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农村学生欣赏山水之教学策略
2019-12-30常锦红
常锦红
提到西北农村,让人不禁想起家乡满眼的戈壁,满眼的荒漠,绝眦一看,几行白杨守卫在那里。有“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的苍茫;也有“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的辽阔。山有多高,学生没见过,只知道房屋后面的沙丘是最高的;河流有多么波澜壮阔,学生也无从知道,只知道门前的水渠中每半月就会流淌着泛着绿色的水,进入田地。山、河只在电视上见过,西北学生却无从感受身处其中的奥妙。
北师大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选取的都是名家山水游记,本单元的目标之一就是深入理解和体会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思考。然而对于西北农村的学生要理解作者笔下的山、水,似乎非常遥远。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大山大河,去感受山水的魅力,体会作者文笔的美感,笔者在本单元教学中尝试着寻找突破口,运用最合适的教学策略,激活欣赏山水游记课堂。
一、配以纪录片、图片,引领学生观赏山水魅力
例如在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时,我找到三峡大型纪录片,在课前播放给学生看。当学生看到了重岩叠嶂的山,不禁为之惊叹,当他们听到长长的渔歌调,不禁为之动容。迅猛的夏水,绿波荡漾的春水,学生感受到了三峡的美,为赏析课文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时作者笔下的三峡似乎复活了,学生朗朗上口的读书声也飞扬了,纪录片激起了一堂生动的赏析课。还比如在上《黄山游记》时,徐迟笔下的奇松、怪石、云海、摄身光是怎样的,学生无法想象。但当我播放黄山纪录片时,学生发出阵阵感叹,原来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伟大,黄山景色是如此壮观。再一次为赏析这篇课文奠定了基础。毋庸置疑,美丽清晰、切合课文的图画,在山水游记的课堂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它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在作者、山水、学生阅读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二、深情并茂的朗读,引领学生体会山水文章的魅力
《與朱元思书》是一篇山水文言文,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山光水色,泉声鸟鸣,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文的佳作。阅读文章,我们要体会到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所以在上课时我采用范读、练读、配音朗读等多种形式,以读促赏,读出文字美,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到富阳至桐庐的秀丽。上《黄山游记》时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自由朗读为下一步品读文章做好基础。当学生读到“黄山松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走将出来,薄纱轻绸,翩然起舞”时,那带有神往情态的朗读带领我们穿越荒漠,想象插着翅膀飞到黄山岩壁,学生的心灵在朗读中被山水浸润着,荡涤着。
三、析字品读,引领学生赏析山水情意美
本单元的目标之一就是体会作者精美的语言特色,深入品味诗文的优美意境。所以我采用赏析“美词、佳句”作为突破口。比如在上《黄山游记》时师要求学生以“我认为哪个词用得好,他让我体会到了什么”为例,寻找文章中的文字美。学生在之前的观赏图片,朗读课文之后已经充分体会到徐迟的文笔优美。学生跃跃欲试,一学生说:“一条鸟道,像绳梯从上空落下来,用比喻的修辞让我体会到黄山特别高、陡,人类能在这儿修石级,足见力量其伟大。”又一学生着急地说:“松树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走将出来,薄纱轻绸,翩然起舞。用拟人修辞,让我感受到黄山的松树似仙女风姿绰约般妙曼。”一堂课学生踊跃地寻找着徐迟的妙笔生花。
四、以写促赏,为欣赏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朗读、品读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富春江的山、水、树、蝉鸣;想象黄山的摄身光;想象三峡四季的变化;想象渔歌的哀婉。通过想象再创作,书上的妙笔生花在脑中活起来,在笔下激扬起来。选择喜欢的景,进行片段习作。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思维灵活。他们笔下的山、树、水、鸟、花再度生动起来。许多佳作令人赞叹不已。如《黄山的回声》侧面写山高、险,令人神往不已;《我与鱼儿嬉戏》写富春江的游鱼富有孩子情态;《帆船在巨浪中搏斗》写三峡夏水的猛急,展现人类与自然斗争的勇敢坚毅。清纯的山水滋润着西北荒漠中长大的孩子的心灵,他们的心灵又何曾枯萎过。带着想象欣赏,他们的精神家园也是如此的诗情画意,如此的青山绿水。
西北学生虽然没见过三峡,虽然没到过黄山,但他们在本单元中穿越了荒漠,领略了祖国山河的雄壮美丽,同时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上完这一单元笔者不再为身处西北偏远乡村的孩子而遗憾,他们更添了一份向往,更添了一份灵气。当让他们运用这单元学到的笔法写屋后的沙丘、田边的梧桐时,也带着丝丝柔情和乡愁。
我们祖国幅员辽阔,河山大好,自古留下许多优美的山水诗文,引导学生品味祖国山水游记散文,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荡涤心灵。教师在教授时所运用的方法和策略很多。然而笔者认为,上面的几种方法比较接近学生的理解层面,对于西北农村学生来说就更容易接受。
[作者通联:甘肃酒泉市金塔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