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研究述评
2019-12-26孟庆梓
摘 要:20世纪初以来的百年历程中,不同学科背景的东西方学者纷纷进入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研究的广阔领域,经历了一个从关注、论述到逐步深入的过程,并取得丰富成果。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以华人文献和田野资料为基础,采用宏觀考察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并在跨境和多元的视野下对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的宗教内涵、文化仪式、庙宇组织、多神崇拜等主题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探讨。这些成果既为我们当下的相关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又为我们未来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10 — 0146 — 04
民间信仰是东南亚华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主题的考察历来是解读当地华人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学术史意义上讲,现有成果的研究经验既为我们当前的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方法论,又为我们未来的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研究预留了若干空间。基于此,本文将在归纳分析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宗教文化视角出发,对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研究的以往经验和未来取向等议题试做探讨。
一、百年回眸: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
早在1923年,宋旺相的《新加坡华人百年史》一书中便详细记载了1840年4月新加坡天福宫在迎接中国南来天妃神像而举行盛大迎神庙会的热闹场景。〔1〕
二战前后,一些历史学、人类学研究者逐渐进入东南亚华人社会文化研究领域,讨论或论及当地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的考证类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代表性者如韩槐准(《大伯公考》,《南洋学报》1940年第一卷第二辑)、许云樵(《大伯公二伯公与本头公》,《南洋学报》1951年第七卷第二辑)、陈育崧(《天妃考信录》,《南洋学报》1952年第八卷第二辑)等人对新马华人大伯公和天妃信仰缘起的历史考证、Alan EllIott对新加坡华人灵媒崇拜的考察〔2〕、Maurice Freedman对新加坡华人家庭亲属关系内的祖先崇拜分析〔3〕,等等。
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研究者积极开展东南亚华文碑铭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其中便汇集了大量华人民间信仰庙宇的碑刻文献。如饶宗颐编撰的《星马华文碑刻系年》(1970)、陈荆和、陈育崧合编的《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1970)、庄钦永的《新加坡华文铭刻记录初编》(1984)和《马六甲、新加坡华文碑文辑录》(1998)、陈铁凡、傅吾康合编的《马来西亚华文铭刻萃编》三卷(1982)、傅吾康的《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三卷(1988-1997)以及傅吾康、刘丽芳的《泰国华文铭刻汇编》(1998),这些碑刻文献为当代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20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东南亚本土、中国和西方的多学科研究者迅速涌入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的研究领域,跨境视野下的多面向研究工作全面展开,成果层出不穷并日渐深入。
二、多元面向: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研究的主题范畴
在宗教文化视域内,有关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宗教内涵、文化仪式、庙宇组织、多神崇拜等问题的广泛探讨。
(一)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的宗教内涵研究
针对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宗教内涵的分析是宗教文化视域内的一个基本研究取向。在讨论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的宗教内涵时,李天锡的《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其前景》(《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1期)、聂德宁的《新马早期华人社会的民间信仰初探》(《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张禹东的《华侨华人传统宗教及其现代转化》(《华侨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等论文从中国民间信仰传统与东南亚本土化两个面向展开分析,并将其归属于华人传统宗教具有“中华性”和“当地性”的二重特性〔4〕,注意到了中国民间信仰宗教内涵在东南亚的变异及其与当地信仰的融合。在“中华性”方面,张禹东研究指出海外华人传统宗教伦理仍然保持了中华传统宗教伦理的概念完整性,并从整体视角对华人传统宗教思想中的孝亲、慈悲、善恶、宽容、诚信、勤俭伦理价值系统基本概念和价值构成进行了有效分析。〔5〕在“本土化”方面,Cheu Hock Tong则通过对东南亚九皇爷崇拜宗教活动的长期考察,探讨了其中所隐含的华人宇宙观、鬼神观及其对于信众心理慰藉的宗教功能与文化意义。〔6〕
(二)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的宗教仪式研究
在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的基础上,也有不少研究者从更具体的角度对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宗教仪式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解析。如李志贤的《新加坡潮人善堂的宗教文化——做功德与扶乩仪式的观察》(新加坡《亚洲文化》2006年30期》、王爱平的《印度尼西亚孔教的祭天仪式》(《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4期)、郑一省的《印度尼西亚棉兰华人“肃坛持戒”仪式探析》(《东南亚研究》2011年第6期)、郑一省的《印度尼西亚坤甸华人的“烧洋船”仪式探析》(《世界民族》2012年第6期)、蔡志祥的《阴阳过渡:2004年新加坡九鲤洞逢甲普度中的仪式与剧场》(新加坡《南洋学报》2007年总第61卷)、孟庆梓的《移植与再生:新加坡华人民间信仰的仪式建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等。虽然这些有关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宗教仪式的研究取向不尽相同,但是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来看,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理解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仪式的特有文化形态及其与中国祖籍地对应仪式特征之间的差异性,而其中的差异性存在正强化了华族身份认同。〔7〕
