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综述《诗经》研究的发展
2019-12-27韩晓
韩 晓
一、两部目录学专著中关于《诗经》研究的差异
《诗经》在先秦时期被称作“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著作,开始被称作“诗经”。《说文解字》记载:“经:织也。从糸巠声。”即经是指织布机上的纵线,与纬相对。《诗经》归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经部,但在《汉书艺文志》当中归于六艺略,没有使用经部这一划分。《汉书艺文志》记载:“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辑。”[1]班固依据《七略》的划分编写《汉书艺文志》,将“诗”归于六艺略,与其他儒家经典著作合在一起,也间接体现出了儒学在当时的地位以及对儒家经典的重视。我国古代,儒家思想长期作为正统思想,对目录学专著的编写会产生一定影响,如在编写过程中将儒家经典置于首位,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即可看出强烈的尊崇儒学的倾向。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诗》有四家,毛氏独传,唐以前无异论,宋以后则众说争矣。”[2]从中可以看出,较《汉书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记载有所变化。《汉书艺文志》记载:“凡诗六家,四百一十六卷。”(汉书艺文志所指六家,除齐、鲁、韩、毛四家外,另有后氏、孙氏,在艺文志中有《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齐后氏传》三十九卷、《齐孙氏传》二十八卷。将后氏,孙氏归于齐诗)并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内容上较《汉书》更为宏大丰富,对每一部书的介绍要更为详细,除涉及版本、作者、藏于何处、内容的基本方面外,对于本书的文字、篇章、版本进行详细考据,并说明缘由。从诗类小序来看,清代学者更加重视对于文学理论以及各学派文学思想的批评及考证,这应当与清代学风有关。在序中提及的关于诗经研究之汉宋之争,对于后人了解诗经的发展演变也极具价值。
二、基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综述《诗经》研究的发展
《诗经》研究在汉代、宋代、清代等时期内可谓是发展繁荣,出现了众多研究《诗经》的学者与著作。汉代如班固、刘向、郑玄等大家,亦有齐、鲁、韩三家诗与毛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诗类”部分著录汉代《诗经》研究著作两部(《诗序》《毛诗正义》)和附录一部(《韩诗外传》)。宋代研究诗经的学者如朱熹、苏辙、欧阳修等,进一步推动了诗经研究的发展。如宋欧阳修撰《毛诗本义》十六卷、苏辙撰《诗集传》二十卷、蔡卞撰《毛诗名物解》二十卷,其他诸如《毛诗集解》《诗补传》等研究著作,对于诗经的研究发展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宋代文人具备一种自由研究、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他们敢于质疑汉儒对于诗经研究中的存疑之处,同古人辨析,提出自己的见解,虽然有些结论正误有待考证,但这种做法明显会促进文化的发展以及作品研究的进步。经部“诗类”收录宋人著作18部,存目5部,数量较多,可见宋人对于《诗经》研究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收录清代文人学者研究《诗经》的著作22部,存目35部。在诗类小序中,诗经研究自宋代起众说纷纭,有攻汉学者,亦有伸汉学者。清代亦是如此,思想上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就经部诗类部分而言,可以感受到浓烈的尊崇儒学的思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为官方编纂的目录学著作,其思想必定是要受到主流思想文化影响的,儒家文化自古长期在思想上占据统治地位,在编订的过程中,严肃认真地对待儒家经典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具体来讲就是要有条理,依次编排,并且致力于能考证出每一本书的出处以及流传的过程,同时评析历代文学理论思想。经部总序中提及“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3],即对于经中给出的明确的定义,既是公理,那么一定是为人所认可的。诗属于经部,诗类著作也是关于义理之作,从源流去考查每部著作,有利于了解诗经的传承与发展,以古鉴之,强调维护经学的正统思想,有浓烈的尊崇儒学的倾向。
《诗经》研究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搜集整理汇编成册,对《诗经》形成和流传过程、历代研究《诗经》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思想进行辨析,其学术性、思想性浓烈,也彰显出清代学者包容以及严谨的学术态度、氛围。汉代学者多为《诗经》注疏,解释义理,宋代学者有一种创新的意识,有批判汉儒者,也有继承汉儒研究创新思想者,清代学者则以一种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对几千年来《诗经》研究作出总结与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诗类”部分的整理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诗经》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也能了解到各部著作作者在整理编排史籍的过程中关注的视角。《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写汉代至清间《诗经》的发展状况,受“经世致用”“汉学”等思想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思潮对于文学著作的影响,研究《诗经》的才人辈出,相关理论知识也不断丰富,给后人研究《诗经》留下了大量的著作及材料,极具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