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统训练家校联动模式初探
2019-12-30陈蒙盛
陈蒙盛
〔摘要〕浙江省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在市级课题“依托资源教室 提高小学生感统能力”基础上,学校、家庭双管齐下,以“宣传普及—培训教育—科学指导—评估反馈”为基本工作思路,扎实开展活动,强烈助推小学生感觉统合训练向纵深发展,效果显著,意义深远。
〔关键词〕感统训练;家校联动;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3-0067-03
学校在实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工作中,发现家庭是学生极为重要的生活空间和心理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对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更应注重教育环境和生活实践的整合,由学校单一进行学生的感觉统合训练是不完整的,只有和科学有效的家庭训练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大多数训练机构或小学、幼儿园在训练中都只注重对儿童本人体能、心理方面的训练,忽略了父母及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为此,浙江省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在儿童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实施了家校联动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学校在推进感觉统合训练家校联动模式过程中,在内容上探索“四个体系”工作方式,即宣传普及体系、培訓教育体系、科学指导体系、评估反馈体系。在对象上面向“两个层面”实施,即面向学校层面,面向家校联动层面。在具体工作中基于“大小结合”的思想开展工作,即大范围普及和小范围实施相结合的方法,着力点在引起家长重视,取得家长配合,最终促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一、宣传普及体系
学校根据实际状况,采用多种方法,不断提高学生、教师、家长对感觉统合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感觉统合训练的积极氛围,为感觉统合训练有效实施打下基础。
(一)建立校园多位一体宣传平台
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是学校营造良好的感觉统合训练氛围的必要手段。为此,学校通过建立网络、宣传窗、家长会等多位一体的宣传平台,向教师、家长、学生多方位渗透感觉统合训练理念。
开设“特色教育——感统”校园网站。内容设置有感统知识、感统游戏、亲子课堂、答疑解惑、趣味测试五个板块,由感统训练专职教师负责及时更新。
建立“We play We learn”感统活动宣传窗。分享学生的社团活动照片、家庭训练照片以及学生的心得体会等,由感统训练专职教师定期更新。
在一年级新生第一次家长会上“吹风”,使家长意识到孩子不良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可能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渗透感觉统合训练理念。
(二)建立家校联动由浅入深的宣传互动平台
家庭训练是学校感觉统合训练的延续,家长的儿童感觉统合发展意识理念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非常重要。因此,学校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建立家校联动的宣传互动平台,学校和家庭形成紧密联系的纽带关系,向学生家长宣传、渗透积极的儿童感觉统合发展教育理念。
建立家校联动微信平台、QQ平台。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科任教师、资源教师、家长为成员,使学校和家长能够及时沟通,密切联系,打破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围墙”,保障家校联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学校通过平台向家长发布相关信息,分享相关资讯。
发放家校联系卡,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家长的需求,并及时反馈。
在校报上开辟“感觉统合”版块,以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题,传播并强调科学的教养方式对学生感觉统合发展的重要性,开设育儿专栏,分享由家长撰写的成功家教经验。
每学期开设感统训练活动展示课,邀请家长观摩;开展现场咨询,针对学生的表现解疑答问,让家长了解感统失调表现及背后的原因,初步给出一些训练建议。
二、培训教育体系
感觉统合训练作为一项专门的教育活动,需要运用心理科学专业的、系统的、规范的、多样的理念和方法来开展和实施。学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培训,提高教师、家长的感觉统合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建立面向学校教师的感统培训机制
