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庄子的心灵哲学思想及其影响

2019-12-27高晓霞

文化产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颜回隐士

◎高晓霞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庄子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发生、百姓生活异常艰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庄子选择了隐居避世,选择了追求心灵的自由,并在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里探求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真理。庄子的心灵哲学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隐士”具有很大的影响,也对传统文学艺术特别是古典诗歌有很大的影响。

一、庄子心灵哲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探究庄子心灵哲学思想形成的背景,可以从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两个方面来分析。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政局动荡不安,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发生,到处是兵荒马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秩序混乱。庄子只是做过很短时间的漆园吏,就是管理漆树园的小官吏。他的名声很好。

后来,楚威王听说庄子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贤能人才,便以厚礼请他到楚国做相国。庄子委婉地回绝了,他选择隐居避世,潜心著书,摆脱来自外部的束缚,使心灵得到慰藉,达到一种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冯友兰先生认为:“他是一个没落奴隶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隐士。”[1]在政局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庄子选择了隐居避世,追求自由的生活,追求心灵的淡泊宁静。这是庄子鲜明的政治立场,同时也以他自己的态度表达对了当时社会现实的极度不满。

再谈谈庄子的心灵哲学形成的思想背景。庄子处在思想文化和学术发展非常活跃的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名家,各家的学术思想蓬勃发展。正如郑万耕所言:“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2]战国时期哲学有了很大发展,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庄子在道家学派中具有开创性地历史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的思想,将“道”的研究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发展到更高的境界。

庄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心灵自由”的人生境界,将道家的哲学思想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通过摆脱肉体和精神的束缚,追求精神和心灵的自由,以此来消除现实生活中的忧虑。庄子提出的“心灵哲学”思想意义深刻,富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二、庄子心灵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面对社会现实和动荡的政治局面,庄子不想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束缚,他选择了隐居避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心灵上的自由。可以将庄子心灵哲学思想的内容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逍遥自由和心斋坐忘。

(一)逍遥自由

“逍遥”的含义是不受约束与束缚、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夏国强在《庄子》中写道:“‘逍遥’也作‘逍摇’,在外表上,呈现出一种悠然自得、安适自在的状态;在精神中,是一种同化自然,与之消亡长息的态度。”[3]从中可见,庄子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自由的人生理想。

庄子关于“逍遥自由”思想的描写如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4]庄子描写“鲲”之大及其变化为“鹏”之奋飞,其根本目的并不是描写自然界的动物,而是通过描写动物自由自在的飞翔,折射出人追求自由的想法,这才是庄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庄子幻想自己的心灵自由翱翔于无限广大且一尘不染思维精神世界里,表达了他对污浊不堪、是非混乱的现实世界的厌倦。在这样的神游中,庄子得到了莫大的愉快,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精神超越,进入了“与道为一”“与天地万物为一”的境界。[5]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庄子的思想内涵:他厌倦了战国时代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希望在“逍遥自由”的境界中获得无尽的快乐与愉快,超越现实的世界,追求一种自由的、理性的生活。

庄子描写了“逍遥自由”的思想,写下了“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6]庄子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去把握自然界的变化,从而遨游于无穷无尽的世界。“至人”能够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神人”能够将精神世界完全超脱于物外,心中没有功名和事业;“圣人”的思想修养臻于圣明境界,从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在庄子那里,同世俗之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至人”“神人”“圣人”“真人”,他们实现了对世俗人生的精神超越,是庄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讲获得精神自由、实现理想人格的条件和途径[7]。庄子主张彻底摆脱外界对自己肉体以至精神的限制和束缚,不受外界功名利禄的约束,超越一切世俗的观念,淡泊名利,保持一种宁静淡然的心境。他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从而达到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二)心斋坐忘

“心斋”的含义是摒弃内心的杂念与欲望,保持内心的澄净,恢复自己内心的宁静。郑万耕先生认为:“庄子提出的‘心斋’的方法,用祭祀时的斋戒来比喻‘得道’前的特定精神状态。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一个‘虚’字,即排除任何感觉、嗜好、情感和思虑,停止任何感官和思维活动,使心灵超然物外,保持绝对的虚静、安宁、凝聚与和谐。”[8]可见做到内心的安宁与和谐,使心灵超脱现实的事物,便是“心斋”。

《庄子·人间世》中关于“心斋”的描述如下: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9]

在这里,庄子通过颜回和孔子的对话,详细地阐释“心斋”这一思想理念。精神上的“心斋”,是保持专心致志、没有杂念;要用心去听,切身的感受生命与自然的发展变化。夏国强先生指出:“以‘心斋’来处世,即虚己来看待外物,具有包容万物的精神,达到‘忘我’的境界,才可以不为名利所迷障。”可见,“心斋”是消除内心的思虑和欲望,内心没有一丝杂念,不受名利和权利的诱惑,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精神上超脱世俗,得到真正的心灵自由。

“坐忘”的含义是彻底地忘掉一切。冯友兰先生写道:“《大宗师》篇讲‘坐忘’的方法。它讲到关于颜回的一个故事。颜回先忘了仁义,后来又忘了礼乐,最后达到‘坐忘’。”“坐忘”就是忘记一切,心如死灰,保存自我的本真。

关于“坐忘”,《庄子·大宗师》篇这样写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就是说我们要摆脱形体对心灵的束缚,排除不良嗜好和内心的贪欲,无牵无挂,无羁无绊,忘掉周围的一切,洗涤自己的心灵,从而达到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三、庄子心灵哲学思想的影响

庄子的心灵哲学思想,是对老子“道”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庄子是中国古代最早提出心灵哲学的学者,也是最早提出追求精神自由并进行详细阐述的思想家,对人生理想、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的思想是对战国时代“隐士”思想的总结,为战国时代的“隐士”们提供了一种以委婉的方法批判社会现实的途径,是对“隐士”们心灵上的一种安慰,体现了强烈的个人意识,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也对传统文学艺术特别是古典诗歌有很大的影响。

庄子思想作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产物,必然有其思维角度的时代局限,也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庄子的心灵哲学思想含有一定的幻想成分,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实际上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的现实生活。经过漫长的传承和发展,庄子心灵哲学思想中一些积极的思想内容被历史传承下来。

如今,我们要用批判的、理性的态度来理解庄子的心灵哲学思想。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纷繁变化的社会中,在面对名利、面对各种外来诱惑的时候,我们如何能够淡泊名利、拒绝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如何增强自身道德修养、保持内心的一种安然自在的心境,不妨潜心读读《庄子》、体验先哲的智慧。

四、结语

综本文所述,庄子的心灵哲学思想是对道家学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战国时代哲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庄子的心灵哲学思想,是庄子在当时社会生活苦恼中解脱自己的一种方法。追求“逍遥自由”,保持精神上和心灵上的绝对自由;庄子通过“心斋坐忘”,摒弃一切,忘记一切,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是他在悲观失望中提出来的安慰自己心灵的一种思想。庄子的心灵哲学思想对当时的“隐士”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使人有一种精神寄托。

我们应对庄子的心灵哲学思想有着清醒的认识,用心体会这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从中汲取正能量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颜回隐士
伟大建党精神蕴涵的哲学思想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铸造民族精神的哲学*——陶德麟哲学思想初探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颜回偷食
从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隐士哲学”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随波逐流还是齐物逍遥:隐士文学的批判性阅读——以对渔父形象的讨论为例
颜回之乐
三八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