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郊煤矿创建国家一级安全生产 标准化矿井“523”实践

2019-12-30马广兴

煤炭工程 2019年5期
关键词:煤矿安全排查矿井

马广兴

(永煤公司城郊煤矿,河南 永城 476600)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炭行业在质量标准化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步发展完善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1],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安全与质量的高度统一,是煤炭企业自觉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的技术标准规范。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关于“企业必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规定,指导煤矿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基础,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国家煤矿安监局在2013年发布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基础上,组织制定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定级办法》)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以下简称《评分方法》),并于2017年7月1日起试行。此次《评分方法》修订,重大的亮点就是研究提出了在煤矿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具体方法,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纳入标准化考核体系中,构建了“双控”和标准化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2],实现了“双控”的量化考核。同时,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四条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规定,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改名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所以说,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实践基础上,融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容,遵循煤矿安全生产客观规律,形成的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工作体系,是进一步对多年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3],更加切合煤矿行业的管理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更能有效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目的是让企业在生产和管理活动过程中,能够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章和标准,并在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中得到切实有效地贯彻和实施。同时确定企业目前的安全标准化系统对应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符合程度,从中找出企业现有生产管理中安全标准化体系的缺陷和不足,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不断地加强和持续改进,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4]。因此,煤矿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程,是煤矿企业的效益工程、生命工程和基础工程,是推动煤矿企业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5]。城郊煤矿是永煤公司建成投产的第三对大型现代化矿井,矿井于1999年12月29日开工建设,2003年10月11日竣工投产,核定生产能力500万吨/年。近年来,矿井坚持朴素达标型标准化建设工作思路,以“简单、实用、有效”为原则,通过持续不断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不断夯实安全基础,先后荣获“全国特级安全高效矿井” “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等多项省部级荣誉称号。城郊煤矿作为河南省首批安全生产标准化试点建设单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形成了“523”工作模式,即:五级达标方案、双重工作机制、三项考核体系。

1 建模塑型,实施五级达标方案

煤矿生产是持续的动态过程,城郊煤矿通过压实主体责任,统筹谋划,确定五级达标方案,强化各级人员标准化意识,筑牢标准化创建达标的思想基础,着力做到硬件达标与软件达标相统一、动态达标与静态达标相统一、过程达标与结果达标相统一。

1)确定矿井达标目标。新标准的宣贯纷繁芜杂,涉及面广,时间短,任务重。城郊煤矿牢牢抓住矿井达标这一主线,将大目标分解成小任务,化整为零,各个突破,制定落实整体工作方案和年度、季度和月度达标规划,把全面实现新标准达标治理工作贯穿到了安全管理的全过程。

2)制定专业推进方案。矿井十一个专业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激励机制,通过专业选树试点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进一步实现专业达标。

3)落实现场管控机制。城郊煤矿将各施工现场划分为“静态区”和“动态区”分别达标治理,确定动态区域的安全防范,强化静态区域的效果达标,进一步把新安全生产标准要求落实到现场,实现动态达标管控。

4)开展班组达标创建。通过构建“科室帮扶、区队主体、班组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班组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主动性,真正做到班组全过程达标。

5)夯实岗位达标基础。按照“标准统一、责任明确、流程作业”的原则,实现了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事项、每一个流程、每一个步骤都有具体达标标准,引导各岗位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施工标准规范运用,使职工养成出手就是标准的习惯。

2 强化管控,落实双重工作机制

风险是隐患之源,隐患是事故之源,风险管控不好,就会转化为隐患,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多种隐患叠加,就会转化为事故[6]。风险预控管事前,隐患排查管事中,安全质量达标管基础,三项工作同向而行、各有侧重,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应保持三项工作同步实施、分别推进的工作格局[7]。城郊煤矿通过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排查治理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真正实现煤矿安全风险的超前防控。

2.1 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双控机制”体现了全过程风险管控思想,实现了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通过决策层对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和超前措施控制,转变了以往仅在发生事故后才举一反三或出现隐患后才被动整改的局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针对潜在风险因素的实时风险状态进行监测预警,根据预警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8]。城郊煤矿通过明确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及考核奖惩机制,按照“1+4工作模式”、“动态+定期辨识工作方法”和“以年度定期辨识为基础、以发生变化时的辨识为补充”的工作思路,分层级开展安全风险管控活动,强化了安全风险管控效果。

2.2 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双控机制”体现了“预控为主”的思想,主动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隐患排查治理作为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旨在及时发现并消除一切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将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这对煤矿安全事故预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城郊煤矿通过建立矿长全面负责、分管矿领导负责分管业务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制定了事故隐患分级清单,明确了各级部门和人员治理、督办、验收的职责。

3 规范运作,构建三项考核体系

新安全生产标准明确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责任,强调了煤矿企业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标准等级定级,注重了由矿井达标,到岗位达标的横向纵向考核[10]。城郊煤矿持续强化“基层、基础、质量和创新”四项重点建设,本着“立足实际和高起点、高标准,强监督、严考核”的原则,将标准化考核对象延伸到了矿领导,实现了标准化考核从矿领导到岗位人员的全覆盖,有效提高了矿决策和管理层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

