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过程教育哲学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2019-12-28徐姝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哲学价值观大学生

徐姝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24)

现阶段,我国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效果不尽人意,甚至脱离了实际生活。所以,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贴近生活,提高它的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著名学者怀特海在实践之后总结出来的过程教育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导。过程哲学丰富的思想涵盖范围比较广,从哲学到政治经济发展再到生态文明建设,还包括教育领域等。其所包含的哲学教育的观点,基于哲学的层面,然后对教育的本身的性质、和教育的过程以及目的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思考与阐明。主要观点是: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打破僵化思想、注重教育过程的一种哲学的教育观。对当代教育者解决实际的问题,尤其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过程教育提出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正如其名所示,其教育理念重点强调的是教育过程。怀特海将过程看作现实存在的根本特性,他认为过程是一种既可以用来解释宇宙的基本范围,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证明的表现。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个过程,这种变化并不是某一事物单独转变的结果,而是由各种事物相互作用转变的,这就形成了“实际存在物”。怀海特关注的是事物变化过程中的转变与形成即存在着的东西,而不是消亡的[1]。

怀特海的观点,重点不是在其本体论,而在于这些观点在教育上所带来的哲学意义。其哲学观点就是注重教育的过程,重视教育环节中的每一节点,尤其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这一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个体之间是存在联系的,事物的发展不能脱离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独立存在,教育也是这样。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是照葫芦画瓢,不去联系实际,或是与生活毫无关联。它忽略了教育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过程,切断了社会、学校、学生之间的联系,知识与实际的联系。过程教育哲学教会我们重视教育的过程,而不是去追求结果。

2 过程教育哲学思想内涵

2.1 打破僵化的思想,要具有创造性

创造性作为怀特海理念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一个根本原则。过程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要具有创新能力,追求教育的创造性,鼓励其大胆地去创新和冒险,它认为宇宙的发展是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的,一切发展都存在可能。“过程”不仅重视从过去到未来的时间上的转变,更关注的是转变过程中内在的超越,是事物不断创新向上发展的变化。

怀特海认为,现代教育的理念一种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在教育发展中,观点理念受到框架的禁锢,教育思想完全被束缚,变得僵化。通俗来说,就是现代教育是照本宣科,没有创造性和创新性,切断了所有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毫无价值的。他认为,教育要承担起社会改革的重任,就必须要超越僵化的观念,要改变受教育者,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加强创新精神。现代教育的一大缺点就是受到束缚,长时间按照秩序循环重复,就会让人变得毫无想象力,思想变得僵化。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具有首创精神和冒险精神,每一次改变都是一种突破。

2.2 超越二元对立,追求教育平衡

在教育方面,二元对立具体的表现是学习课本知识与思维创新的对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立、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对立等。这些传统教育方面的二元对立,严重阻碍了受教育者智慧的启迪,阻碍了他们发挥创造性,使得教育越发循规蹈矩,缺乏创造性[2]。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对立,即教师与学生的对立,被认为是最典型的对立。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是权威,学生在受教育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纪律,这样看来好像是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但是过度的强调就会使学生的大脑变得僵化,而且容易是两者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造成教育的悲剧。

过程教育哲学就是要求打破这些对立面,提出了整合的观念。让人变得思想更活跃,变得更有智慧,是教育的全部目的,也就是说,过程教育要反对对立,尊重差异性和多元化,倡导整合。

2.3 要尊重兴趣,尊重他人

教育是教导人们如何运用知识去改变生活、改变社会的一门艺术,看起来简单实际非常困难的艺术。过程哲学认为,其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人只有在兴趣中学习到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不仅学到了东西,也享受到了受教育的过程,实现了价值。而这一切,在被束缚的教育体制中,是很难实现的。还有一点就是要对他人的尊重,哲学观点提出,每一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价值,与万事万物都是共生的。因为每个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对于不同于其他的声音,要尊重他们的思想,理解他们的认识方式,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开阔眼界,拓宽教育的道路。

3 过程教育哲学对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启示

3.1 培育整体有机的教育系统

整体性教育是实现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的基础,要想推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整体化,就要将学生受教育的环境、方法、载体、内容等基本因素进行整合,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教育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将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项系统的工作,如果只是强调加强某一个系统要素就很难获取满意的效果[3]。

一方面要求各要素之间统一,追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环境、内容等个体之间的匹配,形成整体有机的教育系统。例如:注重专业渗透即将德育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相融合,这也是现阶段很多著名学校的一种教育趋势。要善于抓住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找准教材中与价值观有关联的切入点,善于利用这些联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

另一方面要求遵循教师传播信息和学生接受的节奏和规律,要切合实际,根据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深入解读和阐明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意义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们认同这一符合我国发展的价值观。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引导学生认知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针对性和贴切性,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知情意行。

3.2 加强主客体之间的交互

教育并非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求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进行互动,使得彼此之间相互作业、相互促进。只有互动,才能交流思想,这样的深度交互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也可以让教师明白重点在哪里,更重要的是通过相互作用,影响学生发散思维。

学校的德育方面的课程,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就要让学生拥有情感。如何让学生拥有情感呢?首先要求教育者具有情感,也就是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要富有感情要素。只有教师自己拥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把自己的体验传授给学生,传达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多参观一些红色革命根据地,或者是改革开放的重点地方,让教师们多去参加社会考察和培训,他们有了真实的体验,才能拥有更深的情感,从而提高教学能力[4]。

按照过程教育哲学的分类,在大学生的心智发展阶段,他们的精神和理念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他们的意识和创造性应该受到关注。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从被动的接受价值观的教育转变为主动要求受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引导学生们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性,要让学生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无形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3 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

知识是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的,因此道德的教育也离不开实践。现阶段,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脱离了生活的,基本上都是形式主义。所以要求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其落实到修养身心和承担责任的基本要求上。其中,既包括对追求自身发展的个人责任,也包括履行社会义务,体现自身价值的社会责任。学校应鼓动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志愿活动,通过整合学校、社会、农村等社会实践平台,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主线,使他们在实际体验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3.4 科学的评估反馈机制

评估反馈有利于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教育过程的成果也就是评估教育的结果,所以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对大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的效果、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价值观培育。评估反馈机制应该秉承客观公正,将培育结果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要兼顾个体之间的联系,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再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对象选取不同方向进行评估。

4 结语

当下,我国高校教育理念应该进行创新和转变,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于社会与国家。过程教育哲学内容丰富,给我们提供了优秀的借鉴方法,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中找寻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教育路径,力求培养出一批极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

猜你喜欢

哲学价值观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菱的哲学
小包哲学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