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美奋斗者”系列报道之七 奋斗者的脚步永不停歇

2019-12-31

北广人物 2019年50期
关键词:东山文昌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据新华网、《人民日报》等整理

谷文昌:誓把荒岛变成绿洲

“举首不见秃头山,下看不见飞沙滩,上路不被太阳晒,树林里面找村庄。”作为国家级生态县,今日的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岛,当年谷文昌老书记描绘的愿景早已变为现实。如今林绿岛美的东山,有一段难以想象的困苦过往。“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还;一年四季里,月月都有灾。”当地谚语里描绘的景象,是谷文昌初到东山之所见。

1950 年,谷文昌随军解放东山县,先后担任城关区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务。彼时东山,一年有多半时间刮6 级以上大风,全岛森林覆盖率仅为0.12%。由于风沙之害,东山百业凋敝,有种无收,连生存都成为奢望。

“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谷文昌立下铮铮誓言,带领东山干部群众踏上了斗沙治灾的征程。“筑堤拦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经调查研究,东山形成初步治沙方案。然而种树不易、规律难寻,自1954 年起,东山先后8 次大规模植树,均以失败告终。“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面对困难,谷文昌没有丝毫畏缩退却。1958 年春天,9 株木麻黄树苗成功活了下来。“有九棵,就有九百棵、九千棵、九万棵,就能绿化全东山。”蹲在成活的木麻黄前,谷文昌心头泛起了绿色希望。

迅速组建由领导干部、林业技术员、老农“三结合”的试验小组,谷文昌亲任组长。实行“旬旬造林”试验办法,种下20 多亩试验林,研究木麻黄的生长习性。经过夜以继日的观察与总结,分析风向、风力、湿度等因素,他们终于掌握了木麻黄的种植技术要点。

1958 年12 月20 日,谷文昌召开万人大会,再次向全县人民发出动员:“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仅1958 年一年,东山便完成荒山造林4.3 万亩、沙荒造林2.78 万亩,成活率高达80%以上。1964 年谷文昌调离东山时,全县已营造3 万多亩防风固沙林、6 万多亩水土保持林、201 条林带。

人生一粒种,满山木麻黄。1981 年1 月30 日,当谷文昌逝世的消息传回东山时,东山人民泣不成声。从此每逢清明、春节敬祖,当地百姓总是“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这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吴金印:他扎根山乡六十载

他有一次次机会走上更高的岗位、有一次次机会选择轻松的工作、有一次次机会到城市生活,然而他都毅然决然地放弃了。60 年来,他扎根山乡,在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苦干实干。他就是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

吴金印1959 年参加工作,1966 年8 月,从中央团校毕业后,他放弃了任团地委领导的机会,主动要求到大山深处的狮豹头公社工作。山里缺粮,吴金印带领山区群众拦河筑坝,从石头缝里抠土造田,每年增产粮食100 多万斤,山区百姓从此过上了吃饱饭、喝甜水、有土地的好日子。

1987 年11 月,吴金印被组织选派到唐庄任党委书记。他带领班子成员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访,一块地一块地地察看,因地制宜提出了“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以石头经济、万亩林果、大棚蔬菜、高效农田为特色的发展格局。后来,吴金印又提出了“农村发展工业化、农村建设城市化、农业生产科技化、农业经营市场化、基层政权规范化”的发展思路,使唐庄走上了协调发展之路。

楸树种植是吴金印带领大家选的新产业,他们在唐庄田爻村山坡上建立了楸树研究所和楸树基因试管育苗繁育基地,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2500 万元。唐庄还种植了3000 多亩大田楸树,楸树加工厂正在洽谈之中,吴金印要打造楸树全产业链,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

奋斗者的脚步从不停歇。近些年,唐庄的发展优势越来越突出,吴金印有了让“三产”当龙头、实现“三二一”产业结构的计划。已经建起了乡镇干部学院的唐庄,下一步要打造教育小镇、航空小镇、特色小镇。唐庄人说,吴书记把接下来10 年的活都给规划好了,越干越有劲头。这些年,有人劝吴金印歇一歇、享享福,吴金印却说,只有干,才能变,踏踏实实带领大家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比啥都强。

胡福明:做永不停歇的思索者

在光明日报社的社史展厅内,珍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7 张报纸改样。如今报纸已经泛黄,但上面被红笔圈改过的痕迹依然清晰。

这篇拉开了中国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序幕的评论员文章,全文6200 多字,发表于1978年5 月11 日《光明日报》头版,被誉为“春风第一枝”,成为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文章的主要作者胡福明今年已84 岁高龄,虽至耄耋之年,但一贯勤于阅读、思考的他,依然保持着惊人的记忆力和清晰的逻辑。

