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自去商丘的路上(随笔)
2019-12-29高凯
高 凯
诗人是有图腾的,尤其是汉语诗人。诗人的图腾就是对于语言的崇拜。古老而富有神性的汉语具有图腾意义。作为中国最早自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是汉语诗人最久远的文化图腾。在今年8月去商丘的路上,一直浮现在眼前的甲骨文,让我忽然发现了这个秘密。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商文化对华夏文明的重要贡献就是文字的创造和传承。我理解,商丘成为“华商之源”,恐怕首先是因为在文明之初汲取了文字的能量。常识告诉我们,根植于甲骨文的汉字,不但孵化了性情内敛的中国诗歌,还孵化了形式主义的中国书法和中国篆刻,三者相伴相随的传承让博大精深的汉字大放异彩,进而成为我们的文化血液,而其源头就在商丘。
文字的最高境界是意识形态。每一个方块字都很沉重,蕴藏着巨大的历史信息。汉字特有的音、形、义形态,主要来源就是甲骨文这一上承原始刻写符号、下接青铜铭文的远古文字。汉语诗歌从古体到新诗,平仄、格式、韵律、思维和修辞的基本精神都是基于汉字的这三个方面。语言到诗为止。唐朝诗人贾岛是一个典型的字思维者,他的“推敲”境界就体现了一种锤炼语言文字的工匠精神。而在我近四十年的自由体诗歌写作中,诗歌的思维与修辞也无不遵循着这一文字之道。譬如我的代表作《村小:生字课》,就得益于我对五个汉字及其背后事物的心领神会。而发在这里的《内心的事物》等诗,莫不是先有字眼后有诗眼。我发现,中国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都与母语文字的结构和会意难分难舍。不仅仅是我,一切优秀的诗歌写作者都是母语文化的语言实践者。
一个心中没有语言图腾的诗人不是诗人。
心灵造化的文字和造化心灵的文字是有神性的。所以,这次商丘之行,对于我无疑是一次语言的朝觐之旅,而汉语母本甲骨文是我膜拜的诗歌图腾。
母语在上,心诚则灵。在去商丘的路上,我写了《经过兰考》和《寻人启事》两首诗,而在商丘大地上我又写了《商颂:古今商丘》一组六首诗。其中,前者在新媒体发出后,一周时间流量超过两万人。
回想起来,在独自去商丘的路上,我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