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秒
2019-12-30乐宇涛
乐宇涛
“鱼,也许只有七秒的记忆。”
(一)启
我喜欢在昏暗的灯光下看着你,看着你的影子映在玻璃上,是那般晶莹透明。
而你,永远就那样无忧无虑地在水里游着,你会觉得空间狭小不适,亦会滋生对蓝天白云的向往吗?
不会。因为我在你的眼里找到了答案,我看见了你吹出的愉快的泡泡。刹那间,脑中又浮现出那些熟悉的歌词。
“我是一只鱼,望着鱼缸外的你,敲了敲玻璃,你对我微笑离去。”
(二)梦
有时候觉得玻璃是样很神秘的东西,能让迷失的人找到一丝慰藉,让人们认识到那褪下伪装的本真面孔。
可是,于灯红酒绿中流转的过客们总是任凭红尘撒满前心,盖住那玻璃散发出的灿烂之光,他们害怕看见自己,看见那个灰头土脸的自己,看见那个有过梦想的自己。
鱼儿对于那缸壁的玻璃却无所畏惧,它们并不害怕自己的身姿在别人面前展露无遗。行于红尘的过客,多多少少忘却了自己的初心,他们不敢在别人面前倾诉自己的梦想,他们害怕别人的嘲笑与打击,他们怕那个透明的自己。纵使他们拥有永恒的记忆,也比不过七秒的鱼儿那般坦率自然。
鱼的泡泡,轻轻击打着玻璃,而那块玻璃,也就硬生生地将两个世界切断,一个叫现实,一个叫梦想。人们知道,这层屏障永难逾越,而鱼却不明白,两者的区别在哪里。生命对于它而言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故事,是一场从未经历的盛宴,它们就这样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去看,去闯,去相信。
(三)情
有一天也许会走远,也许还能再相见。怎曾想,时光荏苒,我们只是一对相交线,过了那个之后渐行渐远,常常怀念,可哪能会面。
心上的痛,从不随着时光流逝而消除,只会愈加剧烈,直到承受不住的那一天。然而,这一切,鱼都不会懂,也不可能懂。
常常羡慕鱼没有伤感可言,因为这短短的七秒后,又是一次忘却。一切不过是过去,一切不过是过往云烟。我们很明白这一切,却仍要不住地去想,这很奇怪,也不奇怪。
正如白居易的那首《夜雨》吧,“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但鱼可以,鱼可以做到我们向往的“不困于心,不乱于情。”
不离不弃,莫失莫忘,明知道不可能,却偏偏要说,人总是这样。
(四)曲
一段熟悉的旋律,仿佛是来自洪荒的太古,抑或是来自茫茫的星河,星河上不时泛起一阵阵涟漪,游着嬉笑的鱼。
我记得,你是喜欢音乐的。
我也听过渔民通过音乐将你们捞起的故事。可我仍猜你不后悔,因为你们醉在了音乐里,在离开水的最后一段七秒,你们的心中会不会默默哼唱着这段旋律?
角声寒,夜阑珊,撩人心弦的琵琶,湿透的司马青衫。我始终不懂这音乐背后的奥秘,但我知道它是摄人心魂的曲。
七秒的鱼,听觉却依然靈敏。也许这便是痴狂,也许这便是上个七秒的执念,也许这便是生生世世的不离不弃。
(五)落
七秒,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又可以温暖这漫漫长夜。
想拥有鱼儿那段永不落幕的梦,那颗不念过往的心,想让人生的每一个七秒都如鱼般梦幻空灵。
我想,总有一天,我们能和那些美好相遇在时光的拐角,相视大笑。
(编辑:关晓星)
评点:南亭
文章以“鱼”为引,将“七秒”的短暂与人生的漫长作对比,体现出作者的巧思,五段式章节的布局,也使文章颇为耐读。作者用词造句细腻流畅,情感丰富,场景感强,这是优点,但细腻的描写之下,自己的观点表达不够明晰,使得文章有了一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如何在细腻的描写和明晰的表达间取得平衡,是在将来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