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西走廊的壮美音诗
——听韩兰魁交响曲《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有感

2019-12-31景作人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交响乐团绿洲

文/ 景作人

河西走廊,中国西部的一条生命走廊,古代丝绸之路的黄金走廊。这条走廊蜿蜒1100 公里,它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记述着古代中国的开放历史,是一条熠熠生辉的文明走廊。

歌颂河西走廊,就是在呼唤绿色、赞美生命、憧憬未来,歌颂河西走廊,就是在“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下奋勇前行,歌颂河西走廊,就是在展现中华民族昔日的荣耀并预示着明日的辉煌。

甘肃省歌剧院、甘肃交响乐团(一个单位,两块牌子。以下称甘肃交响乐团)决心秉承初心,努力实践,在这方面做出一些实际成绩。为此,他们委约著名作曲家韩兰魁,为该院创作一部歌颂河西走廊的大型交响乐作品。韩兰魁接受委约后,以“生于斯长于斯”的赤子之情和对呼唤绿色,赞美生命的强烈愿望,历经一年多的酝酿和努力,终于完成了一部五个乐章的交响曲,并将其命名为《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

这部交响曲充满着一位艺术家对河西走廊这个神奇地域的真挚情感,以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一个伟大而又深刻的主题,即绿色、绿洲、生态、生命的主题。9月中旬,甘肃交响乐团赴西安参加“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他们于10日、11日晚在西安音乐厅举行了两场交响音乐会。在这两场音乐会上,交响曲《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进行了首演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它的博大、深邃与激情,带给了西安听众以极大的精神震动和心灵慰及,赢得了人们的一致赞叹与好评。

我与韩兰魁很熟悉,这位出生在河西走廊的西北汉子,是一位既有丰富感情,又有创作激情的作曲家。据我所知,韩兰魁没少创作西北题材的乐曲,且很多都是他的代表作品(如交响音诗《丝路断想》、合唱交响曲《绿色的呼唤》、琵琶协奏曲《祁连狂想》、大型舞乐《敦煌韵》等)。这些作品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情真意切,民族风格浓郁,且都具有作曲家独特的个性,即乐风粗犷,笔触细腻。此次首演的交响曲《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也同样如此,它的五个乐章均具有西域之风,其中充满着欢愉的歌唱性与舞蹈性,还有着些许“似露非露”的神秘感。

在10日、11日晚的音乐会上,《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的上演达到了激动人心的效果。这部交响曲的内在韧力和外在张力令人沉迷。从专业角度来看,它属于运用晚期浪漫主义技法(外加一点印象主义)写成的标题交响曲,其主要风格是写实与写意相融合的手法。人们听到,交响曲的五个乐章间既有逻辑性的衔接,又有相对独立的自由度,可以说是一部由五首交响诗汇集而成的大型套曲,但在总体结构上却有着广义的框架感。

《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的五个乐章分别是:第一乐章:“祁连山—我们的家园”;第二乐章:“萨娜玛—裕固族的歌”;第三乐章:“马踏飞燕”;第四乐章:“胡杨—缅怀勇士”;第五乐章“永远的绿洲”。

这部交响曲看上去标题分明,其实作曲家在创作时并没有刻意追求具象的情节,而是根据交响曲的结构规律及表现特点,将音乐定位在整体架构的统一性上,努力将绿色、绿洲、生态、生命等客观因素与历史、文化、精神、信仰等人文特征相对比,从而达到多种角度、多种层面、多种情感的有机碰撞,以求取得音乐上的概括性升华

例如第一乐章开始,作曲家以几个弱音小节为引子,随即用铜管声部(圆号、长号)奏出了辽阔雄浑的主题,这主题代表的是祁连山巍峨的形象以及河西走廊蜿蜒的背景。顷刻间,山峦震撼,大地升腾,音乐以开门见山的壮丽效果,掀起了一阵交响式的狂烈高潮。接下来,弦乐奏出了民族色彩极强的主旋律(亦是整部交响曲的主旋律),它代表的是河西走廊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风雅的民俗民情,而这也正是整部交响曲中的音乐之魂……

