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农业院校高职课程“植物造景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与组织研究

2019-12-27王荷黄顺余俊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23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设计

王荷 黄顺 余俊

摘 要:“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一门以应用和实践为主体的核心课程。针对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规律,依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花卉博览会和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等造园实践平台和真实工作环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高职院校“植物造景设计”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重新组织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是:以真实项目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结合学院及教师承担的实际任务和学生的培养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工作任务的设置具有连续性、覆盖性、梯度性和可迁移性。教学内容体现了区域性、职业性和专业技能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现了递进式项目教学的理念。以工作为导向,依托展园设计平台进行的教学内容优化设计,这对于高职园林类专业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工作过程;植物造景设计;教学设计;递进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3-0128-04

Design and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of "Plant Landscaping Design" in Agricultural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s Based on Work Process

Wang He et al.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Suzhou 215008,China)

Abstract:The “Plant Landscaping Design” course is a core course of garden technology major with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as the main body. In view of the law of vocational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relying on the gardening practice platform and real working environment of the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China Flower Exposition and China International Garden and Flower Exposition undertaken by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the teaching content of “Plant Landscaping Design”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reformed and reorganized guided by the work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eaching design are:guided by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real project,embodying the concept of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combining the actual tasks undertaken by the college and the teachers and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students to determin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Work task settings are continuous,coverage,gradient,and mobility. The teaching content reflects regional,professional and the focalization of professional skills. The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reflects the concept of progressive project teaching. Work-oriented,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based on the exhibition garden design platform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garden courses.

Key words:Work process;Plant landscaping design;Instructional design;Progressive teaching

“植物造景設计”是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农林类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优势课程,能够使学生具备甄别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的特有技能。“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教学涉及多学科的交叉,且直接对接就业岗位,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该课程教学多以理论讲授为主体,理论、原理和方法等内容和“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等课程存在一定的交叉。缺少实践教学技能特别是真实项目的训练,而多以经典案例讲解分析或实地参观后再进行绘图训练,或是部分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验,设置的实践项目不能与理论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不能与工作过程结合,学生学习过程被动,使课程教学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就业后仍需企业培训后上岗。本研究从工作过程出发,依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造园实践平台和真实工作环境,对“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和设计,探讨了以连续、递进项目为载体,以真实项目教学化的特色课程教学模式。

1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总体思路

“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1)通过行业调研、企业和从业人员座谈,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形式,明晰课程定位和作用;(2)优化课程所属专业课程标准,结合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目标确定课程教学目标;(3)依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造园实践平台和真实工作环境,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项目,设置学习性工作任务,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4)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明确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解到学习任务中进行教学组织;(5)教学采用和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生团队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分层次辅导,课程考核注重学生的工作过程考核。

2 课程定位和岗位对接

课程定位与岗位能力需求是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前提。植物是园林设计要素中唯一具有生命的要素,植物造景设计是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类型植物,以发挥植物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植物造景设计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现代园林设计已成为世界园林发展的新趋势。

园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生产、设计、施工和养护4类,对接的工作岗位对于植物造景相关的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其中园林行业细化运作催生的“植物造景设计师”等岗位直接与课程对接,且对大专层次毕业生有较大的需求量。因此,“植物造景设计”课程直接服务于风景园林师、植物造景师的植物景观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及施工阶段配合、设计变更等能力的培养,间接服务于项目经理、预算师、施工员、资料员等种植设计施工图、竣工图读图、绿化施工现场种植实施、方案优劣判断的能力。因此,课程以“园林树木”、“园林花卉”、“园林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江南园林植物艺术”和“园林规划设计”为前导课程。植物类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了植物景观设计的“零件”,制图类课程训练了学生设计成果的表现形式,艺术鉴赏类课程让学生理解了植物景观类型和文化内涵,而规划设计课程是植物景观设计的上层设计。后续开设的“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使学生具备了植物景观从设计、施工到养护多环节的能力。

