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题与文化融合

2019-12-27朱霄霞

文化产业 2019年15期
关键词:园林规划景观规划园林景观

◎朱霄霞

(泰安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处 山东 泰安 271000)

园林绿化规划是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是主题和文化,而主题文化的探索是园林景观规划建设的灵魂。当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已经使城市建设环境的规划设计中心从经济实用变为舒适的精神体验。因此,在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全程中,有必要科学合理地处理主题和文化的关系,使景观规划中主题和文化的相融合。在此基础上,景观规划才能更好地适应需求,也可以更好地体现园林绿化的功能和价值,达到理想的规划设计效果。

一、园林景观设计概念

园林绿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文化观念,反映着意识形态上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历史文化形式。在表达风景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深厚的人文价值。园林景观通常是硬质景观,例如石路、墙体和围栏,其他景观则是软质的景观,例如水文、阳光、树木和天空。园林景观具有自然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具备色彩、光线、形状等要素,有一定的空间形态且相对独立,可以与当地背景分开;社会属性包括改善社会环境和文化内涵等,且会通过文化含义引发人们的心理反应,如联想和情感共鸣等。

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主题与文化

(一)主题

景观规划设计不但要展现园林本身的特征,而且要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创造一个反映景观独创性并具有特殊寓意的主题。例如,北京皇家花园等园林景观主题具有丰富的艺术观念及和谐的氛围,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无限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1]。

(二)文化

就中国的景观规划而言,传统文化元素被广泛用于景观规划,其中道家元素的应用尤其广泛。道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各种园林景观规划中有着充分的表现。另外,景观规划的文化元素可以包括人物,如武侯祠、杜甫草堂等著名景点;还有自然环境,如张家界奇山、苏州的自然风光。园林设计将不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将中外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景观色彩。

(三)主题与文化相融合的内涵

园林景观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要满足美化环境的物质要求,还要反映当地的精神文化,并将物质和精神文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园林景观旨在衬托环境、营造氛围并享受游览的目的。主题和文化相融合是景观规划的灵魂。设计师为园林场景赋予了一定的精神及情感寄托,这不仅满足了园林自身的功能需求,也承担着表达文化的责任[2]。

三、园林规划中主题和文化上存在的问题

(一)主题比较杂乱

为了在景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确保更独特的景观效果,有时会将各种不同的元素结合。这类多主题的嵌套式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仅破坏了整体的美感,而且使园林看起来更加混乱,因此无法吸引游客探索园林的主题和文化,这不利于园林的景观规划设计[3]。

(二)园林规划设计中对主题与文化的忽视

在景观规划中,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在生态美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的精神文化。但目前一些城市在景观设计中侧重于西式休闲草坪,设有绿化带遮阴的树木和相关的建筑,却没有设置座位;一些城市为了改善车辆的通行量,有意减少道路绿化带的横向面积;在一些城市公园中,忽略了精神文明的体现,对景观规划产生了负面影响[4]。

(三)主题不能与当地文化、环境有效结合

不同的局部景观具有不同的现场条件和需要实现的功能,因此花园的每个局部区域都应具有独特的外部环境特征和特定的布局模式。但从目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情况来看,有些地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只是一味地寻求创新,而忽视了景观规划的主题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统一、相辅相成,没有完全反映出园林环境的性质和功能优势,使得景观中的核心主题和文化意义消亡,最终影响景观设计的成效,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四、主题和文化相融合的方法与措施

(一)在园林规划前,设计主题要明确

在园林规划前,设计者要明确园林整体的主题。如欲设计中国风主题园林,园中所有元素都要带有中国风的元素,例如雕花屏风、古风牌匾、中国结的象形元素,不可随意添加其他不相关或差异较大的元素,使得整体效果受到影响。

(二)结合园林的文化主题

城市园林原始基础建筑的风格决定了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风格,因此必须在花园景观设计过程中规划和设计原始建筑风格。首先,在选择园林主题(例如体现“中国风主题”的花园)相关建筑景观之前,所选择的园林景观设施可以是中国古典风的雕塑或者带有古风元素的门墙。其次,园林景观的主旨是反映美学和艺术氛围并彰显精神文明。但在选择植物景观时,所选植物必须适合该地区的生长条件。例如西北部植物要求必须具有抗寒抗旱性;在重庆可以将不同颜色的花朵或者树木拼凑在一起构成火锅或是京剧脸谱的外观,或者将大灌木修剪成熊猫外形。如此便可将主题与当地文化充分融合在一起,彰显出当地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

(三)因地制宜,随势而生

要解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主题文化和环境情况不一致的问题,其方法是以突出当地特色为主,根据自然情况和园林景观来调整主题与文化。例如,城市广场是为市区居民社会生活需求建造的,有旅行、商务、休闲和文化等各种功能,并且是表达城市面貌和精神文明的窗口。在规划设计时需提倡继承和开拓的原则,也就是说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尊重传统并进行开拓创新。

因地制宜,更要在当地文化的基础上随势而生。在我国北部地区呼伦贝尔市规划设计园林,我们可以在景观建筑上融入草原的元素,如草原骑士雕塑、蒙古包遮阴亭、放羊娃娃雕塑等,充分展现当地文化特色,做到主题与文化相互交融。

五、结语

在现代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主题和文化已成为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主题与文化的融合对设计质量和整体观赏性有很大影响。园林景观设计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透彻地了解与主题和文化有关的知识,并正确运用主题和文化的关系去执行景观设计,以使景观设计能够体现出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园林规划景观规划园林景观
3S技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景观规划中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设计与应用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
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分析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