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丰区稻麦农药控减技术

2019-12-27沈田辉张杰峰王风良卞康亚朱展飞陈华张玉周国妹练加标吴海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22期
关键词:小麦水稻

沈田辉 张杰峰 王风良 卞康亚 朱展飞 陈华 张玉 周国妹 练加标 吴海霞

摘 要:该文分析了大丰区水稻、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原因,从选用耐病品种,应用杀虫灯、性诱剂,种植香根草,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高效助剂及新型植保机械等方面提出了大丰区稻麦农药控减技术,为稻麦的绿色统防、农药控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小麦;农药控减;大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2-0103-02

大丰区常年种植小麦6.2万hm2、水稻4万hm2,2010年以来,由于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棉花面积大面积减少,稻麦成为主要农作物,是广大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在摸清大丰区稻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稻麦农药控减技术,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参考[1-4]。

1 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1 水稻

1.1.1 稻瘟病 一是低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穗颈瘟、节瘟、枝梗瘟、谷粒瘟的发生。2014年大丰区机栽水稻破口抽穗期在8月28日—9月4日,7d中有5d下雨,总降雨量114.8mm,平均气温22.78℃;直播稻大面积破口在9月8—14日,7d连续下雨,平均气温22.77℃,降雨量40.2mm。适宜的天气条件至使叶瘟连着穗颈瘟,加重了穗颈瘟的与危害,未及时防治的田块对水稻产量影响极大,特别是少数感病品种如华粳7号出现叶瘟无法控制的局面,最终导致穗颈瘟大流行。二是由于种植面积大,播种(移栽)期拉长,不能适期用药,加重了穗颈瘟发病程度。水稻破口抽穗期是稻瘟病菌最易侵入的生育阶段,常年水稻破口至齐穗期在5~7d,2014年长达10d以上,少数迟栽的由于搁田不好,小分蘖增多,破口到齐穗长达30d以上,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机会,也难以确定统一的防治时间。目前,水稻播种方式主要有直播、机插、人工栽插等,直播稻面积占比较大,其播期迟,在后期遭遇雨水多、温度偏低的年份,发病程度明显重于移栽稻。如大面积种植的感稻瘟病品种淮稻5号,其直播播的病穗率高达34.67%,而与之对应的移栽稻病穗率只有4.74%。三是水稻品种抗稻瘟病能力偏弱,且因稻瘟病优势生理小种常发生变化,在碰到气候特别有利情況下,会造成稻瘟病大流行[5]。

1.1.2 纹枯病 由于2010年以来,大丰区秸秆全量还田,导致每年大田菌源极其充足,种田大户为提高产量,用种量增多及大量增施化肥,导致纹枯病发生呈加重发生趋势。如不适期防治,会造成茎秆腐烂、不能抽穗、形成枯白穗,致使水稻减产。一般从水稻分蘖末期开始发生,拔节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危害高峰,到蜡熟期趋于稳定 [6]。

1.1.3 稻纵卷叶螟 由于迁入量大,水稻品种多且杂,容易形成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发生及繁殖的食料条件,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防治期如遇到降雨等天气,防治效果受到严重影响,这些田块会出现大量卷叶、白叶[7]

1.1.4 稻飞虱 本地虫源主要为灰飞虱,传播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迁飞性害虫以白背飞虱及褐飞虱为主;近几年由于加强虫源地防控,迁入量小,在正常防治情况下,一般不会形成大的危害[8]。

1.2 小麦

1.2.1 主要病虫害 大丰区对小麦产量及品质危害最大的是“三病两虫”,即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局部地区或有的年份的发生蚜虫、粘虫危害。

1.2.2 赤霉病发生特点及原因 大丰区间发性病害如赤霉病近年来成为常发性病害,其发生特点:一是流行频率增加,发生区域北扩;二是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三是显症期早,穗腐、颈腐、秆腐并发;四是区域间、品种间发生危害差异性大。目前种植的小麦品种无高抗赤霉病的品种,但品种之间发病程度仍有较大的差异,总体上是春性品种轻于半冬性品种。

小麦赤霉病致灾原因主要有:一是菌源充足,具备了病害流行的菌源要求;二是气候适宜,满足了病害流行的环境条件;三是栽培方式变化,促进了致病菌源的形成积累;四是品种感病,加重了病害的流行和危害程度[9-10]。

2 稻麦农药控减技术

2.1 选用耐病性品种

2.1.1 小麦 优先选用宁麦13、扬麦13、扬麦20、扬麦22、苏麦188、苏科麦1号、扬辐麦4号、镇麦6号等耐病性较好的品种,减少化学防治;慎重种植赤霉病流行风险大的烟农系列、矮抗58、华麦1号、郑麦9023等高感品种。

2.1.2 水稻 优选皖垦津清、泗稻785、淮稻5号、连粳7号、盐稻11、盐稻15、金稻1302、淮稻18等较耐稻瘟病或生育期短的品种,以利避开抽穗扬花期不利天气的影响。

2.2 应用杀虫灯、性诱剂、香根草诱杀害虫 在稻田四周种植香根草诱杀大螟、二化螟,能有效减轻害虫发生基数,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降低环境污染,保护天敌,还可提高稻麦质量。

