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阅卷实录

2019-12-30赵福海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粪球美育美的

赵福海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喜欢站在田埂上唱豫剧的7岁小男孩,在白洋淀麦田旁练芭蕾的12岁姑娘,总拿着父亲的旧手机录歌的初二学生……2019年年初,这些农村孩子因艺术而结缘,一起登上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

材料2: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说:“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强调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青年一代能够通过美育涵养一颗“美丽心灵”。

材料3:近年来,很多学校忽视美育的重要性,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美术课。有的老师说,高考竞争激烈,喜欢美术专业的考生可以自己去学习;有的家长说,美术是高大上的东西,孩子们最应该掌握的是生存技能;有的学生说,学美术需要很强的耐心,自己做不到。

要求:结合上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反映时代发展的作文题。材料以“美育”为中心,表达了时代的呼吁。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立意:①美育,是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一环;②美育,为升学率的压力下的孩子多一种选择;③美育,可以塑造健康美好的心灵,提升孩子的品格。

本次作文,一些同学对“美育”的理解不够深刻,个别同学大谈特谈“美”,而忽视了“育”。

一类文

心若静,众生皆美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 洪婧怡

怀着纯净的心灵,阅读徐志摩的《曼殊菲儿》,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真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入天堂的的一把秘钥。”

因经历美育,怀揣纯粹,看万物万事皆美。抬头望白云朵朵,你看它变换万千,不囿于天空的限制,活得潇洒自在而自我负责,因它的洒脱而美。

认识美,不在外表,常听说:“美在骨,不在皮。”美不为人类独霸,一花、一树、一菩提皆美。甚至,一只蜣螂也是美的。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的一只蜣螂推着粪球,路途颠簸,但它推得并不慢,路上横着一颗植物的尖刺,不巧粪球扎了上去,它从正面推,从侧面推,粪球纹丝不动,我不禁为它愚钝发笑,多么卑小且智力低微的生物啊!然而,它忽然改变了策略,绕到刺的那端,只轻轻一顶,粪球成功“脱身”,没有脱险后的长吁短叹,更没有胜利后的欢呼雀跃,它又推着粪球匆匆远去。成功的头脑里,根本不懂什么输赢,只知全力以赴。一只黑甲蜣螂,也能因奋斗尽绽美丽。

以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尽善尽美,焕发光彩,成就的是生命之美。实现美,不需用脂粉、珠宝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而应该在社会中做出贡献,为国效力。

消防员是美的代表之一,他们在生活中似乎无所不能,高温天背游客下山,高空营救轻生人员,积极配合120、110救人工作,专治各种卡头、卡手……其实,他们并不是超人,脱下救援服,他们也是谁的儿子,也是谁的丈夫,也是谁的爸爸,哪有什么无所不能,而是每次都竭尽全力。他们是群众的守卫者,是家园的保安,这种奉献之美,不露于表,却绽于心,众人皆能嗅其芬芳。

寻找美,是不难的。它静待与何其芳的《秋海棠》中:“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夜中的秋海棠是更美的。他藏匿于米兰昆得拉的《慢》中:“我们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美藏于万物,带你发现,他漫步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下一池荷花,引得作者流连忘返。当然美不止在散文中,只是这种美尤为生动。

擁有美,不仅在作诗属文。人长大,会被生活的烟火气沉浸,但也要享受柴米油盐的平凡,享受风花雪月诗酒歌的浪漫,在寻常生活中拥有美。

年华匆匆似水,岁月轻描淡写,美隐匿于其中,待你寻觅。

评点:文章能够透过对“美”的理解,表达“美育”带来的生命意义,展示出立意的高度。分析过程中,作者充分运用典型事例及名言,对话题进行了全面深入论述,揭示出“美育”的时代影响,突出了写作中心。表达方面,作者能够以生动而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对话题的理解,文采斐然。不足之处,文中一些写作环节仍显得缺乏厚重感,认识上的个性化不足。

内容19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17分=55分

一类文

以何寻美?以心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 刘奕

春日里的百花竟放,仲夏时的阳光正好,秋季里的黄叶飘摇,寒冬时的白雪皑皑。此自然之美,自然是名画,需沉心静赏。戍边军人脸上的汗水,学校老师眼中的急切,有志之士奋斗的身影。此生活之美,生活是天籁,需凝神倾听。美,随处可见,用心观察,方能寻得。

以何寻美?以单纯之心,如孩子般,不带一丝杂念。

稚子眼中,云非云,是天空之城;花非花,是绽放笑颜。我们心中都应有一个小王子,他爱着玫瑰,驯服了狐狸,甚至会在自己小小的星球上看四十三次日落。但在他眼中,一切皆美。即使玫瑰带刺也可爱,即使狐狸狡猾也温顺,即使看日落的人内心充满了苦闷。美在观者之心,以单纯之心观世界,便能发现世界的纯洁之美。

以何寻美?以闲适之心。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如今生活的脚步日益加快,人们匆匆赶路。追名逐利时,却忘记了路边的野花开得正好,怨着“远芳侵古道”,错过了一路馨香。真是应了苏轼的那句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正是一颗对世俗淡然的心,让苏轼在深夜与挚友共赏月色空明之美,此中快感难以言喻。思索良久,心中唯留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一颗对名利淡泊的心,让陶潜在穷困之时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赏菊之美。寻美,还需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一颗闲适之心。

然而,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放慢内心寻找美似乎带上了一抹贬义色彩。人们认为寻找美是不求上进,不务正业,没有活力的表现。甚至有些学校将音乐、美术这种能让学生最直观地感受美的课程都取消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一个当代正能量青年的最基本要求。努力奋斗,是为了追寻更美好的生活。可若连美都不知为何,又在努力奋斗着什么呢?

美,并非阳春白雪,也不在高贵殿堂。寻美,也不是一件凡人无法触及的高贵活动。一生太短,要去闯荡,去尝试,用双手去触摸世界的温度,用双脚走遍万水千山,怀着纯粹的赤子之心,用心地去感受这五彩斑斓的世界,也用心地去寻找这个世界的美。

以何寻美?以纯粹之心,以闲适之心,以青春之热烈,以恢宏之想象。终有一天,你也能观得枫树披华纱,原野着红裳,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候鸟南飞,万河归海。

评点:美,是充满诗意的,作者写美,同样表现出生动诗意。洒脱成文,灵活构思,文章展示出大气成熟的写作风格。开篇博取生活之美引出话题,然后小王子的思维解读了话题。主体部分,以不断地反转结构,表达对美的追寻,以典型的事例,具体的现实,深化了论述的中心。结尾点题,收束全文。不足之处,作者在行文过程中运用的事例不是很充分,对观点的支撑略显乏力。

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17分=54分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粪球美育美的
屎壳郎爱粪球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推粪球大王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