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启蒙教育思想的几点启示

2019-12-28董兴嵘

文化产业 2019年18期
关键词:孔子传统思想

◎闫 明 董兴嵘

(苏州市昆山市公安局 江苏 苏州 215300;苏州外国语学校 江苏 苏州 21530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滋润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精气神。从儿童启蒙教育的视角去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思想对启蒙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

《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足见以教育为人生奠基的远见卓识由来已久。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强调,老师不能仅仅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劝学》中提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强调品德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增广贤文》等传统启蒙教育读物中关于教与学的关系、品德的培养、学习的循序渐进原理等都有阐述,且形式上文字较为浅显,朗朗上口,易学易记,内容上包罗万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中有许多有益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启蒙教育思想,可以使人深受启发、受益良多。

一、品德为先,德才兼备

《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品德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对传统文化中品德培养原则的高度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凸显“教化”“崇礼”的重要性,希望以此改善社会风气,使民风敦厚、使百姓知足常乐。“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君子的自我修养,推崇梅兰竹菊之高尚的品格和气节,寄情于山水之间,借琴棋书画诗酒茶来修身养性。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的品格的培养方法是务实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启蒙有其自身的特点。形式上: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求知和实践相结合。内容上:注重培养儿童孝敬、友爱、善良、尊重、诚实、谦虚、节俭、勤劳等优秀品质。传统文化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的君子人格,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老子所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①。

二、启发式教育,探究式学习

《易经》中第四卦《蒙卦》,其中蕴含的启蒙思想有蒙以养正,启发式教育,强调教育要从蒙童抓起等。“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思是,教育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达到学生主动求教于老师的理想状态。孟子说“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老师应该有的放矢,深入浅出,而不要故弄玄虚,以免学生对于提问失去兴趣。“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学生如果一而再再而三问同样的问题,老师不要轻易告诉他答案,而应该对学生讲明学习要用心和思考,正所谓“读书须用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在儿童时期就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必将受益终生。通过提问或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和互动这样能够事半功倍。

例如著名歌手陈美龄提醒大家,不要给孩子制定死板的时间表。她还举了一些寓教于乐的方法,她会问孩子,“为什么会下雨呢?”“天为什么是蓝的呢?”等等这样有趣而耐人寻味的问题。然后让孩子们带着兴趣去寻找答案,孩子也慢慢学会提问题;当孩子提问题时,她会非常重视,耐心回答。遇到她自己不懂的,她会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正如杜甫诗中写道的那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良好的启蒙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为孩子们的梦想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少一些条条框框。

三、父母陪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给我们的启示是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儿童成长和学习非常重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②。孩子在启蒙时期往往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所以父母的启蒙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不能把一切推给学校;要想孩子健康地成长,首先就要尽父母的职责。古人讲修齐治平最难在齐家,而齐家主要在教育。古人是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从周公教子守谦到韩愈的《戒子诗》,从陶渊明的《戒子文》到曾国藩的家书,一言一行无不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父母对于孩子培养的责任和担当。

四、因材施教,顺其自然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值得我们珍惜和继承。孔子几千年前就告诫世人: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与生俱来肩负不同的使命,所以教育孩子当然应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而当今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要么过于严厉苛刻,要么过于放纵溺爱,“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多少孩子累倒在人生的跑道上。父母往往喜欢拿自己孩子的弱项与别人家孩子的优势比较,这样很容易使自己的孩子失去自信心,埋没自己的潜能。

“天生我材必有用”“儿孙自有儿孙福”。胡适曾写给他的儿子: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如今,父母要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循循善诱,顺势而为,千万不要为了自己所谓的面子而揠苗助长。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中国传统文化中启蒙教育思想在不断继承与创新中有着丰富的理论价值、历史价值和实践价值③。就像一座蕴藏着无尽宝藏的大山,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进山寻宝,希望大家不会空手而还。

【注释】

①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

②荀况:《荀子·劝学》。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

③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北京,2019年。

猜你喜欢

孔子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孔子的一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孔子的一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