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绿色化妆品故事系列报道
——美丽健康、天然化妆品与绿色生产三位一体
2019-12-28徐龙虎
文 / 徐龙虎 郭 丽
当前,国家已经吹响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角。在新的出发点上,面对国际市场,化妆品行业如何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面向国内市场,化妆品企业如何讲好民族品牌故事?故事的素材来源于行业上下游,种类多种多样,讲故事的人各有各的立场与角度。但万变不离其宗,一是贴合消费者的需求讲故事,二是与一流企业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讲故事。放眼全球,绿色,既是需求又是标准。
1992年初,世界观察研究所发布的世界环境状况年度报告,用大量数据说明世界环境正在恶化,指出需要开展一场环境革命来拯球人类的命运。此后,各个国家先后行动起来,发起了一场名为绿色的革命。2016年,在美国《新闻周刊》、加拿大著名财经媒体《企业爵士》和HIP Investor联合发布的全球最环保企业榜单上,全球化妆品行业仅联合利华以81.8分入选。近20多年来,绿色、环保、天然、健康等概念在所有行业蔓延,进入化妆品行业后,直接引爆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消费者竞相追逐的潮流。同时,美国、欧盟先后颁布了化妆品行业的环保标准、健康标准。
在变化莫测的化妆品市场中,一流企业制造需求、制订标准,二流企业跟随潮流、打标准的擦边球。在欧美地区,以绿色为核心的天然化妆品气势勃发,在中国也屡见不鲜、初见规模。百度搜索“天然化妆品”,相关结果约2130万条;搜索“天然护肤”,相关结果约2380万条。而被传为女性消费者心头好的SK-Ⅱ,其相关结果仅为891万条。从这三组数据可以看出,大众消费者对绿色、天然的关注率远远高出某一品牌。以绿色、天然、健康、环保为卖点的化妆品已经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将成为化妆品企业的生命线。
商场如战场,成功的秘诀是“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为此,我们聚焦绿色包装、绿色研发、绿色生产等细分内容,力求与行业专家、企业家一起讲好、讲透中国绿色化妆品故事。本期,我们的主题是绿色生产。
绿色化妆品是一个体系,从研发、生产、检测到评价,首先是原料供给,到生产环节、到研发环节、到使用环节,到使用后的环节都要考虑。我们现在是只管产品生产出来,不管对环境污染,不管上游污染物。现在一些所谓的天然化妆品,做的是单一维度的产品,而不是把产品放在实景生活去检测。确实,很多产品有实验室里面的检测报告。但是咱们产品又不是在实验室里面用,而是在生活里面用,所以将来要做得很极致,更讲究功效、追求重要的原理,即在讲究功效的同时,把消费者体验感做到极致。
环保生产不是绿色生产
污染有很多种,比如说液体、气体、固体、噪声等,它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比如说一个企业,可能看来没有造成什么污染,但其产生的次声波、超声波对人体的辐射,也是污染。我们这个行业内可能很多人觉得,你看我们好多化妆品企业也做到了,也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但是这种要求仅仅是停留在环保这个层级,并没有进入绿色这个层级。只能说“我是一个合格的环保企业,而不能说我是一个合格的绿色生产企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从道法自然,从国家环境改善对人类健康的角度来讲,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数十万年,这个进程其实就是大自然的一个渐进演化过程。我们与自然已经互动很多年,双方的选择适应性是很强的,把植物利用起来做生产,对环境、对人体的利弊已经被验证。石油是埋在地底下的东西,我们利用石油的历史很短,产出的东西未经长期证明对身体无害,而且很多东西短期内证明对人体有害了。比如一些致癌物,已经科学证明它不可降解,对人有害,对环境危害很严重。下一步肯定需要国家政策引导,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人才优势,还有消费者认识的提升,绿色生产才会慢慢壮大起来。
绿色生产不是一家企业,或者是单独的某一个行业的事,还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其实,绿色生产涉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是国家产业布局的重要内容。当所有原料来自植物,采用现代工艺生产,通过各渠道分销进入消费者手中时,就是三大产业的融合。所以,天然化妆品的生产对产业重构也会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我们现在提到的绿色生产,要比环保生产更先进一步。也就是说,绿色生产企业必须是环保型企业,在必须符合国家所有的环保标准的情况下,同时还要比普通环保企业标准高很多,一是低碳生产,二是产生的三废没有或者很少,三是使用后才会进入大自然中再循环。绿色生产的标准很高,目前大部分化妆品是经石油化工体系合成化的,实现不了绿色生产。
取一种植物生产化妆品,使用后的产品经过降解,能继续参与自然循环,成为万物生长的营养,这是天然化妆品绿色生产的真谛。石油化工体系生产的塑料瓶、化妆品能马上变回石油吗?那肯定不行,一般都要好几百年才能降解,这是非天然化妆品与非绿色包装的最大区别。
绿色生产不简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什么是绿色?从它定义本身来说,绿色是植物刚长出来的,颜色比植物刚刚出生时更深的那个颜色。绿色介于青和黄,是一种生命的象征。如果这么来看的话,绿色生产应该是真正在生产过程中更尽可能做到低碳。
