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些“正经人”竟然都成了“带毒工具”

2019-12-26应琛

新民周刊 2019年47期
关键词:上海海关关员可卡因

应琛

随着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从亚的斯亚贝巴起飞的航班抵达浦东国际机场,7月底,上海海关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缴获含有疑似可卡因成分的棉服外套4件。

整个7月,上海海关先后查获3起旅检渠道走私毒品案。记者从上海海关了解到,6月7日,上海海关缉私局成功侦办今年以来旅检渠道首起走私毒品案,在1名尼日利亚籍犯罪嫌疑人穿着的拖鞋鞋底中查获可卡因607.95克。7月以来,该局深入分析该案的查获经过,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航线、重点旅客的排摸,并对毒品的可能藏匿方式及入境后续方向等进行研判,又在10天之内成功查获3起毒品走私案件。

上海海关在入境外籍旅客冬季衣服中发现白色粉末状毒品。

迷惑性强,他们打扮得光鲜亮丽

7月31日下午4时,浦东机场海关旅检部门工作人员神情严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布控。当天,通过“高风险旅客筛选法”,海关关员锁定了1名叫ANDREI SHYLAI的白俄罗斯籍男性旅客。据了解,该名犯罪嫌疑人搭乘的是从津巴布韦经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飞来浦东的ET684次航班。

在提取行李后,SHYLAI走的是无申报通道。海关关员对其携带的行李箱进行了仔细检查,但行李箱中除了衣物并无异样。海关关员又对空行李箱和衣物分别过X光机检查,也均呈现正常影像。

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一名关员突然想起前两天看到的一条毒情预警信息——澳门警方于近日查获的一起走私毒品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将可卡因混入衣服棉花内,并改装成秋冬衣物,以减低X光机对毒品的敏感度。事后,再将带有可卡因的棉花浸入液体中,以烘焙方式析出毒品。

于是,海关关员重新检查了SHYLAI的随身衣物,发现其中有四件冬衣外套。

“炎炎夏日,这人却带着过冬的棉服。”这一点引起了海关关员的怀疑。经破拆检查,在四件棉服内胆纤维中均抖落出微量白色粉末,而两层内胆纤维中则夹藏了一层塑料薄膜,中间成乳白色。

“看上去像是在液体状态下进行灌注。”海关关员随即对内胆取样进行毒品试剂快速检测,“结果呈毒品可卡因阳性反应”。

8月29日,毒品提取和鉴定工作完成,四件冬衣外套毛重5432克,其中白色毒品固体4包,净重2011.34克,经检测,4包均含有可卡因成分。

上海海关缉私部门于当日对该案立案侦查,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供述其于2019年7月初受一名叫“Pavel lokhovik”的男子指使,“对方让他带一点不好的东西”入境。该男子及其同伙以提供旅游费用及额外报酬为条件,要求嫌疑人从俄罗斯莫斯科出发,经多哈、约翰内斯堡飞抵津巴布韦,取得涉案行李箱后再经亚的斯亚贝巴飞往上海,原定计划续飞澳门等待下一步指令。

她们中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高学历的白领,由于被外籍贩毒分子利用,沦为带毒工具。

辦案人员告诉记者,该种藏匿手法是近两年最新出现的一种走私手法,伪装性极强,“采用这种手法走私的毒品,在X光机的检测中很可能显示为正常图像,对现场关员来说查发难度相当大”。

该新型走私毒品手法是全国海关范围内的首次查获。

“从今年第一起案件以来查获的4起案件,走私藏匿手法均不相同,而且伪装程度一个比一个强。”上海海关缉私局办案人员告诉记者,除6月7日查获的鞋底藏毒和上述棉服藏毒外,7月23日查获1起人体藏毒走私可卡因,7月29日则查获了1起行李箱内壁夹层藏匿走私可卡因,“以往人体藏匿可卡因非常少,因为可卡因基本产自南美,飞行时间太长,毒贩不敢吞。这次查获的则来自津巴布韦,说明毒源地也发生了变化”。

