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道(随笔)
2019-12-29金铃子
金铃子
诗这东西,适合独自默育。若坐而论其道,从古到今,怕是要以当下为盛了。旧时文人雅集,首重情趣。情,乃风度才情;风流态度是为风度,才赡情调是为才情;趣呢,不过风花雪月。才俊名仕以文会友,或楼台亭榭,或旷野幽谷,或松间竹下,相互以诗文怡情悦性,甚至问诘非难。其酬唱美酒美人,是缺一不可,此风濡染历代,洎乎民国,其优雅高致,可以说至今犹馨,令人神往。
诗歌是情之道。不管现代人怎么说诗是经验,我认为诗的核心还是一个情字。一个心里无爱的人是不配做诗人的。我所说的情,包含了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自然的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与诗人的生命有着直接的关系。爱,既关乎万物,也涉及虚无,既可以献给某个人,更向着生命本身。现在诗坛之怪现象是,只要是爱情诗就把其归类为“小”。并以此来对男女诗人的诗歌进行分析批评。自从有了爱便有了诗歌,爱是人类书写的永远主题。我与重庆一位诗人交流的时候,我对她说:写吧,将爱进行到底。所以我想说的是,诗一出生就与爱连理。无酒,或许诗平而已;无爱则诗歌早就夭亡了。回望数千年的诗歌史,总是绕不开那些疏疏落落的爱情。从《诗经》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到《长恨歌》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无论哪个朝代,最终留下的最美的仍然是爱。物我两忘写景、写情又何妨。
诗歌是寂寞之道。热闹是酒席,寂寞才是诗。里尔克说:我是孤独的,但孤独得还不够。几千年的诗歌史,一路下来可是风光无限,尽态极妍。若用这些诗歌来装成一树芳菲,又岂是国色天香可堪命名。但是,我看到遍地落英,一树寂寞。在多年的读写过程中,我所拥有的那点小小的自负,竟然也统统出自这透骨的寂寞,因此我有了“蚊来居”“木客斋”这些自鸣得意的斋名。所谓“金铃子”就像树干上的蝉蜕,孤独而干枯,缄默而顽固。唯有寂寞才能够使它的躯体复活,把它喂养得灼灼发光。在这个空前喧闹而迷乱的世界里,寂寞更加耀眼,如孤灯高悬。只有寂寞才悄然得道,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道说“致虚极,守静笃”。
诗歌是美之道。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都以为美就是美,这就不好了。这说明美是不好把握的,“美是困难的”,仿佛我们今日所闻之沉香,它美,你要说不出它的美好来,每个人说来都不一样。同样,诗也是困难的,不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这一困难所发起的斗争。在审丑的世界里面,保持美是难的。真正的好,就是简洁、大方、美丽。诗太美,词语的追求永无止境,就算我们穷尽几千年也是路漫漫兮,何况你我短短的几十年。唯有坚持,方可以不改自己的初衷。
大道是无道。真正善于驾车行走的人,是不会留下痕迹的。叫善行无辙迹。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叫道法自然。诗以无道为有道,以有道为无道,方可叫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