学校建立了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计划,普及感统训练的基本理念,提升感统训练技巧,分为基础培训和提升培训两个部分。
建立教师感统训练基础培训机制,开展全体教师感觉统合理论知识讲座,每学期四课时,普及率100%。
建立教师感统训练提升培训机制。邀请本市著名儿童发展教育中心的实践老师为长期特聘导师,负责对小学部全体班主任一段时间内的技术和理念指导,同时培训教师成为专业的感统训练教师。目前,学校有专业的感统训练教师四名。
(二)建立家校联动的感统培训机制
学校将全面普及和同质培训相结合,建立了家校联动的感统培训机制。
1.开展全面普及的感觉统合知识培训
邀请专家为全体一年级新生家长做“感觉统合与儿童发展”讲座,使家长系统地了解儿童感觉统合理论、感觉统合训练原理及意义,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发放学校汇编的《儿童感统训练指导手册》,此手册汇聚了学校感统训练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要点,并辅以大量图片,直观形象,易于操作,实践性强。共享学校制作的《感统俱乐部游戏课程设计与活动示范》视频光盘,给有需求的家长以参考或借鉴。
2.开展面向同质问题的家长专题工作坊
工作坊面向的对象是孩子感觉统合失调和有特殊需求的家长。活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让家长了解感统游戏功能和相关的感统器材使用方法,并且实践体验,掌握感统训练方法和技巧;另一部分是组织沙龙活动,家长学习如何科学教养孩子,分享成功的教育经验。
三、科学指导体系
(一)积极夯实学校指导训练基础
学校将常规训练和社团训练相结合,积极夯实感统训练基础。
1.针对全校学生的感统训练,整合大课间活动时间,开展普及型的活动。例如跳绳、花样拍球、青蛙跳、翻跟斗、躲避球、挤包子等。这些活动由班主任组织开展。
2.针对感统严重失调的学生,采用组建社团活动的形式,组织二十人左右的小团体进行辅导。社团每学期招募一次,入团学生由专职教师根据家长填写的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和班主任觀察的情况精心选拔。制定社团训练计划,每周五下午开展一小时的感统训练活动。事先按照同质性原则将学生两两分组,每次活动由其中一名家长当义教,协助社团教师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以及对学生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估。
(二)家庭训练促进学生感统能力提升
儿童感统能力的提升光靠学校有限的训练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感统失调的孩子离不开家庭的支持,需要家校协力共同促进。因此,学校尊重学生、家长意愿,他们自愿加入家庭感统训练,请家长根据孩子感统失调的情况,协助孩子每天从感统训练项目表中选2~3项练习,方案如上页表1所示。
开展亲子感统游戏,有助于孩子在游戏中巩固学校感统训练成果;同时,在游戏互动中增加亲子之间的交流。家长亲身参与到感统训练中来,体验感统训练,加深对感统训练的认识,有助于家校配合,进一步巩固训练效果。
四、评估反馈体系
评估反馈具有发现问题、明确方向、检查情况、找出差距、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感统训练实施有效性的监督和依据。
(一)学校评估反馈体系
1.建立学生感统发展评估制度
自2016年起,学校在每年九月初和每个学期末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测试,评估学生的感统发展水平。2016年至2018年的检测结果显示,学生的前庭失调、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不良、学习能力发展不足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感统失调比例由25%下降到了8%左右。
2.举办感统挑战赛
为了对学生家庭训练的效果进行反馈、检查和评价,提高学生感统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持久性,每学期末,学校都会举办感统挑战赛。选拔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技能特长的家长作为志愿者,同年级组长、感统训练教师共同协商,制定出本期感统挑战赛实施方案。比赛主要分两大项,一项是亲子家庭感统游戏,另一项是“感统小达人”单项感统项目挑战。
(二)家庭评估反馈体系
1.建立家庭训练反馈卡
学生在家进行感统训练后,请家长对孩子的感统训练情况包括动作技能、情绪态度等进行评估。教师根据结果与家长进行单独沟通,帮助家长及时调整训练方法和策略,确保家长参与活动后效果最优化。
2.设计家长分享卡
学期结束后,请家长填写分享卡,分享孩子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成长,分享自己协助孩子进行感统训练的心得,为有同类问题的家庭提供参考。同时,建立专家督导下的家长交流学习平台。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宁波,315010)
编辑/于 洪 终校/纪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