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立特里亚,远离聚光灯的神秘国度(手记)
2019-12-30吕强
本报赴厄立特里亚特派记者 吕强
前不久,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博莱机场转机时,刚好看到埃塞总理阿比在2019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现场发表的演讲《在非洲之角缔造持久和平》。他说,“建设和平是一门协同的艺术,需要改变人们的心灵、思想、信仰和态度,永不停息。”阿比因推动埃塞和邻国厄立特里亚实现和解而获得诺贝尔奖,而《环球时报》记者转机前往的国家正是厄立特里亚。2018年之前的20年,要进入厄立特里亚只能绕道迪拜,如果有埃塞入境记录,更是会被拒之门外。“是阿比让你去厄特的路‘不再遥远。”一位朋友调侃道。
厄特原为埃塞的屯垦区,后成为意大利殖民地,二战后与埃塞俄比亚组成联邦。1962年,厄特并入埃塞成为其第14省,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也在60年代开始了武力争取独立的斗争。1993年厄特宣布独立。1998至2000年间,两国由于边界问题爆发战争,近10万人死亡,100多万人流离失所。2009年,厄特因向索马里极端组织“青年党”提供武器,并拒绝解决与邻国吉布提的边界争端而遭联合国制裁。战争、封闭、落后、停滞,使得这个东非国家充满神秘感。
不到一个小时,飞机抵达厄特首都阿斯马拉,机场设施在非洲国家里算是不错的。埃厄两国直航刚恢复时,无数阔别数十年的亲人在此相见并拥抱痛哭,和地球另一端“三八线”的故事很相似。入境过程比想象中宽松和顺利,但没等记者高兴太久,就被告知行李没上飞机。接机的朋友安慰说,很正常,第二天就能到。原来,这里物资短缺、物价奇高,当地人宁愿付高昂的行李超重费也要把外来货物带进国内,那可是一笔笔有赚头的“生意”,所以因飞机超载而导致行李滞留是常事。
在厄立特里亚,没有移动网络,上网是“奢侈品”,当地人只有去街上打着大大“WiFi”灯牌的“网吧”,花钱买个上网密码,约1.5美元上网一小时。外国人在高级酒店可以上网,但必须使用VPN,且网速极慢。如果不幸用的是苹果手机,那就基本和网络绝缘。出首都去其他城市需要申请通行证,厄特人出国则必须申请“出境签”。记者抵达后先去新闻部“报到”,等候过程中发现他们可以收看CNN、BBC等国外频道,原来他们只对国内的新闻报道管制,不太限制接收国外信息。新闻部办公楼门口是他们国庆海报——几只手紧握一条橄榄枝,写着“争取更大进步的韧性”。
在这里,你可以非常自由地走上街头,干净、安全的环境让人印象深刻。这在非洲国家里非常难得。阿斯马拉海拔约2300米,因气候宜人被称作“高原春城”,上世纪30年代曾被意大利殖民者打造成“小罗马”,“阿斯马拉就像一张白纸,意大利设计师在这里实现他们的现代主义理想”,如飞机造型的加油站、火车形状的商业楼以及纪念碑式政府办公大楼。这些建筑被极完整地保留下来,2017年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的现代城市。行走在市中心,天主教堂、清真寺、东正教堂风格迥异又彼此辉映,不禁让人感叹:是不是因为“与世隔绝”,才让这些不同文化的棱角未被钢筋水泥的世界打磨掉?
厄特的旅游口号是“两小时三个季节”——从首都前往红海之滨的马萨瓦港,海拔落差2000多米,气温从10多摄氏度升到近40度,从满山绿丛变成黄沙戈壁。由3辆坦克组成的“战争记忆广场”是马萨瓦的标志性景点,它提醒人们这是当年与埃塞军队殊死搏斗的地方。来到旧城,看到的是一座座被轰炸得破败不堪的奥斯曼帝国风格建筑,有埃塞皇帝的行宫、非洲古老的清真寺、气派的意大利银行,晨曦日暮里的废墟让人依稀看到曾经的繁华。
在厄特停留多日,会发现它有古巴的影子,被迫封锁,却保存了独特的文化遗产,时间在这里好像滞留了半个世纪。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当中,厄特位居前列,但市井街巷的人们过得悠闲自在;没有网络快速互联,却有人在百年邮局里一笔一画地写信;影楼冲印店到处都是,柯达胶卷摆在最显要的橱窗。
阿比在演讲中说,没有一个国家是一座孤岛,要用多边合作去追求和平。如今,“和平”来了,未来这座“孤岛”会变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