低碳是什么概念?生产过程中尽可能不产生或尽可能少去产生废气、废液、废渣。即使产生这些三废,对自然界、对人体、对环境危害也很少,或尽可能没有危害、减少危害。这样,我们才定义为它为绿色。但是绿色有个度,比如危害值是多少,国际有机认证是75%。所以说,绿色生产目前只是个概念,它并没有一个现代行业真正是绿色生产的。绿色认证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只有一个环保的标准,比如VOC排量等指标。因为它绿色生产是一个系统性概念,从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液、废渣处理,从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都是系统性的。我觉得从目前来看,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能叫绿色生产。
推动绿色生产标准化
咱们国家关于绿色生产的标准,不只适用于化妆品行业,应该适用于整个工业体系,因为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的绿色生产的标准体系出来。只是单拿一个工厂来说,其实我们更多地讲一个工厂环保,还不能到达绿色这个概念。绿色更多的是一种无污染低碳的那个状态,我们现在的环保就是尽可能是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即标准允许工厂排放有害的东西,但是必须在国家允许基础范围之内。真正绿色生产的话,要求非常严格。
有害物质零排放,残余物质可降解
首先,绿色生产就是不许工厂排放有害物质,或可能就是极少极少一点点排放,基本上就是无限接近于零就是零排放。绿色生产之后,工厂排放出来没有危害,或者是极少危害,这才是绿色的。其次,绿色生产中,废水、废液,特别是废渣可降解,这才是真的绿色的。绿色来自里?大自然,代表的是生命的循环。要定义生产,比如说生产废渣应该是能够进入大自然。只有废气、废渣参与了大自然循环,并且不对大自然产生危害时,我认为是绿色。绿色生产就要求主要对要求预期生产要求、研发、原料投放、生产工艺设计、生产工艺流程等所有环节保持低碳、低耗能。最后,除了工厂生产的“三废”,产品使用后的包装或者残留物是不是也是可循环的?如果做到了,这个才是真正的绿色生产。绿色生产应该就是用一个更广义的概念,仅仅达到国家环保标准是远远不够的。
企业要想转成绿色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是消费者确实需要,二是国家也在鼓励企业往这方面走。要转向这个绿色生产的话,第一个关键问题是理念,第二个关键问题是研发投入。
化妆品不是从石油里简单提出来的,而是通过化工合成新的物质,这就造成了很复杂的、难以回到原来状态的化学成分。天然化妆品,比如洗手液,其有效成分可能就是橙油,比如天然表面活性剂,比如精油,其提取和生产工艺多是物理反应,而不是化学反应,不会改变分子结构,回到大自然中可以顺利地被降解,参与接下来的循环。
一个企业要想转成绿色生产,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生产流程或换一些设备,而是要完全摒弃掉它以前的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现在很多化妆品厂都是外购原料,具体的工艺流程很简单,最前端的是在研发,从大自然去找植物来研发天然化妆品,进行绿色生产,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后面的道路就比较通畅了。第一个技术难题是,每一种植物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也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如何将这些植物配在一块,降低或消除有害成分。第二个技术难题,就是防腐剂的天然化。第三个技术难题,是如何实现黏稠度。以防腐剂为例,目前市面上只有天然概念的产品,没有高纯度的天然化妆品,因为化妆品都要加防腐剂,而防腐剂属于石油化工原料。天然化妆品天然需要绿色生产,能否攻克这些技术难题,决定了企业和产品能走多远。
从技术层面上看,现在有一些路径是通向绿色生产的,比如中医药、生物工程技术。当前有一种超声波破壁技术,在常温下产生的瞬间高压,让植物细胞壁在常温下破裂,从而获取有效成分,这项技术也很厉害,或许会成为绿色生产的重要内容。
在四川乐山,我建立了一个研发和生产基地,做绿色生产的尝试。在这个基地,大部分植物原料国内供货,再外购一部分,真正实现了低碳生产天然化妆品。我的技术是常温生物发酵技术,在不需要高耗能高污染高热量的情况下,实现天然原料进去,天然产品出来,即使清洗生产罐的液体都是散发出植物清香的无害液体。同时,在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植物天然散发出的气体,它对自然的危害是很少的。另外,很少有废渣出现,即使出现都是植物渣滓,很容易降解掉,可以做成生物有机肥。
在基地中设有研究院。四川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也是优质中药材的种植集中地之一,可以更近地利用这些植物资源来研发产品,实现从源头研发、到生产再到生产工艺的绿色布局。我还把生产车间、研发车间做成了一个工业旅游基地。消费者和客户可以来看看生产流程,体验从植物进去到天然化妆品出来的几近于零污染的全过程。这个基地一定是全球领先的,位于第一梯队。实际上大部分产品做到了天然度百分之百,这在全球范围内是很少见的。我跟踪了很多国内外的知名的企业,他们有做天然产品的企业,真正能够把天然度做到这么极致的,目前来看确实很少。我们强调的绿色生产是从源头到最后都要污染少,这才叫绿色。
化妆品绿色生产需要全行业、全产业参与
