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校园欺凌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

2019-12-30张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34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初中生

张瑞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日趋严重,且从类型和手段上来看,校园欺凌行为的严重性、危害力以及影响都日趋增强。本研究在内蒙古乌海市一所重点中学调查了243名学生,得出的结果为:学校及周边是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学生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定义、类型、影响、后果认识有限,且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欺凌者、受欺凌者和旁观者,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给予关注,加以引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校园欺凌;欺凌类型;欺凌角色;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4-0010-07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然而校园欺凌事件的多发使得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学校教育以及校园安全问题。校园欺凌被广义地定义为以学校为背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一种欺凌行为,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他人实施的肢体、言语或精神上的伤害和攻击[1]。奥维斯将欺凌行为划分为五类:分别是言语欺凌、肢体欺凌、关系欺凌、性欺凌和网络欺凌[2]。

校园欺凌是一种特殊的攻击性行为,对欺凌者、受欺凌者及旁观者的心理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欺凌易导致受欺凌学生形成消极人格特征、学业适应困难及出现社会化障碍,也易导致欺凌者形成不良人格、出现社会化障碍及攻击倾向等[3]。本人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校园欺凌存在较大的认知偏差,因此我希望通过对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研究,系统了解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引起老师、学生和家长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关注和思考,积极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该研究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对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减少校园安全隐患、构建和谐校园、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本人工作单位的初中生。我校(内蒙古乌海市第十二中学,下同)共有一千六百多名学生,三个年级各有12个班级。学生家庭背景异质性大,几乎涵盖了本地的所有阶层。对全校学生(初一97人、初二85人、初三90人)进行的问卷抽样调查中,收到问卷272份,剔除无效问卷29份,得到有效问卷243份。其中男生130人,女生113人。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的发放采用随机抽样法。获得数据后,剔除无效问卷,采用Excel完成数据录入,使用SPSS 23.0完成数据分析与整理。

(三)研究工具

中学校园欺凌现状调查问卷为本人在参考杨雪锦[1]、许小燕[4]等的问卷的基础上适当修改得来,是为了了解我校欺凌现状而设计的。问卷设置跳答题,主要包含对校园欺凌的认识、遭遇校园欺凌的类型、欺凌或被欺凌的原因、解决办法、影响五部分。

二、分析与结果

(一)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认识度

在被调查的243份有效问卷中,知道校园欺凌行为的占94.65%,听说过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占 5.35%,高于杨雪锦[1]在2017年做的调查结果(77.6%),这说明学生对此概念的认知度大有提升。

在对校园欺凌定义及其表现的认识调查中,92.1%的学生认为动手打人、群殴别人(肢體欺凌)是校园欺凌。但具体到校园欺凌的表现上,学生对关系欺凌(31.40%)、所有物的损坏(41.32%)、言语欺凌(61.57%)等类型的欺凌行为认识不够(如图1所示)。这就造成学生在受到欺凌的时候不能被及时发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但是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消极影响却已经存在。

在被问到对校园欺凌的看法时,认为“校园欺凌行为是不对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为79%,但有9.5%的同学认为“这种事很正常,有的人就是欠收拾”,而7%的学生认为“很正常,弱肉强食”, 4.5%的同学则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无所谓”(如图2所示)。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观念还是正确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校园欺凌存在错误的认知,对待此事的态度也比较消极。这样的消极心理容易助长欺凌者的欺凌行为,也容易使部分旁观者和受欺凌者转化为欺凌者的角色。

(二)校园欺凌行为角色概况

校园欺凌行为角色包括欺凌者、受欺凌者和旁观者。如表1所示,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有11.2%;直接承认欺凌过他人的有 7名学生,占被调查的 2.7%;看到过别人被欺负的旁观者占比37.8%,未遇到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占到了48.3%,说明我校校园欺凌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

另一方面,受欺凌者的数据一致,均为29人,但欺凌者的数据存在不一致现象(分别是7人和48人)。我们从问卷中的第四题区分欺凌行为的角色,需要被试对自己的行为作真实回答。结果显示,仅有7名同学承认自己欺负过其他同学。但在被问到“你有过哪些欺凌行为”和“你为什么有欺凌行为”时,分别有48名(18.5%)和64名(24.7%)同学回答了这个问题。差别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接受调查的学生担心遭受老师和学校的惩罚,不愿意写出自己的真实情况,隐瞒了一部分实施欺凌的经历;二是实施欺凌的学生不认为自己欺负别人的行为是校园欺凌。

此外,还有一部分同学的角色有交叉情况,调查中既属于欺凌者,又属于被欺凌者的有 2 名学生,既属于受欺凌者又属于旁观者的有9人。说明同学在校园欺凌行为中存在角色之间的转化。但是从性别角度做统计发现,男女生并无明显差异(如表1所示)。

