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定地蜜蜂规模化养殖措施
2019-12-30田慧宇
田慧宇
(陕西省榆林市蜂业技术推广站,陕西 榆林 719000)
(作者通讯地址:陕西省绥德县神龙大道八方小区蜂产品部,电话:13772919665)
蜜蜂规模化饲养是现代蜜蜂养殖发展的趋势,是蜜蜂高效养殖的必然理念,更是实现蜜蜂养殖机械化的前提,是我国蜜蜂养殖技术革新的里程碑,同时也是我国蜜蜂养殖业发展的一次革命创新。蜜蜂规模化养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养蜂者突破旧观念转变新型技术管理思维,需要创造优良的自然环境,以及政府支持和社会服务行业的紧密协作。
榆林市现有蜂群10.5 万群,其中转地放蜂5.5 万群,定地饲养5 万群。对于转地蜂群在我国南北气候相差条件下追花夺蜜,而且近年来养殖者在效益可观时都有下一代在投身参与养殖,所以劳动强度大也能相继完成。对部分定地养蜂都是年龄偏大或者是因家中赡养老人而无法转地追花夺蜜,且劳动强度大,蜜蜂养殖效益差,处于业余养殖状态。在这些条件的困扰下,专业养殖蜜蜂也无法提高其积极性。为了有效利用地方蜜粉资源,现对榆林市定地蜜蜂养殖提出“规模化”饲养方案措施。
1 榆林市定地养蜂现状
榆林市气候属于大陆性半干旱气候,花期长,近年退耕还林创造资源优势,虽然蜜蜂产品品质受消费者青睐,可蜜粉源衔接性差。由于定地蜜蜂养殖数量均为50~80 群,且养蜂者老龄化增加,思想守旧。养殖管理仍是传统模式,以细化操作管理和陈旧的思维死搬硬套的技术养殖,导致养蜂劳动强度大、蜂群产值效率低。致使榆林市定地养殖效益多年无果,甚至部分养殖场倒闭,这样的养殖现状必然使榆林市蜂业发展伤痕累累,没有蒸蒸日上的繁荣气息。同时也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对榆林市农业授粉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受到制约。
2 养蜂思维模式的转变
规模化饲养首先要突破原始的蜂群养殖数量,废除养蜜蜂只是索取蜂产品的思想。在以药物维生、蜜蜂因过劳而体质下降甚至生命岌岌可危、生产的蜂产品药物残留严重的情况下,给市场带来低质产品,致使消费者对蜂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疑虑重重。这种错误的养殖观念会使榆林市蜂业走向悬崖边缘。所以提倡一人多养,做好蜜蜂营养饲料、饲喂理念、充分利用本地蜜粉源优势,再增植部分衔接性蜜粉源植物,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小转地,打造形成榆林市地方地理标志特色优质蜂产品,使蜜蜂产值增加,行业增强,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是蜜蜂规模化养殖价值的体现,思维的转变。
3 规划蜜蜂养殖数量及管理技术
3.1 蜂群数量要求
蜂群数量的扩增,是实现蜜蜂规模化养殖的起点,所以定地蜂场蜂群数应设置在100~180 群,以一人多养的方式规划,即蜜蜂规模化饲养技术提高,保证经济效益增加就要增加人均养殖数量,而且管理技术体系要有正确的规模养殖理念指导。结合榆林市实际情况,借鉴国外蜜蜂多箱体饲养技术,形成适合当地特色蜜蜂规模化饲养技术管理,逐渐形成科学化、机械化生产,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促使效益增加、产品质量提高,随之市场需求空间增大,榆林市蜂业行业逐步迈向繁荣昌盛。
3.2 饲养管理技术改革
借鉴国外多箱体饲养技术,把榆林市养殖区域进行划分:以采集区和繁殖区为单位,整体衡量,全面管理,集中处理。简化以箱为管理单位,以粗放式管理为原则,不再作细化操作,不以每箱每脾作管理和调整,只做整箱上下调整继箱或巢箱,不再做里面的巢脾调换或蜂王的频繁检查,也就是说:不管在生产区还是繁殖区,根据时间确定繁育或生产,以加箱进行繁殖生产,一般在繁殖期至少加2 只箱,以保证生产期充分利用蜜粉源而投入采集。也就是想办法在管理上给予足够的空间是规模化养殖的思路。
3.3 强化种王的育种性能
蜜蜂规模化饲养,对种王需求是重要环节。蜂种必须有抗病能力,分蜂性弱,以维持强群和繁殖快为选育目标。在现代规模化蜂场必须有以上性状蜂种,才能避免因疫病造成的毁灭性灾害。在规模化蜂场良种选育时需要针对适合本地控制病害进行专业培育选种,才能使蜂群强大同时产生抗病害蜂群,达到群势快速增长,抵制分蜂热,但维持强群还需饲料充足,保证蜜蜂在营养充足的基础上良性发展,坚决杜绝过度取蜜或把巢内蜂蜜取空再饲喂的现象,避免蜜蜂过度劳累。其次雄蜂的培育也是蜂种选育的必备条件,雄蜂在蜂群中的数量一般在几十只至几百只,是季节性成员, 其具体数量由蜂群自身决定。人为地割除雄蜂对蜂群的正常生活不利,一方面蜂群会更加积极地产雄蜂卵, 对蜂王的正常产卵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会更加浪费饲料,割除雄蜂后,蜂王很快就产卵,使蜂群一直处于培育雄蜂幼虫阶段,浪费饲料。延误交配,造成选育失败。同时做好当地走访调研记录,方可制定良种选育实施方案,所以强化养殖者科学化育种用种才能达到本区蜂种的优越性。
3.4 机械化的应用
