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2019-12-27季思
季思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对于坚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那么,对于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这次全会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是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更多确定性。当前,国际形势加速深刻演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全球发展面临“四大赤字”的严峻挑战,人类社会面临“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向何处去”,期待中国发展的确定性能够抵消当今世界的不确定性。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并作出工作部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更加坚实有力的保障,也向世界发出更加清晰明确的信号:一个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完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可期的中国,一个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中国,必将进一步成为国际局势的稳定器和世界发展的动力源。
二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展现了通往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实现现代化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在世界上较早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习惯于站在现代制度文明的“制高点”,充当“教师爷”。照搬西方理念、思想和制度模式一度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不二选择,其结果却往往是制度上的水土不服、治理上的无所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日益成熟和完善,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理现代化方案,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道路的话语垄断,破除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迷思,对于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是对现代制度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
三是为世界社会主义开辟了更为光明的前景。科学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理论、运动和制度的有机统一,不搞制度建设、理论脱离实践、运动失去目的,社会主义就只能沦为空想。苏东剧变后,“苏联模式”的局限性使世界上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讳言社会主义作为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只将其視为一种抽象的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表明社会主义不仅能够跨越“卡夫丁峡谷”,在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也能够逐步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治理效能。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概括的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再一次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对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无疑是一个巨大鼓舞,必将激励世界上更多人为探索建设更好的社会制度而努力奋斗。
四是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中国智慧。“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形成了一整套辩证统一、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智慧。比如,始终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既牢牢坚持重大制度和原则,保持稳定性和延续性,又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增强发展性和创新性;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包容相统一,既植根中国大地,又展现开放胸襟,吸收“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始终坚持局部与整体相统一,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这一系列方法论既是对中国制度建设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升华,也是对全球范围内制度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深思,对于各国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制度建设之道、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进一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比较优势,为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
(责任编辑:邓长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