是交流平台的主体,其具有信息交流多维、自由、开放等特征,为实现教学过程中资源共享提供了有效的保证。[4]
图5 公众号部分文章截图
笔者在公众号后台调取9月25日至10月8日的用户详细数据,通过图6可以得知该公众号关注人群以男性居多,符合古建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性别特征。图7 显示出主要传播途径以朋友圈、好友转发及其他途径为主。用户分布涵盖了全国大部分省份,用户分布省份前三甲分别是河南省、北京市、山东省,郑州市、北京市、平顶山市是用户所在城市前三名。结合图8-图10的数据分析,得知该公众号目前的受众人群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郑州市和北京市,与河南建院所在地位于郑州市、古建毕业生就业地主要在北京市这些客观因素有密切关联。
图6 用户性别分布比例
图7 用户阅读来源分析饼状图
图8 用户分布城市颜色示意图
图9 用户省份分布Top10
图10 用户城市分布Top10
新媒体环境为古建专业教学资源共享提供可能,有助于解决资源分布不合理、重复建设、条块分割等一系列问题,促进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优化资源结构,提升资源价值,在共享平台上进行多种方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
图表注释:
图1-图3 为笔者所摄照片;
图4、图5 为学习通专业课程资料中原创教学短视频和公众号往期文章的截屏图片。
图6-图10 均来源于公众号“古建专业职教联盟”9月25日-10月8日期间的后台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