机械化是蜜蜂规模化饲养的重要保障,也是蜜蜂规模化饲养的前提,缺少其中之一都不能正常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机械化的提升使养殖者解脱烦琐的劳动,可增加蜂群的养殖数量,现代养殖规模化必须要在养蜂用具和生产关键环节去投入和使用,才能给养蜂者带来便利,提高养蜂的积极性,为现代规模化养殖奠定基础,机械化的生产大大推动了养蜂业的发展,比如改变目前蜂蜜质量较低的状况。取蜜时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花期结束时,把装好的封盖巢蜜运回室内或封闭的场所,进行机械割脾和摇蜜一体完成。这样还可避免室外盗蜂产生,而且能提高蜂蜜的品质。
3.5 蜜蜂疫病的防控
蜜蜂疫病流行不仅能毁灭全场而且会给整个区域性蜂场带来疫病灾害。所以规模化投入大,疫病风险也大,那么疫病控制是规模化生产的安全保证,养殖者必须重视疫病预防工作,严格完善自己蜂场的疫病技术预防制度,抓住日常环境消毒、器具消毒等操作合理用药。规模化养殖需要创造良好环境,抵制环境污染带来的病害,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做到防重于治的理念。
4 资金投入、政策倾斜、服务型政府是规模化养殖的立足点
4.1 鼓励并奖励种植蜜粉源
根据不同养殖生物之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互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是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方式。提高了植物传媒授粉效率,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保证养蜂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所以蜜粉源的种植在适合本地“种养结合”良性互动低碳生产的一种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就是养蜂和农业生产相结合:把当地的农业和林业结合蜜蜂的养殖去实施农林发展。现在榆林市农村闲地较多,应该组织农民种植蜜粉源植物,如紫花苜蓿、草木樨、刺槐、荞麦、黄芪等,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农民种植此类作物,并以奖励的方式去实施,这样定地蜜蜂养殖就不受蜜粉源限制,能有效衔接,既能使农业林业增产又使养殖业增质增效,而且这些农作物的秸秆可以做其他家畜的青贮饲料或以药材出售,更能使良好的生态环境促使榆林市蜂业发展具有长期性、稳定性。
4.2 规模化生产机械化投资
榆林市蜜蜂养殖还处在低级阶段,而且蜂农家庭生活贫乏,无法投资现代机械化生产机具,必须依靠政府经济补贴,支持购买新型机具。主要结合蜜蜂养殖户进行核查有目的去投资,一般蜜蜂养殖户缺乏蜂箱和其他辅助养殖用具,重点改善蜜蜂的生存环境、蜂箱和生产机具。把破旧和传统用具扔掉,政府统一购置新型机具。这样不但蜜蜂生存环境舒适,而且蜜蜂疫病也会减少,达到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控的生产基础实施。使养殖者充分利用本地蜜粉源,获得最大值,为促进本市蜂业良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3 规模化生产技术推行和引进需要政府实施
因为榆林市蜂农大多是业余养蜂者,一般都是在顺利年景有所收益,但多数是保守养殖靠天吃饭,就是有利可图时管理,无利时自然生存。因为效益无保障,导致养蜂者没有专业化。政府投资、行业组织参观及培训学习等方式,并引进国外技术或借鉴国外技术的养殖方式来培训一批蜜蜂专业化养殖户,再逐步辐射至周边蜂农,来完善规模化养殖技术是实现榆林市蜜蜂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4.4 规模化养殖风险保障
规模化养殖不仅投资大而且耗时耗力,榆林市养殖户处于经济贫困时期,对生产损失抵制能力差,没有实际资本去抗衡,尤其当今城市化发展较快,农民收入低,家庭生活贫乏。一旦投资不能顺利成功,就将蜂业规模化生产前功尽弃。所以建议政府给予风险保障,保障蜂农最低收入。来促使蜜蜂养殖户积极性提高,全身投入规模化养殖,能全力打造榆林市蜜蜂规模化生产,早投入早受益。
实现蜜蜂规模化养殖政府的政策倾斜是一个阶段乃至长期的引导和高效的投资。同时也符合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惠民工程,是精准扶贫产业化发展的正确导向。结合榆林市的经济发展应该先搞试点逐步带动周边养殖户,并且制定本市蜜蜂规模化养殖政策和规划发展蜜蜂养殖思路,能在政府正确的领导下持之以恒必会促进全市蜂业养殖整体水平的提高,使榆林市蜂业发展走向高科技高效益的生产模式。
总而言之,蜜蜂规模化发展是一项专业化、科技化、社会化、全民化的系统性工程,发展结构具备强大的协调性和团结性。致使每个养蜂者要有蜜蜂的勤劳精神去实现小蜜蜂大产业,同时全民要有呵护蜜蜂、关爱蜜蜂的思想境界。爱因斯坦所说“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4 年”。也就是说若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实现榆林市蜜蜂规模化养殖是榆林市全民福利工程,也就是榆林市蜂业发展的“匹夫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