3 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首批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丰富的种质资源和自主培育的植物品种,为“植物造景设计”课程实施提供了鲜活的植物素材。园林技术品牌专业依托 “世园会”、“花博会”、“绿博会”、“园博会”等高端造园平台,将展园设计、施工布展作为案例或典型教学项目融入教学,成为“植物造景设计”课程的突出特色,为课程实践提供了真实的场景,而国家资源库平台解决了线下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课程根据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课程总体目标是识材料、懂设计、会施工、能管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技能目標、知识目标的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动脑与动手,个体与团队的结合

3.1 技能目标 课程以园林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和需求为依据,确立了课程技能目标,技能目标与岗位工程过程能力要求紧密对接。具体技能目标的要求是能为相关单位植物景观设计种类选择与应用提供咨询建议,能独立或协作完成项目植物景观现状调查与分析,能独立或协作完成不同绿地类型植物景观设计,能用手绘和计算机辅助表达设计设计图纸,能协作完成植物景观设计方案汇报,能与甲方、监理方等相关单位沟通。通过技能目标的确定,学生课程学习针对性增强,多数学生从被动地学习植物造景设计的知识点提升为主动解决岗位实际问题,并运用于工作过程过程中。

3.2 知识目标 课程知识目标的确定紧扣技能目标和工程过程的需求,针对岗位职业能力设定了相应的知识目标,并且知识目标各有侧重。具体的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植物造景设计行业规范,熟悉园林植物的美学特性和美学法则,植物景观设计师的工作内容与方法,植物造景功能、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知识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会随着行业动态发展,进行“保鲜”更新,而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明确地将知识片段合理整合为植物造景设计理论方法,并在项目学习任务的工作过程中检验、补充、升级,实现了渐进式学习。

3.3 素质目标 课程结合企业对岗位员工管理的基本要求,确立了具体的素质目标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具有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善于听取意见,具备协调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吃苦耐劳,热爱本职工作。通过素质目标的确立,明确了课程对学生的素质培养重点,在确立目标后,学生可以完全理解课程素质目标教学环节,从而对职业岗位产生较好的认同感,配合教学更为积极主动,就业后对企业管理的适应性也更强。

4 教学内容的选取

4.1 选取思路 “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总体实施双线并行,即首先根据实际岗位工作流程,分析归纳任务,形成课程教学的行动领域。在此基础上对任务提炼整合,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形成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形成学习项目。通过直观操作、反复训练的工作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方案设计,构建学习情境,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学习情境岗位化、学习过程工作化、学习成果社会化。课程确定了以下4个项目为教学内容(表1)。

4.2 教学内容特点 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体现了专业与岗位职业技能针对性强,区域适应性强,递进、覆盖和可迁移性强的特点。

4.2.1 专业与岗位职业技能针对性强 教学项目涵盖了园林行业植物造景设计及施工的主要项目类型,即市政项目和地产项目,具有典型性。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角色转换,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和职业岗位,使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以设计单位的植物造景设计师、方案汇报者、方案投标人员的角色,建立学习小组,形成项目实施工作团队,团队负责人实行轮换,模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的角色。教师在学校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检查,教师转变为设计单位总工,项目甲方代表,项目监理方代表和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的多重角色,指导学生项目的实践。

4.2.2 区域适应性强 教学内容主要选取了江浙地区真实项目构建项目情境,考虑了学院所处区位,学生的主要来源和就业潜在区域,教学内容区域适应性强,也使学生有了现场调研,设计内容转化为施工实操的可能性。

4.2.3 递进、覆盖与可迁移性强 教学内容设计的4个项目包括1个入门项目,2个主导项目和1个机动特色项目。入门项目针对市政项目,教学和项目设计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掌握植物造景设计的含义和种植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完成项目设计。主导项目淮安市金湖县金湖后三河城市休闲带——七彩河道植物景观规划,作为市政项目类公园绿地项目的教学内容,侧重于训练学生植物景观概念规划阶段的设计能力和图纸表达能力。苏州绿意江南小区植物景观方案设计为地产项目的教学内容,在重复概念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和方案深化设计能力。机动特色项目根据教学学期的具体展园设计任务设置。教学内容从简单、容易到复杂、系统,难度逐级递进,技能悬链不重复的是项目内容,重复的是工作过程的技能步骤。选取的项目涵盖了行业主要的项目类型,覆盖性较强。学生在项目中学习到了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能,在不同项目中均可迁移、灵活应用,教学内容可迁移性强。

