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金融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指向

2019-12-30崔娜

时代金融 2019年3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金融

崔娜

摘要: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对金融业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在分析我国金融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金融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并提出我国金融学人才培养指向,以期我国金融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金融  创新  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变革,金融业的人才需求与就业结构已悄然发生变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基地,只有正确把握我国金融业发展趋势,充分认识金融人才需求变化,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金融业发展趋势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十分迅速,2009年至2018年十年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17倍至6.91万亿,占GDP的比重升至7.68%p[1]。伴随着金融业规模扩大与市场改革,金融业态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银行业资产占比下降,证券、保险、信托资产等占比上升[2]。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与进一步开放,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业发展主要呈现科技化加速、国际化加快与监管趋严等趋势。

(一)科技化加速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金融业也发生着深层次的变革,从传统的要素增长向创新驱动转变。这就要求金融业充分利用信息,在提供差异化、个性化与创新性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同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金融业数据资源丰富,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将为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风险防范提供技术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有效改善金融应用场景,提高客户满意度;而区块链与金融的融合将大幅降低金融管控成本,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信息化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将不断加深、加速。

(二)国际化加快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和第二大进口国。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庞大的国际贸易规模催生了大量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推动了我国金融的国际化发展。近年来,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放宽了外资银行准入和业务限制,并积极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前海金融示范区与粤港澳金融合作试验区。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进一步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将不仅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将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3]。此外,“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为我国金融业提供了广泛的国际市场。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我国金融国际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三)监管趋严

随着金融科技化、国际化发展,我国金融业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需要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自2016年底,我国大力推进金融监管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监管机构方面,将原来的“一行三会”(一行指中国人民银行,三会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一委一行两会”(一委指在国务院层面新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一行指中国人民银行,两会指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提升中央对金融监管权力。监管政策方面,2017年至2018年7月,国务院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的加强金融监管、规制金融活动的政策性文件多达160多个,从资金、股权、金融数据管理等对金融进行全方位监管。监管实施方面,各级监管机构组织了多项金融专项整治活动,密集开展了金融监管检查,并加大了金融违法违规处罚力度[4]。随着中央对金融监管的重视与加强、监管政策的完善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大,未来我国金融监管将进一步趋严。

二、我国金融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人才需求的变化。深刻认识金融人才需求特征是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一)创新精神

創新是产业前进的动力与基础。随着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加深,我国金融行业环境将更加复杂,要求金融人才在具备相应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才能设计出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体验。

(二)国际视野

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加深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业面临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与国外的经济金融合作愈加频繁,参与的国际金融交流沟通也在不断增加。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为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我国需要积极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不断加强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并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与修改[5]。这就要求我国的金融人才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能够充分洞察和把握国际金融发展趋势,具备国际金融管理能力和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能力。

(三)复合知识背景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业人才知识结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金融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信息化技术、法律以及外语等等多方面、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例如,我国金融业的科技化加速,要求金融人才既具备金融知识,又掌握计算机与数据挖掘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要求金融人才既懂金融,又要了解国际金融法规与运作,同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我国金融监管的日趋严格,要求金融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具有相关法律法规与财务分析知识。

三、我国金融学人才培养指向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特点,要求我国金融学人才培养在宽口径、厚基础的同时,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实施差异化培养。

(一)宽口径、厚基础

我国金融业发展日新月异,任何金融人才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从容应对工作中的挑战,要求我国金融学人才培养在加强金融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注重通识教育,为金融人才的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广博的知识背景。为此,在课程设置中,除金融学专业课程外,还需提高管理学、法学、信息技术学、心理学等非专业性的通识课程,开阔学生眼界,重构学生思维方式,不断提升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金融科技化、国际化的发展,我国金融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更需要金融人才具备创新能力。因此,应改变现行应试教育模式,加强金融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在课程教授中,更多的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创造性;改革单一的课程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考核;并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以及社会实践等,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

(三)实施差异化培养

我国金融业发展对复合型金融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但已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复合型人才,而是金融+科技、金融+法律、金融+管理、金融+外语等多种复合型人才。由于各个高校的资源有限,因此高校需充分考虑本校资源,特别是师资力量,制定差异化培养战略,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式上有意识地进行本校金融专长方向的人才培养,以适应金融人才的需求变化[6]。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科技化加速、国际化加快与监管日趋严格,我国金融业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国际化水平与知识背景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国金融学人才培养在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同时,应实施差异化培养战略,同时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DB/OL].http://data.stats.gov.cn/,2019-5-9.

[2]颜嘉川,王年咏,高云玲.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及其人才培养指向[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4(01):16-18.

[3]赵可可.“一带一路”对我国金融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02):63-64.

[4]趙锡军.“强监管”下金融运行模式的变化与挑战——改革开放40年来金融业发展[J].领导科学论坛,2019(02):45-65.

[5]牛实华.“一带一路”金融人才培养[J].中国金融,2018(08):97.

[6]任嘉嵩.培养顺应金融改革需要的金融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6(09):53-54.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系统仿真的“一带一路”战略下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XJK17QGD018);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经济学专业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与优化发展研究(XJT2016(400)-287)。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创新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