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速生活”恐难成就开挂人生
2019-12-30肖竹
肖竹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日前对1993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称自己过着“倍速生活”,其中一线城市青年比例最高,达78.9%;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但收获不及预期。
早两年,不少网友认为一些电视剧注水太多,追剧开启“倍速模式”——很多视频网站添加了自动快进功能,可以调节至1.5倍速、2倍速。“倍速生活”由此引申而来。
实在点说,当下大多数年轻人渴望的收获,无非是学有所用,晋级加薪,购房买车,与有情人终成眷属,等等。在诸如此类预期的驱动下,将每分每秒都掰开来用,只要智力体力上跟得上,当然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只有一次“年轻”。更何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古训摆在那里。
问题是,单纯追求“倍速生活”,终日忙得头昏眼花,能否与收获多寡成正比?现实恐怕很难给出一個标准答案。事实上,无论从事哪方面工作,技能也好,创意也罢,都存在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天才从来都只是极少数。有道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说的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将每一个步骤认真做到位,否则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一线城市过着“倍速生活”的年轻人比例之所以最高,一是由于大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被淘汰出局的几率也高;二是购房租房开支抬高了生存成本,确实不能不让人心存忧虑;三是择业机会相对较多,只要分身有术,可以同时打几份工,为“倍速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在这样的环境中,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把握得当,成功的可能性抑或大于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然而,现在一些年轻人心性浮躁,急功近利,恨不得三天吃成一个大胖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美好的预期。这显然太过天真,也是很不现实的。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种张弛也体现在时间、精力的快速付出,与获取回报的应有节奏上。但慢工出细活,道出了其中蕴含的哲理。某种意义上,“慢”是另一种“快”,往往能迸发出更大的创造活力;反之,就很难说了。
大事并不糊涂的郑板桥有句警世箴言:“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某些匆忙的“倍速生活”,与注水电视剧存在相同之处,到头来非但无人喝彩,当事者反有可能将青春芳华搭了进去,落得个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因此,还是少点“倍速”,多点稳健好。
(选自红网,2019年10月18日)
【解 读】
遵循规律,增知长智、提升自我才是王道。“倍速”如果一概而论,只能适得其反。“倍速”未必等于“高效”,忙碌也未必等于“充实”,一味迷信看似“简洁快捷”的倍速学习,反而容易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结果。“人们需要欺骗,让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很忙碌,很有意义。”“飞起”的辛劳中,工作、生活没有任何起色,这是典型的“穷忙”。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任何对生命无节制的透支,最终都会以一种残酷方式返还过来。违反规律、不切实际的忙碌既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能力提升,也无法给予长久的快乐和满足,可能还会导致更严重的空虚和焦虑。“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满,人生不要设计得太挤。”沉淀下来,找准目标,积淀人生,把“延长生命的进度条”当成最大目标来追求,才变得更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