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课后服务 助力学生成长
——以牡丹江市长安小学为例

2019-12-30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家长服务活动

王 欣

(牡丹江市长安小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 的指导意见,在双亲心育的引领下,本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原则,学校一直努力构建科学的服务体系,并不断增强教育服务能力。近年来,学校在课后服务工作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充分发挥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

学校一直立志于课后服务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历经几年的摸索总结,确立了长安小学“一育二优三创”的课程体系模式。一育: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课程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人。二优:优化课程环境和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内容和师资队伍。三创:开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课程教育模式。开创以培养学生审美、技能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四大领域课程。开创以生为本、灵动鲜活、富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校园文化。为充分发挥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的作用,在全校积极进行调研和分析,研讨合理有效的服务方案和措施,并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利用每天放学后时间组织学生们进行丰富多彩的校级、学年、班级课后服务活动。积极动员校外知名的民办特长学校的专业教师到学校进行义务授课,学校还依据教师的特长、学生的兴趣爱好举办各种社团,并将学生家长的资源引进课堂,他们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的任务,且有活动计划,并经常开展课后服务成果的展示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二、课后服务坚持学生家长自愿原则

为了更好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学校先后成立了以校长亲自挂帅的“课后服务工作组”和“课后服务课程研发组”。完善了课程设计方案、各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安全工作预案,真正做到周一至周五课后服务课程的全覆盖,参与学生达到100%。丰富前沿的课程设置,科学严谨的管理团队,让课后服务工作育人实效愈加凸显,教育教学质量也在逐年攀升。学生是否参加学校课后服务活动,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首先学校开学初下发致家长一封信,信中向家长和孩子们进行介绍学校课后服务活动的项目、时间、授课教师等详细内容,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并进行安全保障教育及制定措施,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其中课后服务活动内容还特别为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们开辟了团体辅导课后服务活动,在这里有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进行团体辅导,解决这些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为家长们解除后顾之忧。

三、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

学校一直努力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课后服务活动项目也在不断增加,从最初的硬笔书法、剪纸、创意小制作、儿童画、声乐等十余种的特色活动,发展到目前的小提琴、小合唱、舞蹈、纸浮雕、国画、素描、足球、科学小实验、3D打印、数字编程、机器人等几十余项校级和四十余项班级社团活动。其活动内容涵盖体育类、科技类、动手实践类、乐器类、语言类等五大门类。授课教师也由校内教师资源发展到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在动手操作中,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们得到了不仅仅是学习后的放松,更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艺术修养的提升。同时在学校聘请的校外辅导员和受邀的家长辅导员的辅导下,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更进一步促进了家校的和谐沟通。

根据云空间制定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作业,内容涵盖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养成以及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方面,并不断加强家长学校的沟通,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家校座谈等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为满足了广大家长的需求,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之前对全校学生进行细致的调查问卷,根据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文明素养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丰富多彩的实践作业。经过审核和整理,学校有近千名学生参与到课后服务,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也为家校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后服务工作,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家长们也纷纷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家长做讲师、做助教、做志愿者,丰富的课程教育,把长安的学生引领到更广阔的舞台。学生进入的不仅仅是学校课堂,更是实现了亲子教育、家校合力的家庭大课堂、社会大课堂。

四、切实保障课后服务学生安全

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保卫、全体教师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学校经常利用广播、讲座、演练等形式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校收发室警卫处实施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制,并进行全天巡视督查查岗等工作,并制定应急预案措施。组建家长志愿服务队,动员志愿者与学校一起进行安全管理。切实消除在交通、场地、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隐患,确保了学生的人身安全。

五、进一步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领导

着眼于提高课后服务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学校强化领导机构职能,明确管理责任和分工,健全常规管理制度、巡查制度、质量监测制度和问题处理机制,保证了课后服务常规管理实施到位。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授课教师及管理人员的队伍专业化水平,学校选拔有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的专家及教师组建管理队伍,采用专兼职结合的办法,加强课后服务队伍力量,有效提高课后服务管理队伍指导、督查能力。

相信课后服务工作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会不断完善,孩子们一定会更加快乐成长,享受更加美好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猜你喜欢

家长服务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家长请吃药Ⅱ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