细心的人们能够听到,在这个乐章中,作曲家为了表现开阔的意境和颂歌式的效果,并没有采用交响曲第一乐章所惯用的奏鸣曲式,而是以自己内心中的直觉感受,用再现性四部结构,赋予了这个乐章以非理性的,具有感性色彩的写实效果。

再如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作曲家为了突出意境,表现出朴素的情感抒发效果,将一首裕固族风格的旋律置放其中,使其不断“游离”于各个声部(先是木管组,再是弦乐组),且以变幻的音色和音型加以“修饰”,如此自然地将音乐带到一种古朴的民俗氛围之中。

在这个乐章中,作曲家将西方音乐的“印象主义”特征与中国音乐的“工笔写意”风格相融合,取得了既遥远又亲切,既质朴又真挚的音响效果。而竖琴在开始与结尾处的两次“撩拨”式音型,则以“点描”式的笔触,将一种浓郁的西域特征与回味意境表现殆尽。

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是整部作品中最有具象感的,它采用回旋曲式写成,在布局上颇有动感和条理性。这个乐章的音乐非常形象化(迎合了“马踏飞燕”的标题),配器效果十分生动,且在气氛上与其他乐章大有不同,因此从音乐风格对比和乐章结构变化上看,这样的设计起到了恰当而又必要的作用。

第四乐章采用三五部曲式、第五乐章则采用奏鸣曲式,二者都是歌颂性的乐章,音乐写得悲壮而又豪迈,充满着多种情感的隐喻、表白和迸发,也尽显出众多的矛盾冲突与和谐变换。韩兰魁的音乐是具有包容性的,他以抒情性、交响性、戏剧性的综合思维,将河西走廊的人文历史及自然生态融为一炉,以交响音乐的逻辑叙述和层层递进,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进行了均衡的对照。

在这两个乐章的音乐中,人们听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对话,感受到了万物轮回,生命永驻,精神长存的伟大哲理……当第五乐章尾声中全体铜管庄严般的“轰鸣”声响起时(恰似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和马勒《第三交响曲》),人们在瞬间感受并品味到了自然界的伟大与壮丽,而这种伟大与壮丽,其中便有着许多深藏于河西走廊之中的人文风采。

我个人认为,韩兰魁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时,头脑中始终有着一个河西走廊的整体概念。他在创作时,总是力求使音乐成为一个“亲历者”,借以对这个神奇的地域进行了一番“覆盖”和“探索”。众所周知,河西走廊有着1100公里的长度,它的周边生活着汉、回、蒙、藏等多个民族,因此有着民族杂居的特性。而韩兰魁在创作时,并没有以单一的民族音乐为素材,他在广义的民族乐风基础上,用自己的音乐进行了游历式的“逐一”表现。正因为如此,人们从这部庞大的交响曲中,既能够清晰地听到祁连山脚下的裕固族音乐,又能够听到类似新疆地区的西域音乐,而在第五乐章结束前那段由原生态演唱的女声旋律中,人们又感受到了蒙藏民歌的显著风格与特点。

《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是一部真正的交响曲,它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管弦乐“颂歌”,而是采用严谨的交响思维构想的,运用交响乐结构和手法创作出的大型交响套曲。在这里,作曲家倾注了他的心血,展现了他的才华,发挥了他的想象,带给了人们身临其境,栩栩如生的艺术感受。细心的人们可以听到,这部作品中有着奇妙的和声效果、丰富的配器色彩和细腻的织体笔触,还有着耐人寻味的内在精神因素。

韩兰魁创作这部交响曲有着四个心结,一是以他的音乐表达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与支持;二是以他的音乐表达对家乡故土(河西走廊)的殷切之情;三是以他的音乐展现东西方音乐借鉴的实践成果;四是以他的音乐表达对甘肃歌剧院盛邀的谢意。我认为,这四个心结,既是韩兰魁作为一名优秀作曲家所怀有的至高境界,亦是这部交响曲中所具有的全部意义的核心所在。