1976 年10 月,“四人帮”倒台。与许多在“文革”中经受磨难的人一样,胡福明认为“四人帮”垮台了,束缚这个国家发展的一系列枷锁自然会被打破。然而,1977 年2 月,“两个凡是”出来后,拨乱反正变得寸步难行。“我意识到,如果不打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枷锁,全国人民拨乱反正的期盼就不可能实现。”出于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感,胡福明暗下决心,要针对“两个凡是”写一篇文章。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批判“两个凡是”错误,不能直抒胸臆,这是胡福明面临的难题。经过反复思考,胡福明终于琢磨出了办法:把林彪的“天才论”和“句句是真理”作为“两个凡是”的替身来批判,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1977年7 月,经过一个月的埋首写作,胡福明完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初稿,并把稿子寄给了《光明日报》。随后这篇文章经过多人参与、数易其稿,文章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题,先在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第二天刊登在了《光明日报》头版。文章发表后,很快引发了一场席卷神州大地并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一篇文章改变历史,这是作为一个学者值得无比骄傲的事情。然而胡福明认为,这是他应该也是必须去做的。书生本色,是他很看重的身份,而一个读书人最大的武器,是思考与表达。20 世纪80 年代,胡福明离开南大,调到江苏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这位始终追求真理的学者,站在时代潮头思考,陆续写了《苏南乡村企业的崛起》和《苏南现代化》等著作,持续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东南大学教授郭广银和胡福明常在各种会议上见面。郭广银注意到,胡福明经常用深入农村乡镇、企业厂矿、苏南苏北、东部西部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形势,提出问题,发表建议,一直不失一个学者对现实的敏感。胡福明说,他目前正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我在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要求是什么,怎么实现、怎么发展。”

这个一直走在思索路上的时代老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向前,不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张孝骞:世有良医天下之福

“医者,外治肌骨,内驯五脏,补去疾患,消病痛,以精专之术救死扶伤,此为妙手仁心。医者,上循天道,下探良方,扬善义,慰人情,以公共立场济世安民,此为杏林之侠。世有良医,天下之福,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1919 年出版的《新湖南》月刊第一卷第一期中,22 岁的张孝骞在他题为《公共卫生设施之程序》的文章里写下的这段话,100 年后的今天听来仍然振聋发聩。张孝骞,号慎斋,湖南长沙市人,生于1897 年12 月28 日。张孝骞是我国西医学的先驱、著名临床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医学界的“南湘雅,北协和”,都与他有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前,他担任了11 年湘雅医学院的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31 年的协和医院内科主任,并先后担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重要职务。有人说他虽然是个知识分子,却有着军人般的斗志。无论在协和,还是湘雅,90 个春秋的搏击和奋斗,彰显了他对医学教育、培养人才的执着追求。人们尊敬地称他为“协和”泰斗、“湘雅”轩辕。

张孝骞的座右铭是“戒,慎,恐,惧”,这不仅源于他将心比心的思考,也是他60 余年从医的经验之谈。“患者以生命相托,我们如何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抱着这种服务医学的理念,张孝骞与患者讲话,从来都是用商量的口吻;在临床中,遇到问题,他也总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力求告知信息的准确性。

“学医是学共性,而治病是治‘个性’。”张孝骞认为,为患者诊治就像公安人员破案,不能满足于一次诊断,更不能认为成竹在胸,因为无论医生如何使自己的诊断符合疾病的实际状况,都只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某阶段病情的认识。所以,在他接触过的每个病例中,都会因个体差异而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诊治,而要做到这一点,只能鞭策自己每天学习。但他主张的学习,不是埋头读书,他告诫学生,不要做“看书的郎中”,而是要去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注重临床细节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在患者面前,我们永远是个小学生。”对疾病个体性的认识,使张孝骞格外重视临床第一手资料,于是他养成了坚持用“小本本”记录疑难病例的习惯。

有一天,马寅初的夫人来协和看病,她主诉的症状是“一感冒就休克”,很多医生对此都无能为力,但张孝骞却道出病因——严重出血性休克后的垂体坏死。原来,他在接诊后,联想到他的“小本本”上,记录了30 年前马寅初夫人曾发生临产大出血的情况,他将二者联系起来,得出推断。张孝骞的记录是用寥寥数语抓住疾病的核心部分,所以即使他到晚年,在右眼出现视网膜色素变性、左眼患白内障的情况下,每次查房时都要通过扩瞳提升视力,为了能记录他的“小本本”,对患者负责。

1985 年12 月,88 岁的张孝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当天的日记里这样写道:“下午2 时举行我的入党宣誓大会,颇多誉词,深感惭愧……护士送来花束,医院送一玉雕装饰品,医科院送来一寿字蛋糕。热情洋溢,耗钱过多,十分惭愧!”两个“惭愧”,让人们感悟了这位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耄耋老人虚怀若谷的情怀。

猜你喜欢

东山文昌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东山果事
文昌发射场暮色
东山由义井
福建东山关帝庙
何来胜《李白忆东山(其一)》
《谷文昌》:家风的好教材
神像与游走:文昌出巡非遗口述史系列之十一
长征七号火箭在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
深空探测,未来将在这里启航——走进文昌航天发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