2.3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和高效助剂

2.3.1 小麦 在白粉病早发年份,可结合兼治纹枯病,在3月底4月上旬选用40%环丙唑醇300mL/hm2、30%戊唑醇525g/hm2、40%腈菌唑225g/hm2、12.5%四氟醚唑600mL/hm2、50%醚菌酯150g/hm2进行化学防治。小麦穗期,以赤霉病为重点开展防控,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混用,达到1次施药防病、防虫、防早衰、保粒增重的目的。做到齐穗扬花1块,防治1块,隔5~7d再全面第2次用药。小麦齐穗扬花期间密切注意天气变化趋势,如果预报有连续的降雨天气,可抢在雨前齐穗期突击用第1次药,防止降雨错失防治适期;对高感赤霉病、生育期偏迟的品种或灌浆初期遇高温高湿有利赤霉病发病的天气,要及时施用第3次药。一般选择用25%咪鲜胺1080mL/hm2、80%戊唑醇337.5g/hm2、25%氰烯菌酯1500mL/hm2、45%戊唑·咪鲜胺750mL/hm2、48%氰烯·戊唑醇900mL/hm2等药剂,用足剂量,并科学轮换用药,不推荐使用已对其产生严重抗药性的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推广使用5%白醋或有机硅等增效剂,一般年份可减少用药量30%~50%,重发年份能提高防治效果。选用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开展统防统治,优先选择大型悬臂式喷雾机,其次选择机动弥雾机和电动喷雾器;弥雾机用水量300kg/hm2,电动喷雾器用水量450kg/hm2,以提高防病效果[11-12]。

2.3.2 水稻 播种前用17%杀螟·乙蒜素300倍液、20%氰烯·杀螟丹2000~3000倍浸种,预防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和苗期灰飞[13]。纹枯病较重发生年份,在水稻分蘖期、封行前用240g/L噻呋酰胺300mL/hm2或125g/l氟环唑750mL/hm2防治,加大用水量,提高预防效果。充分利用水稻分蘖期补偿作用强的特点,放宽四(2)代稻纵卷叶螟、五(2)代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防治指标,一般年份不进行防治,利用蜘蛛等天敌控虫。在水稻拔节期,对五(3)代稻纵卷叶螟选用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900mL/hm2,或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1500mL/hm2,或15%茚虫威225~300g/hm2进行防治;对六(3)代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选用25%呋虫胺300~375g/hm2或60%烯啶虫胺150g/hm2,禁用对蜘蛛等天敌杀伤力大的药剂,最大限度保护天敌。破口前5—7d,用20%井冈霉素750g/hm2或40%井·蜡芽1200~1500g/hm2或30%苯甲·丙环唑300mL/hm2或125g/L氟环唑750mL/hm2+200g/L氯虫苯甲酰胺150mL/hm2或40g/L茚虫威300g/hm2,防治稻曲病、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大螟。破口期,用75%三环唑450g/hm2 +25%噻虫嗪150g/hm2或25%呋虫胺300~375g/hm2或60%烯啶虫胺150g/hm2,防治穗颈瘟和褐飞虱[14]。

2.3.3 高效助剂 在病虫重发年份,可加入激健或有机硅助剂,以提高农药的防控效果;在病虫一般发生年份,加高效助剂,农药减量30%,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减少农药使用量。稻麦收获前30d不得使用有机磷农药,确保稻谷残留不超标。

2.4 推广新型植保机械 由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量出现,对高效植保机械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推广应用植保无人飞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喷药高压泵等现代新型植保药械,替代传统落后机械,减少农药流失,可提高农药利用率、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15]。

参考文献

[1]徐志英,蒋思霞.农药环境污染问题及可持续治理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994-1995.

[2]徐雍皋,徐敬友.农业植物病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5-139.

[3]华小梅,江希流.我国农药环境污染与危害的特点及控制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3):40-43.

[4]陈贤均,赵祖国.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农药遗传毒性研究进展[J].毒理学杂志,2010,24(4):324-327.

[5]张传清,周明国,邵振润等.稻瘟病菌对异稻瘟净、多菌灵和三环唑的敏感性检测及抗药性变异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04,18(5):455-460.

[6]郭道君.稻纹枯病菌的耐药生物学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7]林秀秀,金道超,陈祥胜. 稻纵卷叶螟抗药性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2,51(3):437-440.

[8]王彦华,王强,沈晋良,等. 褐飞虱抗药性研究现状[J]. 昆虫知识,2009,46(4):518-524.

[9]陈永明,林付根,赵阳,等.论江苏东部麦区赤霉病流行成因与监控对策[J].农学学报.2015.5(5):33-38.

[10]贲秀兰,赵海红,陆晓峰.小麦赤霉病适期用药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1(1):100-101.

[11]池仕运,彭宇,王荫长等.二化螟对杀虫剂抗药性的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05,31(6):3-6.

[12]李俊芳.小麦白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126.

[13]杨洪福,吉沐祥,姚克兵等.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抗性研究及治理[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6):94-96.

[14]田子华,吴佳文,朱先敏.江苏省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的做法与发展思路[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1):76-78.

[15]杨普云,赵中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1-8.

(責编:孙迎春)

猜你喜欢

小麦水稻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