3.1 强化专业考核

矿井明确了矿领导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及落实工作职责,确定了主要科室分管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人员,将各级人员职责履行情况分别纳入矿正职对矿副职考核以及专业系统安全“双基”考核,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有效。

1)决策层副职考核。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过程中,要明确目标,坚决执行,要进一步落实各方职责,形成合力。城郊煤矿依托矿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特色管理模式,全力打造“抓领导、领导抓”、“抓系统、系统抓”的标准化推进、执行、落实责任机制。原有的“安全质量标准化”侧重于对区队、班组和业务科室的考核,而新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将考核对象延伸到了矿领导,明确了决策层职责,更加有利于加强领导和顶层设计。城郊煤矿由矿长组织召开宣贯动员会,成立了以矿长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标准宣贯、落实和考核推进工作,确定了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将各级人员职责履行情况分别纳入矿正职对矿副职考核,营造有领导、有组织、有措施、有考核的学习氛围,做到思想重视、思路明确、要求严格、考核到位。

2)管理层安全“双基”考核。新安全生产标准化以“安全生产”为中心,涵盖面广,专业性强。为了充分发挥职能科室的专业优势,重点抓好分管副职对分管系统的责任化考核,根据“抓系统、系统抓”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要点,确定了主要科室分管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人员,并划分了业务范围和职责,将各专业组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纳入专业系统安全“双基”考核,对各项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分管科室纳入副职对科室的“双基”考核,实现了各类问题的“责任倒查”和“责任归终”,持续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水平。

3.2 严格区队考核

矿井制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成立了领导组和管理机构,从规划、实施、检查、验收、考核等环节层层把关,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10%的切块工资,对区队每月考核情况进行上下浮动奖罚,跟踪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效果,确保矿井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完成。

1)专业检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业由安检科负责,通风专业由通防科负责,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专业由生产科负责,机电、运输专业由机电科负责,职业卫生专业由安检科、劳资科、通防科负责,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由培训办、调度室负责,调度和地面设施由调度室、工会办负责,相关科室配合,副总工程师按照分管专业系统分工情况进行划分。每月由生产科、机电科、通防科、安检科、调度室、培训办等单位,分别组织专业组相关人员对专业内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每月4日前录入至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

2)动态督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调度和地面设施每月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督查查不少于一次。各专业督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由各专业组组长安排相关单位按“五定”原则进行整改,对工作不落实、落实不力或落实效果较差的单位,在调度会上进行通报批评。

3)考核兑现。安检科按权重汇总作为各单位月度、季度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结果,各区队工资总基数的10%直接切出根据月度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结果纳入当月工资进行兑现,采煤队以92分为基准分,开拓掘进队以91分为基准分,辅助队以93分为基准分,地面单位以95分为基准分,每增减1分切块工资增减5%。

3.3 侧重现场考核

矿井采用日常动态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验收方式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将运用结果纳入考核,形成了促进标准化工作不断提升的利益驱动考核机制。

1)落实现场推动机制。新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更注重动态达标,城郊煤矿将各区队施工现场划分为“静态区”、“动态区”分别进行达标治理,主抓动态区域的安全防范,强化静态区域的效果达标。按照“以点带面,典型引领”的思路,依托“评出一支队伍、达标一条巷道、规划一个头面”的要求,借助“一旬一个主题、一月一条主线”标准化创建活动,进行点、线、面“对标”和“达标”。

2)开展班组帮扶活动。通过构建“系统协调、科室主导、区队主体、班组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班组全过程达标,各基层班组通过开展“四个一”安全生产标准化自主管理活动,全面落实现场达标推动工作。专业科室、系统人员通过开展现场旁站辅导、包保督导等活动,有效帮扶各班组对现场标准化问题整改,促进各班组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主动性。

3)实施岗位达标考核。按照“标准统一、责任明确、考核有效”的原则,将每一条巷道、每一台设备划分到责任单位、落实到责任岗位人员,实现了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事项、每一个流程、每一个步骤都有具体岗位标准,引导各岗位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施工标准规范运用,使职工养成出手就是标准的习惯。

4 结 语

综上所述,新安生生产标准化不仅是对考核标准简单的修订,更大意义上是扩大了外延,延伸了内涵,赋予了时代特色,能够更加有效的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河南省首批安全生产标准化试点建设单位,城郊煤矿在落实新安全生产标准化方面坚持走在前列,科学谋划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宣贯、学习、落实、执行、考核等工作思路,构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523”推进模式,完成了试点矿井创建工作,并于2017年7月31日顺利通过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验收考核。尤其是通过采取建模塑型、实施五级达标方案,压紧压实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责任;强化管控、落实双重工作机制,实现矿安全风险超前防控;同时规范运作,构建三项考核体系,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更加合理、科学。

猜你喜欢

煤矿安全排查矿井
矿井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高温矿井制冷降温技术应用与分析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美国煤矿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意义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及其作用
如何排查并改错
TD-LTE网络F频段干扰排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