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2019-12-30徐正委
徐正委
摘要: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发展时间并不长,这也导致了在我国当前的企业制度中,预算管理很少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对预算管理的完善也没有做到尽善尽美,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逐渐向着更加激烈的方向发展,企业原本的预算管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因此对企业预算管理进行提升与完善,是所有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困境;对策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指的是企业为了实现自己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用统筹的方式对自己發展进行管理,管理主要包括对企业发展的预测、计划以及实施,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企业的发展,在执行的过程中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复,明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职责,找出最优的发展路线。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主要包括了企业生产预算、经营过程开支以及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消耗等等,做好全面预算工作,能够发现经营中的“瓶颈”,提高资管的配置效率;能够改善组织内部的沟通,促进企业各部门目标明确,行动一致;能够发现新的增长机会,促进企业价值的增长;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企业的发展更具科学性,同时能够推动会企业实力进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证企业长远的发展。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企业预算管理缺乏前瞻性
任何企业都是要谋求发展的,但是在当前多数企业的发展运行中,不重视战略的布置与实施,很多战略的制定不考虑综合因素,盲目制定,导致企业的发展会遇到很多的障碍。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工作人员对战略不够重视,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效率自然也就较低,并且在企业的战略制定方面,企业做出的调研较少,很多时候决策层在数据缺乏的情况下进行战略的制定,最终呈现出的效果自然较差,而且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缺乏前瞻性,很多的企业在整体战略上布置能够做到对企业未来考虑,但是几乎所有的企业在制定预算战略方面,往往是着眼于眼前的情况,这就导致了企业内部的预算编制缺乏导向型,不能够保证企业预算目标和企业年度战略保持一致。
(二)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脱离
在企业管理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协调方面的问题,需要企业的管理从中调度,保证各方面的问题都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很多部门运营过程中,出于工作考虑以及企业发展方面的考虑,造成了很多矛盾的发生,同时很多部门本位主义严重,忽视了企业的利益,造成预算出现松弛,在市场经济中,一旦出现失误对企业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部分企业在管理制度较为死板,不能够根据工作具体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导致制度弹性较差,影响了企业预算。
(三)企业内部对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认识不足
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中只注重短期内的利益,对自身的长期发展少有规划,导致了企业在面对自身长期发展的时候,多数依靠短期的计划来补充,也让企业在发展中缺乏长期计划,造成企业短期内虽然会获利,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会对企业长期利益造成一定损害。因此企业想要长期的发展,必须有严谨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介入,多数企业忽视这一点也导致了企业在短期内的投入较为盲目,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对企业造成的危害极大。同时,缺乏长期的规划让企业的内部管理显得较为刚性,在企业管理活动展开时机制僵化,导致企业在面对问题时不能够灵活应对,造成企业计划的流产。也有部分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高层给予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过多的自主性,导致其执行过程中过于自由,缺乏约束进而难以发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积极作用。
(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法过于僵硬单一
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预算目标有着不同的资源要求,需要制定不同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这样能够对不同阶段都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但是在当前的预算管理中,企业往往对预算管理的重点不够重视,在预算管理的中自然效果较差。除此之外,在当前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制定了一套预算管理方法后,在一定的时期内取得不错的效果后,再也不对管理方法进行完善,最终导致企业利益长期下降。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所处的角色不同,应该制定不同的预算管理方式,有的企业以金融工作为重心,有的企业以产品为重心,双方之间面对的情况是不相同的,自然预算管理方法也不能够一样,然而事实上是当前的企业预算管理方法同质化严重,严重阻碍企业经济的发展。
(五)预算执行过程管控做得不到位
预算管控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第一点是预算执行责任落实不到位,预算执行管理应该是财务部门负责的范围,但是在具体实施时,财务部门手中的职权较少,导致财务部门无法很好实施预算管控体系的建设,同时在财务部门管控时,内部各部门之间责任负责范围混乱,很难对责任进行落实。第二点就是在企业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员工的奖惩制度没做到位。企业中的考勤以及责任落实制度缺乏,导致员工做出成绩无法得到肯定,员工出现失误得不到纠正,长期发展造成企业内部氛围较差,员工积极性受到打击较大。
三、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控制的对策
(一)提升企业内部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在企业内部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方面,主要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企业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决策层对管理重要性进行宣传,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的公信力,保证员工的执行。其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对员工组织培训,对预算管理重要性进行普及。再次,企业内部应该组织编制、执行以及反馈于一体的部门,对企业内部的信息进行收集,对预算管理进行普及以及对不遵守预算管理条例的现象予以制止。最后,企业根据职权对企业各部门进行预算管理执行组织的建设,确保各部门能够对企业预算管理控制措施实施。
(二)企业加强战略制定以及管理
企业战略制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企业首先应该对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进行充分调查,最好成立专门的部门进行负责,调查结束后,战略制定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进行交流,对企业的资金预算等都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制定企业的战略。在战略制定的同时,企业应该对战略进行细分,让企业的战略能够呈现阶段性递进的效果,这样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不会因为战略目标过于遥远而丧失动力。战略在每一个阶段完成后,应该对其中问题以及优点进行分析,从而对后续的计划进行调整,加强战略的灵活性。最后在战略执行时,战略部门应该对企业内各部门进行监督,一方面对战略的效果信息进行收集,一方面则是对企业内部的战略的执行进行监控,防止部分部门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
(三)企业预算管理与信息化进行结合
全面预算是企业重要的构成部分,其中需要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数据对企业的预算管理提供参考与支持,因此在企业内部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体系,首先,这样做能够增强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交流,提升企业预算管理实施的效率。其次,内部信息交流能够让企业的决策层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对企业进行积极调整。最后,企业内部信息的建立能够完善企业的监管制度,让企业形成更高效、更精确的体系,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
(四)建立多样化的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应该想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同企业甚至一个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工作性质都有极大的差异,因此在制定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时,应该重视企业之间不同的差异,以此来提升企业制度的适应性,让企业内部制度能够更灵活,符合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实践。
(五)增强企业执行管控手段
企业内部执行管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落实,财务部门根据预算管理,对各个部门进行详细计划的制定,增强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其次,企业强化责任的落实,在预算制度实施时,能够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小组,最好落实到个人,这样再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追责,并制定解决方案。最后,则是增强企业内部管理手段,增强监督,对企业工作人员能够做好赏罚措施,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结束语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情况,尤其是在企业规模较大的情况下,这种体系更难以建立,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正确审视自身的情况,对预算管理体系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制定,同时,企业应该重视制度的规范,只有建立了规范,在实施的过程中员工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企业的任务,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沈佳艺.医药类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23):50-51.
[2]刘爱华.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2019(25):100-101.
[3]崔颖奕.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2019(2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