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与VR技术有机结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019-12-30谭飞刚招晓菊刘开元廖全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13期
关键词:VR技术移动互联网职业能力

谭飞刚 招晓菊 刘开元 廖全蜜

摘  要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课堂学习氛围不浓、知识掌握不到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提出移动互联网与虚拟仿真(VR)技术有机结合教学模式,旨在将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手段融入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多方位提升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并有效解决当前实践教学中硬件设备台套数与学生数量不对称的问题,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关键词 高职;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VR技术;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3-0043-03

1 引言

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信息化改革,虽然目前高职院校课堂融入了部分信息化技术,但是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解惑,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足。特别是一些学校的某些专业,因场地、培养经费、设备价格、设备工位数等因素影响,存在实践课程设备台套数或实践工位数与学生人数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从而影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等职业能力的提升。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信息化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教育行业,各种移动教学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开发出来供教师使用,如雨课堂、课堂派、智慧职教等软件。移动互联网教学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解决了学生课后向教师请教问题时存在的时空限制问题。虚拟仿真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现实设备操作引入计算机,通过鼠标来完成相关操作。这种技术既可以缓解实践教学过程中设备台套数或工位数与学生人数不平衡的矛盾,还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操作。

虚拟仿真技术无法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知,而虚拟现实(VR)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学手段,能够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实现身心感受的联结,增强学生的感受力。

移动互联网技术有效解决了学生与教师课后交流存在的时空限制问题,VR技术部件可以缓解学生实践课程工位数与学生数不匹配的问题,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移动互联网与VR技术有机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优势互补,实现多方位全天候师生交流,帮助学生有效利用课后碎片时间学习。因此,移动互联网与VR技术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2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高职课堂教学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因此呈现出以下几个普遍的、突出的问题。

学生主动性差,学习氛围不浓,师生互动较少,教学质量不佳  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与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主动性比较差;再加上智能设备的普及,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屡禁不止。虽然一些院校在教室设置了手机袋来集中收集手机,但是效果不佳,学生上交手机后出现聊天、睡觉等现象。学生课堂学习氛围不浓,与教师互动较少,影响教师教学热情,导致恶性循环,最终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

教师与学生交流途径、时间、空间等非常受限  高职院校教学不同于初高中,课程设置比较多,教师需要给许多班级授课,而学生也需要上很多门课程,课后时间非常有限。放学后,教师需下班回家,学生也有自己的课后活动,导致学生与教师交流途径、时间以及空间都非常受限。

关注课程专业知识较多,较少关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只专注本门课程的教学和知识解答,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集体荣誉感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缺乏关注、引导。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不足,就会缺乏自信,缺乏学习目标,进而无法做出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不会认真学习职业技能。

硬件设备台套数与学生数不匹配,导致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一线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开设较多的专业实践课程,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因场地、设备工位数、设备价格等因素影响,许多院校实践课程所需硬件设备台套数及工位数与学生数不匹配,需要分批进行实践,导致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

3 移动互联网与VR技术有机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是依托“互联网+教育”的课程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教学资源、教学进度、教学对象等的综合管理,打破时空的局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教学机会。虚拟仿真教学是指利用实物和计算机软件共同模拟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下进行探究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工作角色,体验设备操作的感觉,从而增加學生对设备操作的印象和理解力。移动互联网与VR技术在教学方面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效率,而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场地与设备的限制,学习更自由,掌握更多的技能。同时,信息化技术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融合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团队协作与管理等核心职业能力,同时能满足师生课上课下沟通,及时化解问题,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此外,将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融合多种先进的课堂教学与管理技巧,而且能增进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城市轨道交通电动列车驾驶课程教学为例,采取如下实施策略。

科学分析,积极引入多种信息化技术形成多元混合课堂教学模式  对当前学生的基本特征(如学习特点、兴趣、职业规划、学习经历等),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需求以及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以及前沿移动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教学手段等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移动信息化课堂教学需求以及企业岗位对人才职业核心能力要求,优化课程内容设计,科学设置课程项目,合理分解任务。同时,制定相应的课程管理与考核规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沟通与管理等职业核心能力。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教学验证,积极引入多种信息化技术,形成多元混合课堂教学模式。

师生合力,共同打造多种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的多元混合式教学课堂环境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特别是专业核心类课程,专业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高职课堂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氛围,在传授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及时引入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新技术到课堂并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此外,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教师实施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及时将感受及相关想法反馈给教师。教师收集学生课堂反馈后,及时处理并对课堂教学设计、项目任务分解等进行调整与完善,共同打造多种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的多元混合式教学课堂环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分组学习,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高效管理学生学习小组,协作与竞争并存,激发学生进取心  在分组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学生处理内部矛盾,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或沟通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同时,教师通过小组间成绩考核并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促使各小组间产生竞争,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在此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辅助管理中间学习过程,做到考核过程有据可查,考核结果公开、透明。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教师管理学习小组的效率,并且能督促学生遵守竞争规则并相互监督、互帮互学。

宜疏不宜堵,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合理使用手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智能手机(智能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给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课堂纪律管理带来挑战。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小说、游戏等而无法自拔,从而造成在课堂上偷玩智能手机。教师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智能手机变为教学工具,通过设置互动、测试等内容,让学生用手机参与教学,还不会触及他们的逆反心理,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理实一体,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弥补硬件设备不足的缺陷,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实践教学设备价格昂贵、工位数有限等问题带来解决方案。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真实设备和操作转移到计算机中进行仿真练习,合理的场景设计、沉浸式的操作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让学生动手实践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经过对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2016级、2017级、2018级三个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并对比之前几个年级的教学效果发现,这几年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VR技术结合,在课堂管理、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等方面都有巨大提升。

1)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点名签到,学生出勤率达到98%,相比以前提升七个百分点。

2)课堂灵活使用互动答题、随机抽答、抢答等方式,调动学生课堂气氛,同时减少学生玩手机的机会。这样一来,教师上课更加有热情,而学生也能学到、记住更多的东西。

3)将台套数不足的设备或条件不具备的场景搬进电脑,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进行上机实践模拟,不仅能学习到技能,而且避免了以往因工位数少,分组练习时,未轮到的学生无所事事的情况。

4 结语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教师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通过采取分组学习、移动信息化学习平台等手段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沟通管理、团队协作等職业核心能力。同时,采取小组间竞争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总之,高职院校的每位教师都应用心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努力造就未来的职场精英。

参考文献

[1]阮文,李德尧.摆脱高职教师的教学困境,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J].科教文汇,2018(12):97-98.

[2]谭飞刚,刘开元,汪洋.浅议城轨运营专业实训室信息化建设[J].信息系统工程,2017(11):141-142.

[3]谭飞刚,汪洋,刘开元.城轨运营专业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4):113-114.

[4]招晓菊,谭飞刚.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课程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11):66-70.

[5]全桂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6):86-90.

猜你喜欢

VR技术移动互联网职业能力
VR技术现况及其未来对游戏设计的影响
解析AR技术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VR(虚拟)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实际应用及影响研究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