(三)校园欺凌的类型及其特征

1.校园欺凌的类型

本次调查使用的问卷将校园欺凌分为关系欺凌(被威胁、恐吓、排挤、孤立等)、言语欺凌(被同学取笑、戏弄等)、肢体欺凌(被人打)和所有物的破坏(抢劫、勒索、东西被毁坏等)这四种形式,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中,受欺凌者(35%)和旁观者(32.7%)均显示关系欺凌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的欺凌。这与其他题目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在“你觉得哪一类人会成为欺凌者”这一问题中,76.5%的学生认为“拉帮结派的学生”会成为欺凌者;在“你觉得怎样的同学容易成为被欺凌者”这一问题中,60.8% 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易成为受欺凌者。

究其原因,一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在寻求同伴认同,非常注重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所以当出现与他们的认知不同的情况时,便会结成圈子排斥异己。二是个别同学在班级里会成为“隐形的老大”,班里同学都不敢惹他,老师也会让他帮助维持班级纪律,这样的同学很容易成为关系欺凌的实施者。三是受欺凌者往往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还有些同学常常挑衅他人,使得同伴关系紧张,不良的同伴关系阻碍了正常的情感交流,导致欺凌现象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学生所拥有的朋友数量与他们受欺凌次数负相关,即一名学生的朋友群体越小,他遭到欺凌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朋友越少的学生越有可能遭到同龄人的欺凌;相反,朋友群体越大就越少受到欺凌。

相比于受欺凌者和旁观者,欺凌者对他人实施言语欺凌的比例较高(45.7%),而所有物的破坏(7.1%)和肢体欺凌(12.9%)的实施概率则远远低于受欺凌者(19%和27%)和旁观者(25%和22.3%)的报告数据。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言语欺凌往往被认为是危害最小、最容易实施的,且没有看得见的伤害,不容易被老师和学校发现和惩罚。二是被调研的群体都处于青春期,思想尚未成熟,看到与自己行为异常或者外表不讨人喜欢的学生,往往会给人起“绰号”“贴标签”,以此显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三是欺凌者认为没人敢惹自己是非常牛气的事情,很厉害,可让同学们都害怕自己,或者他们会不自觉地将欺凌行为当成同学间的玩笑,没有意识到这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和痛苦。四是学生在日常学校生活和网络游戏中更容易模仿他人,也容易互相比较,将不良行为实施到受欺凌者身上。

2.校园欺凌的特点

校园欺凌的特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以及欺凌者的身份。

对于遇到校园欺凌的时间,调查显示(见图3),66.67%的同学是在周一至周五在校期间遇到的,另外29.63%的同学是在周一至周五的校外其他时间遇到的。

关于发生校园欺凌的地点,调查显示(见图4)在学校走廊和洗手间等较为隐蔽的地方遭遇欺凌的占 51.22%,在校门口遇到欺凌的占29.27%,在公交车站所占的比例为 12.2%,另外,一些学生指出,教室、操场也是遭遇校园欺凌的常见地点。

对于欺凌者的身份调查(见图5)显示,我校高年级学生在欺凌者中占比51.85%,和自己同年级的学生占25.93%,不认识的校外人员占18.52%,说明欺凌者主要是本校的高年级学生。

以上表明学校是欺凌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学生主要是在上学期间受到欺凌和实施欺凌行为。说明我们仍然需要在学校监管和老师监管上下大力气,减少校园中欺凌行为的发生。

(四)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有学者[4-6]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来分析。本次调查主要是从欺凌者、受欺凌者和旁观者的角度考察具有何种特点的人易成为实施欺凌的个体和受欺凌的对象。

在问及为什么欺负别人时,62.5%的欺凌者认为“自己只是开玩笑、没什么大不了的”;31.25%的欺凌者称“自己被这样对待过”;18.75%的同学是因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即“身边总是有人这样做”;14.06%的同学是“尚未找到更合适的办法”,只好用欺凌行为去解决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12.50%的同学“在电影里看到过类似情节”,自己只是模仿电影里的某些情节和暴力行为;7.81%的学生“已经习惯这种做法了,一时改不了”;7.81%的同学“只是想用这种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也有同学表示,有些人实在是太“装”,欠收拾,所以自己才会因看不惯而选择欺负他(见图6)。以上說明这些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对欺凌事件的后果缺乏认识,缺少法治观念,没有稳定的价值观,更容易从身边同学和自己的经历中获得对欺凌行为的认识。而这些错误的认识又会促使他们欺凌别人。

