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民:他翻译的《牛虻》影响了几代人

2019-12-30

北广人物 2019年46期
关键词:牛虻译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3 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他翻译伏尼契的长篇小说《牛虻》,一问世便不胫而走,成了青少年喜爱的外国文学读物,主人公亚瑟成了他们崇拜的偶像。

翻译家李俍 民一生重要译著有13 部,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推《斯巴达克斯》和《牛虻》。不少人即使不知译者之名,也不会不知道这两部书。李俍 民亦理所当然地被文学界推为“国内有影响的十大外国文学翻译家之一”。

书香门第出身的李俍 民,很早就参加进步活动并投身革命,而“文化”样式是他从事革命活动的锐利武器。一部《牛虻》成了他译著的“最强音”。他说:“我希望自己能学会意大利文。我还想再为青少年读者翻译一部八十万字的意大利著名作品。这是我的一个心愿!”真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这段话充分表现了一个革命翻译家的崇高精神境界,感人至深。

翻译家的逸闻旧事

时光匆促,出生于1919 年的李俍 民,转眼已届百年诞辰。余生亦晚,未能亲聆教益,倒是闻悉不少关于这位翻译家的逸闻旧事。他是浙江镇海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 琯卿酷爱读书藏书,家里俨然一个小型图书馆。兄妹九人,他排行第七,二哥是共产党员,给全家带来了许多进步思想,后来牺牲在敌人屠刀下。所以,李俍 民后来每译一书,扉页上就写上:“献给我的二哥李侠民”。

1938 年,李俍 民高中一毕业,就投身抗战洪流中。在家乡演话剧、出墙报、办民校,还撰写时评发表到《浙江潮》上。创作长诗《变》和剧本《精忠报国》,以及儿童剧《儿童团大打东洋兵》,在《抗战少年》上刊登。后因患心脏病到上海,一边治病一边自学俄语。病逾因身体虚弱,无法上前线,就留在家乡任中学教师。不久,他又来到上海,在一家房产公司以抄写房单糊口,并开始翻译生涯。1948 年,他翻译出版了第一部外国儿童文学作品《鹿童泪》(再版时改为《一岁的小鹿》)。后来,他又翻译了盖达儿(《铁木尔和他的队伍》作者)的另一部儿童小说《学校》。由此,他辞去公职,做了一名自由翻译家。1952 年,上海少儿出版社筹建,社里的译文科长是任溶溶,光杆司令手下无兵,社领导陈伯吹说,没人没钱,只给权利,可以自行招人,自选课题出书。任溶溶就想到待在家里的译友李俍民。这样,李就进了少儿社做了翻译编辑。干了一年多,李说腰不好就辞职了,估计还是觉得在家翻译自由些。此后,李俍 民花大力翻译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巴若夫的系列作品,共出版了二十四本专集,最后一本是斯科林诺撰写的评论集《论巴若夫的传说》。当儿童文学老作家孙毅把这套译著拿给我时,深情地说这是我的老朋友李俍 民的旧译,当年是一版再版,甚至三版四版,时下恐怕找不到了,如能重印出来,让现在的小朋友阅读该有多好啊!这套丛书包括《金头发》《会跳舞的火焰姑娘》等。李俍 民在《译者后记》中写道“:巴若夫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像一个巨人似的在古典童话大师安徒生和格林兄弟之后崛起……他鼓舞全世界人民走向比童话和传说中的意境更瑰奇、更美丽的新社会。”

作为译者获得十册样书

以后,李俍 民致力于世界名著的翻译。1953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他翻译伏尼契的长篇小说《牛虻》,一问世便不胫而走,成了青少年喜爱的外国文学读物,主人公亚瑟成了他们崇拜的偶像。后来,他又译出《斯巴达克思》,也是一版再版,吸引无数读者。直到新时期外国优秀文学解禁,上海开始重版发行外国文学名著,列入第一批第一本的即是《斯巴达克思》(上下册),并于1977年10 月出版。新华书店门前排长队购买此书的读者,至今还记忆犹新哪!当年此书的责任编辑冯春说:这是沉寂十多年后我执编的第一部外国文学名著,第一次以“冯春”为笔名,写下长达万字序言《谈谈〈斯巴达克思〉》,还兴致勃勃拿起毛笔题写了书名。几万册印量一销而空。可见人们当时阅读的饥渴啊。作为译者,李俍 民获得十册样书,也被一索而尽。手头只留了一册,赠给了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因为闵欲购此书而不得,正好发现登门求教二胡的老人就是译者,便喜出望外,连声道谢。

上世纪60 年代因无书可译,自由翻译家的生活没了着落。草婴将他们组织成出版社所属编译所,李俍 民每月有八十元的生活津贴。冯春是社里派到编译所的管理人员,每周一、二与这些翻译家读读报聊聊天,在小型联欢会上,李 俍民会捧着瑟琶弹上一曲。他的多才多艺,他对生活的热情,都给冯春留下很好的印象。后来李俍 民成为市政府参事。

影响了几代人的《牛虻》

李俍 民译著中最有影响的作品就是《牛虻》。

爱尔兰女作家艾·丽·伏尼契受俄国先进的政治思想家影响,以19 世纪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牛虻》,并于1897 年在英国出版。由于伏尼契与俄国革命家的特殊关系,加上作品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小说在十月革命的苏联青少年读者中流传甚广,俄国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多次提到《牛虻》这本书,使我国翻译家李俍 民先生受到极大感染。1953 年,李俍 民先生根据英文原著,参考两种俄文译文,将《牛虻》译成中文并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牛虻》问世后,很快得到广大中国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从1953 年到1959年该书印行达100 万册。

《牛虻》影响了新中国几代人。上世纪50年代李俍 民《牛虻》译著出版后,在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中引起了轰动。特别是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牛虻》更是成了鼓舞志愿军战士的斗志,奋勇杀敌的精神动力。李俍 民译著的《牛虻》已成为我国几代读者喜爱和受益最多的译本,《牛虻》对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起到了重大作用。

猜你喜欢

牛虻译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牛虻与牛虱
骄傲的牛虻
曹谁译著《透明的时间》获俄罗斯金骑士奖
Close Critical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of the Immigrants and Destruction of the Differencein Under the Skin(Glazer 2013)
王古鲁译著《中国近世戏曲史》修订补充手稿辑录
Aesthetics Taste of Ancient Greeks
晚清科技译著《测候丛谈》社会背景研究
科学译著《测候丛谈》的名词术语翻译和传播
不宠无惊过一生
老虎与牛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