(三)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的庙宇组织研究
在现有研究成果中,还一些研究者以某类庙宇为研究对象对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进行了有效考察和分析。如林悟殊的《泰国大峰祖师崇拜与华侨报德善堂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年版)对泰国大峰祖师崇拜与华侨报德善堂的产生背景、运作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向展开全面考察和分析〔8〕,徐李颖的《佛道与阴阳:新加坡城隍庙与城隍信仰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对新加坡城隍庙的神明崇拜宗教属性、发展模式、宗教仪式、发展趋向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9〕等,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之庙宇组织运作关系的了解。而林纬毅的《国家发展与乡区庙宇的整合:以淡滨尼联合宫为例》(林纬毅:《华人社会与民间文化》,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2006年版)则对当代新加坡出现的独有特色华人庙宇——联合庙——的成因、结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考察了东南亚华人民间庙宇组织的一种新样态。
(四)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的多神崇拜研究
综观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的诸多研究成果,其中针对各个华人神袛的专门性研究颇为丰富,涵盖了妈祖、观音、城隍、关帝、大伯公、拿督公、普度公、郑和、清水祖师、吴真人、大峰祖师、广泽尊王、三山国王、九皇爷、孔夫子、鲁班先师以及祖先的崇拜等。围绕这些东南亚华人民间神袛崇拜的主题讨论范围也甚为广泛,涉及历史由来、文化形态、社会功能等多个议题,尤其是对妈祖、大伯公等神袛崇拜的讨论尤为热烈。
在华人妈祖崇拜研究方面,既有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等国妈祖崇拜历史由来、发展概况及历史影响的整体分析。如童家洲的《论早期新加坡华人的妈祖信仰》(《八桂侨史》1996年第2期),李天锡的《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妈祖信仰窥探》(《八桂侨刊》2009年第1期)、《试析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的妈祖信仰》(《东南亚纵横》2009年第6期)、《试析菲律宾华侨华人的妈祖信仰》(《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1期)等。此外,还有个别作者选取独特研究视角开展研究,如吴杰伟对菲律宾“妈祖”信仰与“安蒂波罗女神”信仰的比较研究〔10〕,曾玲对移民时代新加坡华人妈祖信仰社群边界的分析〔11〕,游建西对郑和下西洋与海外华人妈祖崇拜关系的历史解读〔12〕,王光海、高虹对华人妈祖信仰文化认同意义的讨论〔13〕等。
在东南亚大伯公崇拜研究方面,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达便考察分析认为大伯公崇拜发端于南洋,但又糅合了华南土地公崇拜印象。〔14〕50年代,许云樵(《再谈大伯公》,《南洋学报》1952年第八卷第二辑)、饶宗颐(《谈伯公》,《南洋学报》1952年第八卷第二辑)纷纷就此展开考证,认为大伯公便是土地神。80年代,柯木林研究认为东南亚大伯公并非特指的某个人,而是应该因地而异〔15〕,有着各自不同的神化原型。陈志明(《东南亚华人的土地神与圣迹崇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高伟浓(《东南亚华人的大伯公与土地神崇拜探析—— 以泰国为例》,郝时远《海外华人研究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的研究则认为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中的大伯公、拿督公崇拜 ,就是土地神观念的文化延续以及区域性变革。〔16〕就是大伯公和土地神的合二为一。〔17〕
另外,有必要指出的是,在众多东南亞华人神袛研究中,本土化社会场景下的文化变异情形逐渐获得较多的关注和讨论。如曾玲、庄英章对华人祖先崇拜的研究《新加坡華人的祖先崇拜與宗鄉社群整合:以战后三十年广惠肇碧山亭為例》(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年)讨论了源自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祖先崇拜如何在新加坡社会脉络中建构“虚拟先人”与“社群共祖”的华人独特文化形态与功能。〔18〕赖萱萱、郑长青的研究则认为东南亚华人祖先崇拜蕴涵着孝道、敦亲、互助等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当地新生代华人祭祖、寻根心理需求满足的双重伦理内涵。〔19〕此外,在考察东南亚华人拿督公崇拜成因的过程中,有关研究还深入探讨了华人移民如何在东南亚社会场景中引入异族地方信仰文化资源而强化自身族群认同的宗教意义。〔20〕
三、多重与多样: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研究的方法论
与其他研究主题不同,基于“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多重场域的学术背景,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研究从一开始便具有广阔而深厚的空间,并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多重与多样的特征。
(一)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运用
就现有成果来看,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的研究者学科背景跨越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以及宗教学等多学科范畴。20世纪上半叶,人类学与历史学研究者首先进入该问题的研究领域,20世纪下半叶以来,则逐渐发展为多学科的研究阶段,并且仍在拓展。在具体研究中,既有单一学科的研究取向,也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交互运用。这种跨学科多面向的研究方法既有助于我们从宗教内涵、仪式形态、庙宇组织、历史演化等不同角度加深对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现象的研究,也反映出该现象本身所具有的“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的多重社会属性。