其实想涉足天然化妆品的企业很多,但是都找不到技术路径。这要看这个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还有这行业领跑者的市场占有的情况。像我们这样的小企业,如何快速做大做强,快速占领一个市场,或者和很多企业共同引领着行业的发展,就是一个问题。
做天然化妆品,相当于整合几个产业,而不是单单一个化妆品行业。行业的发展还要回到本源的技术,就是不管什么路径,有没有研发队伍把技术攻克下来。技术沉淀的过程还可能需要3到5年,也就是未来3到5年行业才可能出现真正的大发展。
做大做强天然化妆品,不是我们一家的事儿,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一起推动化妆品的绿色生产。如有市场优势、渠道优势、生产优势的企业,大家可以合作,通过股权或者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关系都可以。现在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社会,而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社会,一定要有精细化的分工,然后实现多方共赢,合作共赢。
如果说简单就是最后一个灌装环节,如果有绿色生产企业的话,他们就可能是天然化妆品行业下游产业链的合作伙伴。
绿色生产源于植物的健康与美丽
当前,绿色生产与天然化妆品因为过度宣传被一些消费者、媒体或者机构质疑。基于绿色生产的天然化妆品,为消费者提供的是源于植物的健康与美丽,这个出发点很好,但不宜过度消费。因此,我为天然化妆品设立了几道关卡。第一道关卡是成分,因为化妆品必须要备案,所以成分必须来自天然体系。第二道关卡是国家基本检测,告诉消费者每一个品种都来自植物。第三道关卡是无毒无刺激检测,我们现在是用动物,将来我们很快就会切换到用非动物的方法来解决。第四层检测是国际检测。第五是生活检测,把化妆品放到实际使用环境中,保证对人、对环境非常安全。
天然原料是天然化妆品和绿色生产的根基。目前,石油化化工合成体系的原料其单价是很贵的。主要掌握在欧美几家公司手上,中国很少有这类企业什么,主要要靠进口,直接导致中国化妆品成本很高。我国地大物博,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形成了天然化妆品的天生优势。在生产这块,目前我旗下公司生产的天然化妆品,其原料主要自于植物,将来可能会考虑海洋植物,但是我们更希望是来自于陆地。因为海洋植物,目前研究的比较少。从传统来说,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天然化妆品来自中医中药体系,如《本草纲目》,但关于海洋植物中国古代书籍记载很少,并没有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主流文化。因为我们的脉络是来自于中医中药,中华文明主要来自于大陆架,所以将来我们的体系可能更多的偏向这方面。当然,如果验证了有这种海洋植物真的是很好的情况下,我们很有可能会去研究这种植物,并将其应用于天然化妆品的生产。我们会利用海洋植物鱼竿,但不会考虑海洋动物。因为我们人也是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这种关系比较近。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因为人和动物与植物的关系很远,所以我们尽可能是用植物来解决问题,不是用动物。这也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很多先锋消费者对化妆品零残忍的要求。
建立天然化妆品国家标准
天然化妆品是大家都在关注的一个话题,很多人在谈天然,但是他们谈的是伪天然。现在天然体系造假太多,防不胜防。天然化妆品最核心的是两点,第一个是安全,第二个功效。这两点不是广告宣传出来的,不是包装上写着的,而是经过科学严谨的实战检验的。我找到了这样的权威机构,把我的化妆品送去实验室专门做检测。
将来天然化妆品行业要建立国家标准是由他们去建立,我会作为起草单位之一参与建立标准。天然化妆品国标的建立是一个很漫长过程,需要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力量,不是一个人或一家企业能撑起来的。而且术业有专攻,让专家和专业机构来做,就是把更多的力量集中起来,会有力推动天然化妆品国标的建立。
将来主要核心原料都是我这边来做。现在主要原料一部分是自己生产的,还有部分是外购的,虽然也是天然的。将来我要把好关,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我将来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随时检测。未来我要把这个体系做起来,就这个道理。
绿色化妆品中国造
绿色生产首先提出了健康的概念,也确实是在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但消费者会不会考虑别的呢?有些人就想:“我追求的除了健康,还有味道,或者包装的高大上”。就绿色生产来说,这些在中国很容易实现,可以有莲花香味、桂花香味、佛手柑香味,各种香都可以做出来,还可以做一个四季系列,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芳香。
以薰衣草为例,它的味道很受大众消费者的欢迎,其实从花语到花型都是外国人包装出来的。外国人能包装薰衣草,我们也可以包装出中国的香草,进而打造中国香氛中的绿色生产与天然化妆品。如四川黄角兰洁白如玉,花瓣也是细长细长的一瓣瓣,很具有中国美,味道也受到很多人喜欢。
做天然化妆品这样的一个事业,一定要往前看,挖掘原料、审美、配方等一切可以挖掘的特色要素,把这些特色做成产品的特色,把特色的产品做成中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