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专业为导向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教学探究

2019-12-27陈书强

成才之路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专业能力中职语文语文教学

陈书强

摘 要:中职语文教学,既是“语文”的,又是“专业”的,或者说是“职业”的。当前中职校园条件下以专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策略有:依据专业需求,拟定教学目标;借用专业技能,引导文章理解;创设职场情境,迁移语文知识;遵行专业导向,拓展教学资源。

关键词:中职语文;专业导向;语文教学;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5-0044-0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职语文课程“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即要求中职语文在确保语文本质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其职业性。不同专业的学生,其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对语文课程的期待是不一样的。那么,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以专业为导向,组织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文课教学呢?笔者在针对一年级学前教育专业,施教高教版语文课程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时,就此进行如下探究。

一、依据专业需求,拟定教学目标

对于同一篇文章,面对不同专业的教育对象,中职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选取、开发出不同的教学内容,拟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就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其培养的是能够在幼儿园及相关机构从事保育、教育和管理等工作,并在专业上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达成这一目标,在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时,笔者选取与学前教育专业有关的教学内容,拟定如下三维目标。知识目标:借助简笔画技能,引导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对比句子的表达作用。能力目标:利用与文章协调的音乐,处理感情重音,控制情绪,诵读出对比句子所抒发的感情;学会在幼儿教育场景中运用对比句子。情感目标:探究文中对比句子所表达的“最美”内涵,培养学生朴素的人格、高尚的幸福观。

这样的课文教学目标,既未脱离语文内核,让课堂语文味十足,又紧紧围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落实了阅读训练、朗读训练和对比知识学习等语文学练任务,又充满学前教育专业元素,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兴趣、有专业针对性,可谓一举两得。依据学生专业成长需求,拟定专业元素浓厚的语文教学目标,是遵循以专业为导向,组织妙趣横生、卓有成效的语文课教学的第一步。

二、借用专业技能,引导文章理解

在各级评价考核政策、本身知识基础、未来就业方向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当前中职生普遍重专业学习、轻公共基础课学习,重操作技能训练、轻文化知识学习。再加上受视听媒体尤其是智能手机在大众生活中普及的影响,很多学生都不爱纸质阅读,甚至反感文字阅读。这导致他们课文阅读兴趣索然,文字理解能力低下。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绘画、唱歌、讲故事等专业技能,大多是喜欢的,甚至是擅长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文章教学环节中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借专业技能之桨,划文章教学之船,在课堂中融入学生的专业因子,让阅读课堂教学任务顺利高效完成。

例如,《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笔者利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喜欢画蜡笔简笔画、擅长画蜡笔简笔画这一特点,在“自主默读,找重点”步骤中,设计了“绘画辅读,明印象”这一环节。在自主默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文中所描写的景物,用蜡笔画到画纸上。要求:所画景物的种类和具体特征等,符合课文相关句子;画完拍照上传至学习平台,小组讨论评选出最符合课文内容的画作。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们为了构图,会先把作者所描写的主要景物从文中筛选出来,并且为确保自己所画的景物符合文中描写,会回看一遍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够逐步深入、细化,顺利达成感知课文内容的课堂教学阶段目标。再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比较敏感,把握得比较准确。教师不妨让学生自由选择与《世间最美的坟墓》这篇文章感情基调相协调的诵读背景音乐,这样学生诵读起来就更容易入情入境。另外,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会模拟很多角色讲故事的技巧,笔者要求学生变换角色,尝试使用不同的口吻,诵读课文中重要的句子和段落。在诵读中,学生把语气、语速和情绪等都处理得很好。

總之,让学生的专业技能为语文学习服务,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展示的平台,是语文职业教育的一个特点,也是让中职语文课堂增质提效的一种重要策略。

三、创设职场情境,迁移语文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要按照教学内容,依据文本,运用相关语文知识,利用或设置职场情境,加强语文实践,促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中职课堂的职业性,很多时候就体现在课堂教学情境的职场化上。语文教学情境的职场化,能让语文学习更贴近工作实际,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最广泛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创设职场化的教学情境,迁移语文知识,让学生在运用中进行理解和巩固呢?

一是职场角色模拟。在课堂上,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创设这个知识在学生未来职场上的运用情境,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在这一模拟情境中,学生设想自己就是职场中的某个角色,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应对工作中的问题。如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时,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所用对比句子、对比的效果,并学习对比的各种类型和运用方法之后,笔者提问:班里的小朋友佳佳按老师的要求,带回班里一个手工制作的时钟。假设你是她的老师,你会怎样在全班小朋友面前使用对比句子夸奖赞扬她?再如,教学完《世间最美的坟墓》全文后,笔者提问:假如你是一位幼儿园教师,你如何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口吻,向幼儿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和他的坟墓?如果列夫·托尔斯泰跨越时空,来到小朋友中间,作为列夫·托尔斯泰扮演者的你,会如何回答小朋友们的各种提问?二是职场场景创设。这种创设可以是实物创设,如把一些道具,如手工制作的时钟、托尔斯泰的著作、托尔斯泰坟墓的图片等带入课堂;把课堂内的桌椅摆放成幼儿园班级的样子,让学生扮成幼儿园师生的样子。还可以是虚拟场景创设,如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参观托尔斯泰坟墓的实景视频或幼儿园课堂活动的画面;教室里播放幼儿园背景音乐,点缀一些饰物营造气氛。

这样的职场教学情境,形式别开生面,内容令人耳目一新,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职场工作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四、遵行专业导向,拓展教学资源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相机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职业素养。”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他们的职业素养是各有侧重的。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表达,需要较高的文学修养,需要注重名利观、人生价值观、幸福观的正解引导。所以,面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理解托尔斯泰的幸福观和名利观,领悟坟墓的“最美”内涵之后,让学生拓展联想视听媒体上的“最美人民教师”事迹材料,让学生课后延伸思考“教师应当追求怎样的幸福,应当以拥有何种‘美为荣”,并以《教师当追求____》为题撰写一篇心得,让学生仿照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填写一篇《陋墓铭》,并配上曲子演唱上传。

综上所述,以专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其内容选取会有明确的方向,其策略运用会有灵活的思路。以专业为导向,能够更迅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扎实地推进学生语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携手成长。中职语文教师要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落实服务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未来就业的宗旨和理念,从学生所学专业中汲取教学策略的设计灵感,让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忠港.认知与审美:阅读教学的两种取向——以《世间最美的坟墓》为例[J].语文学习,2010(02).

[2]王立颖,滕传姮.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有效结合的实践与探索——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职业,2019(06).

[3]蔡雪梅.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4]李元凤.让心灵感悟“最美”的力量——以《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为例[J].现代语文,2013(06).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中职语文语文教学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