甘肃交响乐团是这两场音乐会的主角,为了参加“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更为了在这届艺术节上高调首演交响曲《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他们倾注全力,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南下,来到古都西安一展风采,在演出中表现出了高质量,高规格的艺术水平。

这两场音乐会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举行的,西安的听众欣赏水平很高,且韩兰魁又是身居西安的著名作曲家(西安音乐学院原副院长,陕西省音协副主席),在当地拥有很高的威望。甘肃交响乐团对这两场音乐会极为重视且寄予了高度期望,为此他们聘请西安音乐学院指挥专业副教授,著名青年指挥家侯颉为音乐会指挥,西安音乐学院青年小提琴家田晖为特邀首席,青年中提琴家王恪居为中提琴首席,并携该院数位优秀教师及演奏家加盟,为这两场音乐会增添了实力与光彩。

我对甘肃交响乐团有着一定的了解,它目前是西北地区一支颇具实力的交响乐团,兼有着歌剧与交响乐的双重演奏经验。这个乐团自2016年独立挂牌后(一个单位,两个牌子),在专业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他们在国内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林友声、许知俊等人的训练与调教下(还有哈萨克斯坦指挥家亚历山大•皮扬科夫斯基等),逐步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和职业化水平。这两场音乐会,甘肃交响乐团在侯颉沉稳而全面的掌控下(他的作用很大,现场的把控与“挖掘”、“渲染”能力,为音乐会的成功提供了保障)发挥出了以往少见的水平,将这部内涵深刻,气势庞大的交响曲演释得酣畅淋漓。

甘肃交响乐团有着声音充实的弦乐群体,他们的音色富有内涵(不是尖亮的),且在抒情时显得开阔而又通透。乐团的木管声部十分和谐,和声的效果亦很均衡,其中长笛、双簧管和大管尤为突出。而最令我惊讶的是该团铜管声部的进步,其统一的声音、恢弘的气势、强大的气场,呈现出了真正的交响式氛围。《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中的铜管声部写得很重,且在揭示主题、渲染气氛上尤为关键。然而人们在现场听到,甘肃交响乐团的铜管声部表现良好,演奏中并没有出现拖后退的现象,他们在困难中顶住了压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演奏效果,这一点是值得充分赞扬的。

10日、11日的两场音乐会中,甘肃交响乐团还为现场听众演奏了另外三首交响乐作品,除了韩兰魁的《敦煌神鹿》外,王学诗的管弦乐曲《拉卜楞印象》及康建东的钢琴协奏曲《祁连山狂想》都是带有浓郁西北风格的作品。特别是康建东的钢琴协奏曲《祁连山狂想》,裕固族旋律的巧妙运用及钢琴技巧的娴熟展现,使人们对作品顿生出一种亲历式的激动感。值得一提的是,青年钢琴家王迦勒(西北民大钢琴副教授)的演奏激情饱满,技巧流畅自如。他不但将作品演释得完整而又完满,同时也给现场的听众留下了朝气蓬勃的良好印象。

《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原创交响音乐会结束了,它那雄浑壮丽的音乐,激励着人们坚定自信的精神、激扬着人们勇往无前的斗志、激荡着人们面向未来的豪情……

祁连山麓巍峨万丈,河西走廊蜿蜒流长。苍茫辽阔的祖国西部大地,奏响了一曲壮美而又深情的音诗……伟大的历史、凝重的激情、深厚的积淀、驰骋的思绪,这一切都是一种民族精神迸发和民族气概的展现。而这种迸发与展现,则都是《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这部大型交响曲中的灵魂之音。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交响乐团绿洲
绿洲里的老先生
深海绿洲
在河西走廊聆听
继续向北
沙漠绿洲
寻找歌剧制作及演出的“新常态”模式——从上海交响乐团版《唐璜》说起
河西走廊
卡内基特别支持,为青少年音乐家搭建平台
心中有块美丽的绿洲
河西走廊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