此外,经审讯发现,最新查获的这3起毒品走私案件的最终目的地均为澳门地区,印证了该局之前分析“自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起飞,经上海中转后续飞往澳门”的航线为走私毒品的高风险路线的判断。

办案人员表示,以往毒品入境后的下一站目的地多为广州、香港等地,如今连续查获多起毒品案件的最终目的地均为澳门,反映出当前澳门有可能成为亚太地区毒品走私、贩售网络的中枢,需引起高度重视。

海关人员正在提取毒贩四件棉服内胆纤维中所含毒品。

海关人员正在封存提取物。

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上海欣艺滑稽剧团创排的大型滑稽戏《以心攻毒》中,表现了新型毒品伪装越来越巧妙,有人一不小心就要落入圈套。

近年来,上海口岸始终保持查缉毒品走私的高压态势,走私分子为了逃避处罚,除了在藏匿手法和走私路线上不断升级外,其反侦查意识也在逐步加强,在选择走私人群时也更加具有迷惑性。

“上述4起走私毒品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穿着打扮都比较光鲜体面,从外表上看与普通商人、游客无明显区别,且在入境上海前的前序航班,也会刻意选择一些热门旅游地,进一步增加走私路线的辨识难度。”办案人员补充道,从犯罪嫌疑人的国籍上来看,除了来自传统的非洲国家,也开始有来自巴西、白俄罗斯等非主要毒品来源地国家的犯罪嫌疑人。

针对上述风险,上海海关表示,今后一方面会加大查缉力度,针对来自非洲的航班实施重点查验,穷尽查验手段,另一方面则要加强与澳门警方的执法协作和情报信息共享,“在对恰特草等常见毒品,及其相关制品开展特征分析,提升一线监管人员的查缉能力”。

高学历人群成“高危人群”

“张翠花女士,你涉嫌走私毒品,请配合我们接受调查。”

“不,一定是你们搞错了。这是我男朋友寄来的奶粉……”

……

在“6·26国际禁毒日”当天,一出由真实案例改编的暖场小品拉开了上海海关当天的主题活动。上海海关提醒广大市民,小品中那位女士的遭遇生活中不止发生过一次。如今,境外毒贩经常通过注册交友网站、QQ、微信等,以做生意、交朋友的名义采取金钱利诱、感情欺骗等方式骗取不知情的中国网友(大都为女性)信任,再以各种理由为借口让网友代收邮包,并经过层层转递邮寄到国内进行贩卖,“因此,大家在网络交友时一定要谨慎,不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充当毒品走私的帮凶”。

事实上,回顾多年来宣判的走私毒品犯罪案件,可以发现,有不少携带毒品者为中国籍年轻女性。她们中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高学历的白领,由于被外籍贩毒分子利用,沦为带毒工具。

据分析,高学历年轻女性沦为外籍毒贩走私毒品工具,大致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被熟悉的外籍毒贩利用,兼受金钱诱惑。外籍毒贩多精心挑选中国籍年轻女子作为培养对象。他们通过主动搭讪、结交朋友等方式刻意接近当事人。有的帮助当事人解决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困难,逐步博得信任和好感,有的与中国籍女子发展成为男女朋友关系。外籍毒贩为中国籍女子提供往返機票、住宿费,让她们前往境外旅游,再借机提出“帮助携带东西入境”的要求,有的还许诺提供高额回报。这些年轻女性有的是被厚利打动;有的则是被外籍男友利用,明知携带的是毒品仍甘愿冒险。

而第二种就是纯粹因为报酬较高而冒险。

海关人员表示,外籍毒贩之所以热衷于利用中国籍年轻女性携毒入境,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近年来我国海关一直把非洲籍、东南亚籍入境者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外籍人员直接携带毒品入境难度加大,中国籍人员相对容易蒙混过关;二是年轻女性往往没有出入境经验,对进出境制度和毒品犯罪等相关法律了解不多,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容易轻信他人和金钱所诱。

猜你喜欢

上海海关关员可卡因
上海海关查获侵权世界杯手环、钥匙扣打击世界杯侵权产品
海关新生代关员期望差距问题与对策研究
科学家找到抑制可卡因上瘾新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