5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内容组织

自2009年以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承担了国内外多个展园的设计与施工工作,“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教师承担了其中植物景观的专项设计任务,课程教学中以这些真实展园项目为载体,作为教学机动特色项目,以项目具体的真实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了教学内容。2015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受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的委托,承担了土耳其安塔利亚2016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华园的设计、施工与养护任务。因此,2015年“植物造景设计”课程的机动教学项目为“中国华园植物景观方案及施工图设计与实施”,以此项目为例剖析课程工作过程导学的教学内容组织方法。

5.1 教学目标契合项目实施技能要求 中国华园作为世界园艺博览会代表国家的展园,在展示中国特色园林和高超园艺水平的同时要为国家赢得荣誉,“植物造景设计”课程师生需要共同完成项目植物造景设计任务,项目教学目标设定契合项目实施技能要求,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具备能够独立完成植物景观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能力,教学难点是方案如何体现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特点和应用其具有特点的种植设计形式。

5.2 教学流程组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递进深入 项目教学流程采用教师引导、实施6步法,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设计和学生主体的技能操作训练。教学过程以工作为导向,即岗位设置,发布任务,现场分析、资料收集与案例调研,方案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项目设计方案投标与评审和校园“预施工”。

5.2.1 岗位设置 教學组织设置若干个中国华园植物景观设计团队,4名同学组成1个设计团队,团队中设置不同岗位类型、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和“职位薪水”,“职位薪水”指对项目成果进行考核时,不同岗位分值权重有差异。设置岗位类型包括团队负责人,电脑图纸绘制,手绘和意向图收集,方案与文本后期制作。学生需“应聘”岗位,并各司其职,每个设计团队按时间进度团队协作完成任务。

5.2.2 发布任务 教学内容组织中将项目工作过程分解为8个工作任务,包括7个基础工作任务和1个进阶工作任务。通过基本工作任务的教学完整、真实地训练了学生植物景观设计的工作流程,使学生掌握了植物景观设计的必备技能和知识。具体任务设置见表2。

5.2.3 现状分析、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是训练的重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文献查找、整理项目现场资料,以教师知识答疑,小组讨论和师生讨论的方式完成场地现状分析报告。

5.2.4 案例调研 教学组织中利用学校的地域优势,引导学生完成古典园林案例的选择、资料查找和实地调研实测的学习任务,并迁移应用于教学项目。对于植物景观的季节性问题和部分项目的远距离问题利用教学资源库平台补充案例信息。

5.2.5 方案与施工图设计 方案设计与施工图设计是工作过程和教学内容的重点,借助课堂、教学微信群、案例资源库和微课等多途径解决辅助完成任务,以学生设计团队为主体开展初步方案和扩初方案设计,并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软件的综合应用表达设计内容,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施工图规范完成施工图绘制。中标学生设计团队的施工图将直接应用于中国华园施工。

5.2.6 方案投标与评审 教学内容基本完成,组织方案投标评审会,邀请课程团队教师、企业合作导师、中华华园设计团队教师作为评审,学生进行项目投标汇报,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表达、应变和思考能力。

5.2.7 现场施工 2016年,设计中标学生设计团队和课程老师到项目现场指导和参与了施工,并拍摄了视频和照片和全体学生分享,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同时,对于设计方案中的花境部分,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园开展了种植“预实验”,既确保了“中国华园”的施工效果,又使全体学生参与到了施工环节。

6 结论

“植物造景设计”课程针对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重新组织设计,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紧密对接,教学内容具有专业与岗位职业技能针对性强、区域适应性强和递进、覆盖与可迁移性强的特点,教学内容组织也体现了递进深入的教学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优化设计,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实现了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

参考文献

[1]廖小平. 林业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8(3):1-5,92.

[2]徐锋.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8):16-18

[3]张健.高职课程整合视阈:课程项目化与项目课程化[J].职业教育研究,2011(32):5-8.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MOOC的激励性原则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