在“你觉得哪一类人会成为欺凌者”这一问题中,83.19%的学生认为“脾气暴躁蛮横的学生”会成为欺凌者,76.47%的学生认为“拉帮结派的学生”会成为欺凌者,还有“喜欢上网玩暴力游戏的学生”“家里有背景的学生”和“瞧不起别人的学生”,三项均以45%左右的比例出现在第三水平中(见图7)。而具有这些特点的学生往往在学生中间不受欢迎,不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所以欺凌者也是学校和家庭应当关注的对象。

相比于欺凌者的轻松,受欺凌者在遭受欺凌后,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创伤,感觉委屈,对欺凌感觉害怕、紧张,有厌学行为,感到丢脸,甚至会有做噩梦的情况[5]。虽然也有学生表示无所谓,但这些选择沉默承受的学生,或是找不到人倾诉,或是选择消极逃避,无能为力,总之,被欺凌的学生遭受的心理创伤是很严重的。在“你觉得什么样的同学容易成为被欺凌者”这一问题中,80.42%的同学认为“身体弱小的学生”最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60.83% 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易成为受欺凌者,还有“家庭贫困的学生”(51.25%)、“外表不讨人喜欢的学生”(50.83%)和“行为异于别人的学生”(42.08%)都容易被欺凌(见图8)。这些学生在学校往往不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很容易被孤立和排挤,社会支持系统薄弱,没有良好的人际圈子,既容易受到欺凌,又不会正确处理所受到的遭遇。

2.受欺凌者对校园欺凌的应对措施

在受到欺凌时,64.29%的同学会告诉老师;50%的同学选择告诉家长;21.43%的同学选择默不作声,自己忍受,不寻求外界的帮助;只有10.71%的同学选择报警(见图9)。

忍着不告诉别人的同学,大多是因为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力量不均衡,使他觉得自己反抗也没有用,如果“不老实”,可能还会再次受到欺负。但是选择自己忍受或反击报复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遭受欺凌的频率和程度,也让校园欺凌行为变得更加隐蔽,家长和老师很难了解事实,形成的心理创伤也就很难得到及时的救助。

3. 旁观者的态度

欺凌事件的主体由欺凌者、受欺凌者和旁观者共同构成。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46.5%的学生曾作为旁观者出现在欺凌事件当中。他们的反应对欺凌事件的进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结果来看,旁观者还是能起到很大的正向作用,如,“告诉老师或保安”的学生有74.34%,“打电话报警”的有21.24%。但是旁观者很难做出直接阻止欺凌发生的行为,只有18.58%的同学能上前制止,离开、当作什么也没看到的却有30.09%。这些学生有可能是不知道如何采取正确的处理办法制止,也有可能是因为自私冷漠,对他人漠不关心,或者害怕自己“多管闲事”会被连累。有研究发现,作为旁观者这一角色,成绩一般以下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看热闹、参与欺负、起哄、走开等方式,成绩好和成绩一般的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报告老师、帮助被欺凌的同学等比较好的处理方式[5]。因此旁观者角色已经成为校园欺凌的新焦点。(如图10所示)

(五)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

在问到学生是怎么看待校园欺凌带来的后果时,调查显示78.8%的学生认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会导致学校风气越来越不好;74.3%的同学认为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严重的可能还会留下心理阴影;73.9%的同学则担心会助长欺凌者的气势,使以后发生更多的欺凌事件;72.6%的学生认为被欺凌者会产生自残、自杀等念头;62.7%的学生认为被欺凌者会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也有可能会变成欺凌者(见表3)。整体来看,同学们对校园欺凌造成的不良后果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还需要加强普及校园欺凌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因为校园欺凌带来的后果远远不止这些。

1.对受欺凌者的影响

受欺凌者是校园欺凌最直接、影响最严重的受害者[1]。首先,欺凌易导致受欺凌学生形成低自尊、自我评价低、孤僻、焦虑、自卑、恐惧的消极人格,严重者可能产生人格障碍。受欺凌者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合理释放也会产生攻击性行为,可能出现欺凌其他中小学生的行为,从而成为欺凌者。其次,欺凌易导致受欺凌学生学业适应困难。欺凌可能导致受欺凌者为避免受到伤害而逃离学校,或因欺凌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焦虑、紧张,进而致使学习成绩下降或学业困难。最后,欺凌易导致中小学生人际关系出现障碍,影响其社会性正常发展[3]。

2.对欺凌者的影响

欺凌行为对于欺凌者的危害虽然不像对被欺凌者的危害那样直接、明显,但是长久来看,对欺凌者的危害同样存在且巨大[2]。首先,欺凌易强化欺凌者本身不健全的人格特征。欺凌者被认为是外显的、攻击性的、发怒的、冲动型的群体[7],如果在早期没有得到矫正,更容易形成暴力倾向,采取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其次,欺凌者会因欺凌行为而在正常的交往中遭到同伴的不认同,出现人际交往困难,更加偏离正常的社会化轨道。最后,长期或严重的欺凌者容易出现反社会行为,从而走向违法犯罪道路[3]。

