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也照亮世界

2019-12-27多令

莫愁 2019年35期
关键词:惠特曼爱默生曙光

文多令

人难道不是向世界借取光芒的吗?关于这个问题,龚曙光的散文集《满世界》是一个答案:人可以获得和世界对等的地位,既无需匍匐于历史,也无需仰望未来,可以做到和世界交换光芒,直到彼此都获得新生。

龚曙光对《满世界》的期待是:能让人们看到一个个体认知的世界,而非公众认知的世界。关于个体认知这一点,歌德、惠特曼、爱默生等文化启蒙者曾反复强调,直到今天仍未过时。爱默生说个体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文化和历史变成个人的丰富体验,而想达到这一目标,前提是我们和世界彼此敬重。

个体对于世界的敬重,不仅仅是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去敬重,更充满着对构成这个世界无数个体的敬重。世界对于个体的敬重,是允许人人都有权对它发言,将这发言视为一份馈赠。

如果我们细细辨析《满世界》,不难发现作者异常审慎地面对集体结论,异常尊重和维护个体活动。因为他自身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个体,他在集体思考之外拓展着个体的认知。他并不孤单,实际上,文化的演化里还有无数同他一样的个体。

如果我们能认清这种个体观的话,我们不但能理解作者对于几十个城市所做的描述,在他看来,城市就是人类最庞大、最复杂,也是最精巧的艺术品和文化集成;也能理解他对个体的礼赞为何如此热烈而深刻,因为文明充满着个体的创造,飞翔着个体的灵魂之翼。

惠特曼说:“在一切人身上我看出了自己,没有一个人比我多一颗或者少一颗麦粒。”现在很少人能像惠特曼这样,眯着眼睛裸身躺在草地上,咀嚼着草叶苦涩的汁水,承受着太阳的热力,和太阳交换灵魂……他是世界的个性,而世界也是他的个性。这种交互的塑造,却日益成了稀缺之物。

在这个共享文明成果的时代,我们被数据化、套路化指引去多数人所在的方向,相聚于街头咖啡馆和泡沫海滩。每个人所得到的文化信息大致相同,我们获得集体的狂欢如此之多,个人的密藏又是如此之少。所以,敬重自己吧,你可以和世界交互塑造。

且用康德的这句话来为《满世界》中关于个体的真理,做一个彻底的解答:“在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面前,我们会本能感觉到无能为力——但我们同时也能判断出自身的独立和优越性,大自然既无法否定我们,也无法使我们如临深渊。尽管我们屈服于它的威力,但我们仍能保留尊严。”

猜你喜欢

惠特曼爱默生曙光
个人、历史与政治意识:里奇对惠特曼诗学观的继承与拓展
微言大义
由《美国学者》看爱默生的教育思想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杨曙光作品
曙光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王路平:以曙光之名
360岁
惠特曼与尸体“标本”保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