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学习开始的地方

2019-12-30赵丹红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文宠物小朋友

赵丹红

现在很多家庭都会养宠物,孩子在游戏中加入宠物的角色、开展和宠物有关的游戏是他们生活场景的再现,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在幼儿园,支持儿童发起持久、成熟的角色游戏,积极地支持想象性游戏是非常必要的,这对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认知、语言、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次游戏中,我发现孩子们偏离了预设的游戏计划,开始时玩小医院,但是“医生”和“护士”对自己的游戏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而且也没有小朋友来参加他们的游戏。为了支持他们游戏的继续深入,我走上去假装看病,但是我发现“医生”甜甜听完了我的“病情讲述”,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跑开了。“医生怎么走了?”我疑惑地问。一旁的“护士”小英告诉我:“她去看她的宠物了。”“那我怎么办?谁帮我看病?”我追问。小英为难地看了我一眼,就从柜子里取出一个药瓶,说:“给你药,吃了就会好的!”

就在这时,甜甜带着自己的“宠物狗”过来了,扮演宠物狗的小文非常投入,她跟着甜甜,爬行着前进。到了“小医院”,甜甜细心地为她搬来几个小轮胎,做了一个温馨的小屋。小文马上钻了進去,开心地做着小狗吐舌头的动作。马上边上又围来几个幼儿,大家争着照顾她,一会拿吃的食物,一会拿水,小文依旧很投入地游戏着,还不时低头假装吃食物。又过了一会儿,甜甜说:“我要带着小狗去逛街了。”接着甜甜和小文去参加其他人的角色游戏,一会去餐厅,一会去小商店,一直延续到了游戏时间结束。扮演小狗的小文虽然在游戏过程中没有语言,但是她非常配合游戏内容,一会儿散步,一会儿吃饭,整个过程中非常投入,也很愉悦。

在游戏评价环节,是继续引导他们开展小医院的游戏,还是追随他们的兴趣开展新游戏呢?我带着孩子们开展了讨论,他们一说到宠物,都来劲了,大家纷纷说第二天自己也要玩宠物的游戏。“你们家里的宠物有没有跟着爸爸、妈妈去上班呢?”我的问题立刻有了答案:“上班的时候是不能带宠物去的。”接着,我又讲述了自己在小医院“看病”的经历,作为“医生”的甜甜听了,脸上浮现出尴尬的笑,她也知道了自己没有很好地完成角色任务,小朋友们也达成了共识:上班有自己的工作要完成,是不能带宠物的。

一个游戏主题持续的时间久了,孩子们就容易对熟悉的游戏内容产生倦怠。当游戏中忽然有新的内容产生,而且是大部分小朋友都比较感兴趣的事件后,他们很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转移。在做游戏计划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想到要玩宠物游戏,而是在游戏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的游戏内容。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孩子们的话题依然是围绕宠物开展的。“当家人”有游戏任务,所以不能带宠物上班,但是“自由人”可以带着宠物玩。原先的角色分配除了“自由人”“当家人”,又增添了一个“小宠物”。想起了小文今天投入的表演,我就问她:“宠物是不是就不能说话?走路一定要爬吗?”听到我的问题,小文马上说:“老师,我爬得太累了,明天我不想爬了,还有,不能说话开始挺好玩,就是后来想说不能说,有点难受。”她的话又引发了新的讨论,宠物怎么把自己的意思告诉别人呢?有的小朋友说可以用动作把自己的意思表演出来,还有孩子提出动画片里的宠物都会说话,所以宠物可以和我们一样说话。第二天游戏的时候,我发现小医院依然还有,不过变成了宠物医院,小吃店内容也丰富了,还专门提供了宠物食品,最让我意外的是:带着“宠物”玩的“自由人”大部分都很负责,游戏全程都会和扮演宠物的同伴在一起。他们由原先独自游戏变成了和同伴合作游戏,从原先自由玩耍变成了边玩边照顾宠物。

“游戏,是学习开始的地方”是2009年6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市举办的全美幼教学会第十八届全美幼儿园教育者专业发展会议的主题,理查德·科恩谈到了“游戏精神”,提醒我们关注当前,游戏和创造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比产品和结果更重要。在幼儿游戏中,当他们想让游戏继续下去的时候,他们会自发进行思考,对自己的游戏进行调整、改进,直至满足自己的游戏需求。

猜你喜欢

小文宠物小朋友
天门石
七步之才
事半功倍
我家的小文(2)
找茬儿
抬起脚来
海边玩一夏
养宠物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