3.对旁观者的影响

旁观者的心理也会受到欺凌行为的影响,部分学生会因为没有出手阻止而感到内疚和自责,或者在整个欺凌过程中模仿、学习欺凌者的行为,也成为欺凌者[8]。

三、初中生校园欺凌问题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将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焦点聚焦在卷入欺凌事件的个体身上,但由于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当广泛调动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及社会大众,共同为预防和反校园欺凌行为努力。

(一)从学生角度看

1.提升自身修养

自我約束力强的学生在应对欺凌中都表现得比较好。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加强自身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辨别是非对错、屏蔽不良价值观,为学生提供多学习、多读书的途径,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增加自信,减少卷入欺凌事件的频率。

2.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同学间的相互关爱,缩小欺凌者的范围,减少欺凌现象的发生。因此可以从培养积极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两个方面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3.学习正确的问题处理方式

正确处理冲突和控制情绪。许多学生都没有正确地认识什么是校园欺凌,很多欺凌行为的发生只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绪或者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对此,可以由专门教师负责,为学生开展与情绪管理和正确解决冲突相关的团体活动、定期讲座,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约见学生家长。

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未成年人自身在面对校园欺凌时,要勇敢地寻求保护自己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9],学习如何应对类似事件,学习一些自救常识[5]。

(二)从学校角度看

1.发挥班主任的主力作用

班主任在针对性防治校园欺凌层面发挥着主力作用。教师应多关注如性格暴躁、性格孤僻、父母离异的学生,并适时将其在校情况和其父母沟通反馈。对受过欺凌和欺凌过别人的学生,班主任应提供个别教育和心理疏导的环境。

2.发挥心理咨询辅导室的作用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心理咨询辅导室的作用,为预防和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烦恼与问题提供可能,可以定期开展讲座或活动,普及有关校园欺凌的知识,提供解决方法,帮助受到欺凌的学生正确看待校园欺凌、了解自身特点,更加自信、自强,走出欺凌带来的心理阴影。

3.加强学校监管

校园是欺凌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是防治校园欺凌行为最重要的一环。对于校园欺凌的治理,我们可以借鉴韩国《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法》的有关规定,要求实施欺凌的同学向被欺凌者书面道歉、接受教育、从事学校服务、接受心理咨询或暂时停课,通过这些惩罚措施,达到制止欺凌行为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法律常识宣传、观看法制教育节目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不仅要让他们知道伤害行为的恶劣性质会造成的严重后果,更要让他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做到懂法、知法、守法[6]。

(三)从家长角度看

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校园生活,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欺凌他人的迹象,要及时开导,指出错误,让孩子明白这是错误行为,是要付出代价、承担责任的,但不要一味指责与打骂。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可能是被欺凌者,要及时给予理解与保护[6],充分沟通,及时向孩子的同学询问,或者向学校了解情况。在确定孩子受到欺凌时,家长一定要冷静处理。如果事情在孩子的处理能力范围之内,应当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强大自身,不能一味柔弱怕事、忍受欺负,要学会反抗,必要时报告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如果事情超出了孩子自身能力所能处理的范围,家长一定要和学校、老師沟通,及时反映孩子遭遇的问题,要求学校和老师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5]。

四、结语

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且实际情况有可能更严重。因为本次取样的学校没有住宿生,且生源比较稳定,所以有理由推测在生源复杂、寄宿制的学校可能存在更为严重的校园欺凌现象。本次调查研究还揭示了当前初中生校园欺凌的现状,并对其特点、频率、类型、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探究了防治校园欺凌的建议之策。

本次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仅为一所初中学校,样本资料有局限性。其次,测量工具的调查深度和广度有限,没有包含正在进入公众视野的性欺凌和网络欺凌等。最后,本次调查研究缺少从教师和家长角度看待校园欺凌问题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杨雪锦.校园欺凌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以S中学为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2]潘虹.中学校园欺凌问题及其成因研究——以×中学为例[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7.

[3]章恩友,陈胜.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3-17.

[4]许小燕.海口市初中校园欺凌问题及其德育对策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4.

[5]郭海超.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S中学为例[D].新乡:河南科技学院,2018.

[6]沈潇逸.对于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所实施的校园欺凌的理解和治理方法[J].法制与社会,2017(2):186-187.

[7]沈会军.初中一年级学生被欺凌行为、学校生活满意度、旷课之间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3.

[8]郭润.初中校园欺凌行为之个案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

[9]彭晨晞.初中生校园欺凌研究——基于对湖南省L县的调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海市第十二中学,乌海,01604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初中生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