(二)整体考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海外华人民间信仰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研究对象,同一个思路和范式下的研究开展很难使我们得到全面而深入的普遍性认识。从现有成果的两种主要研究方式来看,一是针对东南亚各国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的整体性分析,二是以某个神袛崇拜、某个华人庙宇为个案而开展的具体化考察。就研究效果而言,整体考察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思路也使我们对该问题的研究更为全面深入,得出的观点也更具普遍性意义。当然,再具体的使用中,这两种研究思路也并非完全“各表一枝”,而是必须始终坚持“整体考察”和“个案研究”的相统一。
(三)在跨境多元视野中开展研究
诸多研究成果已表明,东南亚华人社会是一个移民社会的历史产物,在不断本土化的过程中,当地华人社会日益呈现出特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从而与其中国祖籍地的社会文化传统表现为诸多不同的特征。华人民间信仰也不例外,众多的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的宗教内涵、仪式形态、庙宇组织、宗教意义等各方面均彰显出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异。因此,从东南亚到中国的跨境与多元视野就自然成为该问题研究方法论层面的内在要求。
(四)文献与田野资料的综合分析
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对其研究而言,文献资料的收集和使用自然是必要的。但基于该研究对象的特点,这些文献资料不仅来源于传统史学概念下的历史文献,还来源于东南亚华人社会中的丰富庙宇档案、纪念特刊、金石碑刻等民间文献。这些文献资料往往不仅来自于东南亚本土社会,还来自于广大华人移民的中国祖籍地。要获得这些资料,必须经常借鉴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尤其是通过深度口述访谈和亲身参与观察获取有效研究资料。
四、小结与思考
综上所述,自20世纪初以来,在近百年的研究历程中,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东西方研究者纷纷进入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的广阔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从宗教文化视角来看,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关注、论述到逐步深入的过程。不同代际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以华人文献和田野资料为基础,采用宏观考察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并在跨境视野中对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的宗教内涵、文化仪式、庙宇组织、多神崇拜等主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这些研究成果为当下和未来的有关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然,在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现有研究中也存在着若干局限或不足,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性。例如,从研究取向看,诸多研究成果都论及了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在族群文化认同方面的重要意义,但是对其具体作用方式的探讨却研究颇少。从研究时限来看,现有成果大都集中于华人移民时代的探讨,而较少针对当代华人民间信仰文化演变的考察。从研究视野看,单一式东南亚或中国视野下的研究成果较多,跨境田野调查基础上的深入性研究成果仍然相对较少。这些现有不足为我们未来的研究工作留下了有待深化拓展的空间。概言之,现有研究成果既为我们当前的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和方法论经验,又为我们未来的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指向。
〔参 考 文 献〕
〔1〕宋旺相.新加坡华人百年史〔M〕.新加坡:新加坡中华总商会,1993:42-43.
〔2〕Alan J.A. EllIot. Chinese Spirit-Medium Cults in Singapore〔M〕. London: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1955.
〔3〕Maurice Freedman.Chinese Family and Marri
age in Singapore〔M〕.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57.
〔4〕張禹东.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的构成、特性与发展趋势〔J〕.世界宗教研究,2005,(01).
〔5〕张禹东.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伦理思想的价值构成〔J〕.华侨大学学报,2003,(02).
〔6〕Cheu Hock Tong.The nine emperor gods:a study of Chinese spirit cults〔M〕.Singapore:Times Books International,1988.
〔7〕李向振.“信仰惯习”:一个分析海外华人民间信仰的视角——基于新加坡中元祭鬼习俗的田野考察〔J〕.世界宗教研究,2018,(01).
〔8〕林悟殊.泰国大峰祖师崇拜与华侨报德善堂研究〔M〕.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
〔9〕徐李颖.佛道与阴阳:新加坡城隍庙与城隍信仰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10〕吴杰伟.菲律宾“安蒂波罗女神”信仰与“妈祖”信仰对比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4,(05).
〔11〕曾玲.社群边界内的“神明”:移民时代的新加坡妈祖信仰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02).
〔12〕游建西.郑和下西洋与妈祖崇拜在海外的传播〔J〕.中国道教,2007,(04).
〔13〕王光海,高虹.妈祖信仰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文化认同的视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04).
〔14〕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71.
〔15〕柯木林.大伯公是谁〔J〕.东南亚,1987,(04).
〔16〕陈志明.东南亚华人的土地神与圣迹崇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01).
〔17〕罗杨.柬埔寨华人的土地和祖灵信仰——从“关系主义”人类学视角的考察〔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3,(01).
〔18〕曾玲.阴阳之间——新加坡华人祖先崇拜的田野调查〔J〕.世界宗教研究,2003,(02).
〔19〕赖萱萱,郑长青.宗教行为抑或伦理表达——东南亚华人族群祖先崇拜之考察〔J〕.世界宗教文化,2017,(05).
〔20〕王琛发.马来西亚华人民间信仰中的外族鬼神祭祀〔J〕.马来西亚《人文杂志》,2001,(10).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