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

2019-12-26冯林霞

科学导报 2019年76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新课改小学语文

冯林霞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不断发展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新机遇、新挑战,给小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思路,“生本课堂”作为一种新提出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形态,是基于教学制度改革和教学形态变化后的教学情况,是新出现的一种更适合当代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形态。

  关键词:新课改;“生本课堂”;小学语文

“生本课堂”是近年新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简单来说就是语文课堂上注重学生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情况等,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语文人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坚持“生本课堂”这种教学形态,顺应教学制度改革,完成教育任务和教学目标呢?

  一、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生本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关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可忽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更重视教师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围绕教师展开的,就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必须学什么,中华上下五千年一直坚持的儒家教育赋予了教师在教学环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天地君亲师,“师”掌握着教育模式中的绝对地位,是教育过程中的决定性人物,学生不应该反驳教师的意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教育模式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也悄悄发生了变化,过去那种不平等的教育形态也不再适合当下的教育,教师不应该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独裁者,现在教学环境应该是平和、民主,体现时代发展需要的,符合时代培养人才目标的,在和平、民主个人话语权充分的当代社会,“生本课堂”的出现是教育发展必要的趋势。

“生本课堂”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地位看得十分重要,教师对学生的信任、积极开导、正确引导是建设成功的“生本课堂”的重要条件,在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里,学生的作用和地位往往是被忽视的,学生似乎成为教师教学成果的体现者,例如在讲解一篇课文时,教师备课后在课堂上讲解作者生平,讲解作者写作基调、写作模式以及相应的课文的重点部分,向学生介绍应该记忆和学习的部分,最后,教师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测评中获得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是整个的学习过程。学生不是教师的附庸,一切都由教师来引导,虽然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烈,自主学习能力有限,但这始终是小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应动摇,“生本课堂”模式很好地巩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关键的引导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生本课堂”的学习环境是民主、平和、融洽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能够获得更愉快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不过多地干预他们的自主学习过程。但不是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许多小学生习惯了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地位,习惯了教师的监督和指导,贸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反而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在推进“生本课堂”的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不应受到忽视。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从小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密切相关,不少学生在幼儿阶段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自己能够自由处理学习时间里,能够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将玩耍和学习有效地区分开来,学习效率较高。但是这样习惯良好的学生并不太多,许多小学生的习惯还在养成阶段,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或计划安排?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如何安排自己有限的学习时间?如何进行自我监督?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如何能不间断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所有的学习任务完成后,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小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即便是给他们充分发挥的机会,他们也不一定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逐渐完善自己的学习模式,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课堂互动频率

在“生本课堂”上,学生的作用和地位得到强化,教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己的引导地位不动摇,需要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获得教学反馈,也就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内心想法,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让教师的引导作用更加显著,师生之间交流变多,关系也会更加融洽。近年来,不少师生关系恶化都是血淋淋的悲剧,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必要的,如果师生间的沟通不充分、不恰当,师生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产生矛盾后,如果沟通还不适当,矛盾就会被激化,最终到达无法调和的地步。

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呢?首先就是应当在课堂上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有充分的话语权,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学生的观点比较“非主流”,教師也不要急于否定学生,要分析学生的想法,倾听学生的声音,在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当然如果学生表达自己的欲望不强烈,教师没必要强迫学生发言。最后就是要采取多种多样的互动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态度,提问仅仅是双方互动的一种模式,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发表简短的演讲、小组共同表现等方法,鼓励学生和教师互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生本课堂”的教育模式,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向,教师为了坚持“生本课堂”的教育模式,需要做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坚持“生本课堂”的教育模式,走一条自己的路,还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探索、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五阳矿小学)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新课改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