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林:英式自由主义的代言人
2019-12-26徐瑾
徐瑾
《伯林传》
作者:[加拿大]叶礼庭
译者:罗妍莉
出版: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定价:88元
作为自由主义大师,英国学者以赛亚·伯林到底伟大在哪里?在打开这本《伯林传》之前,我曾经不止一次暗自嘀咕——熟悉伯林的人应该知道,他不是习惯写大部头的学者,为人熟知的专著其实也就是青年时代所写的《卡尔·马克思》一书。不过,在读完这本《伯林传》之后,我多少理解了伯林的伟大:伟大有很多种,伯林的伟大,首先在于理论与人生的知行合一。
他出生于俄罗斯帝国的拉脱维亚,家庭是享受特权的犹太富商,祖上曾经是东欧犹太人重要派别的哈比。小时候,他移民去莫斯科,8岁再到英国,随后进入牛津,惯常出入华盛顿的白宫与伦敦的白金汉宫,成为享誉欧美的学者。他的人生底色,起码掺杂了俄罗斯、犹太人与英国人的三大特性。他坚持犹太复国主义,始终反感苏联,对俄罗斯的白银时代念念不忘,对德国的浪漫主义有着深刻反思,对英国尤其19世纪的英国性则食髓知味。这种对于英国性的认同,其实多少也来自父辈——那一代人觉得现代性就等于英国性。当然,伯林作为上层移民,对于英国的认知自然带有玫瑰色的光环。
从自身驳杂的背景出发,再加上20世纪不少由于身份认同问题而爆发的悲剧,伯林对于自由的体会可谓真切。除了大众熟悉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区分,他的最大贡献,其实在于强调多元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内在统一性。
此前,我也算读过不少伯林作品。作为牛津教授,伯林出入不同的顶层社交圈,但他并不喜欢写大部头,而且晚年读书也少了。固然,他演讲文字漂亮,但多数也不是学术论文,多是为《纽约书评》之类刊物所写。甚至,或许因为他的文字太流畅了,语言不是思想的障碍反而是思想的翅膀,这带来正反两种后果:一方面使得他的作品流传甚广;另一方面使得他的贡献被质疑,以致于他被封爵士之后,有朋友甚至调侃,这是为了奖励他对沙龙的贡献。
读了《伯林传》我才知道,伯林对于自身得到的荣誉始终抱有惶恐。他曾经说,自己的教授地位、骑士地位、荣誉勋章等都是过誉。甚至,他曾经对自己的传记作者说,自己是浅薄的人,始终生活在生活的表层。其实,这些认知,与其说伯林谦虚,不如说他始终清醒而自足。他的人生,始终充满这种健全的理性。也正因此,他成名后常常在对一些热门问题的表态上显得略微迟疑,而这种迟疑恰恰使得他比起同时代人看得更远,也更为正确。正如传记作者所言,他的人生展示了一个有才智的人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充满了怀疑精神与讽刺意味,不偏不倚,并且无拘无束。”
作为伯林的学生辈,叶礼庭写这本书前后历时十余年,不少内容来源于他对伯林的生前访谈。伯林很有风度地约定,在生前不看文本,死后出版——这是非常西方式的传记做法。可以看出,这是一本属于知识分子写知识分子的书。叶礼庭也是西方知识分子中的翘楚,更不用说,两人都有俄罗斯犹太人背景,很多默会理解尽在不言中,算是很伯林的一本传记。作者文笔亦佳,令人有阅读快感。如果说缺点,自然是太过依赖伯林的叙述。不过对于伯林这样滔滔不绝又记忆绝佳的人,当他开口,谁又能拒绝呢?伯林与诸多名流都有交集,加上活得足够久,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很自然的,他的见证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本书探索的,不仅仅是伯林智识生活的不同方面,其实也在揭示20世纪的诸多思想变化。
如前所说,伯林是不写大部头的大师,他依赖交谈来写作。这在今天看起来奇特,其实这也是西方知识分子的一大传统。一方面,西方有不同于中国的语言中心主义;另一方面,带有19世纪遗风的沙龙里不仅有社交礼仪、爱情故事和俏皮话,思想火花也频繁闪现,天才因此成群出现。伯林的名篇《狐狸与刺猬》,灵感就来源于和一位英国贵族的交谈。
更进一步看,伯林的理论也不追求高深玄妙,这恰恰与英美自由主义基于经验的传统暗合。也许有人会觉得他是沙龙学者,甚至觉得浅薄,但是细究下来,他和他的理念其实存在旨趣上的一致性,即平和而日常。英美自由主义的传统是实践先于理性,其实更多来源于与社会的互动,而不是来自于学院派苦心孤诣的创造。伯林对此深有体察,并不自认比普通男女高出多少。他的伟大并不在于一个理论家的原创性,而是体现为自由主义在20世纪英国的最佳代言人。他的一生,可以说是20世纪英式自由主义的道成肉身。
新书推荐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日本陆军》
作者:[日]黑泽文贵
译者:刘天羽
出版: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定价:86元
“一战”是世界上的首次总体战,它对日本军政史的影响却被严重低估。被称为“一战世代”的日本陆军军官群体,正是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主要担纲者。他们在“大正民主时期”的灵活性,反而导致其在20世纪30年代严重干政。
《用后即弃的人》
作者:[美]凯文·贝尔斯
译者:曹金羽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三辉图书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定價:52元
全球经济时代,在欺骗性劳动合同的面具之下,超过2700万人被困在隐形奴隶制中。从泰国的妓院到巴基斯坦的砖窑再到巴西的木炭营,作者深入世界各地的奴役活动现场。在新奴隶制中,这些人不再被视为一种长期资产,相反,他们如此廉价,用后即弃。
《太平天国社会史》
作者:刘晨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定价:99元
太平军之兴起属官逼民反,但曾几何时,太平天国统治区也民变蜂起,这一现象内含深意。以往有关太平天国的研究多关注太平天国对清王朝的反抗,少谈(或不谈)民众对太平天国的反抗,这就引出了耐人寻味的“反抗反抗者”的问题。本书通过170余起典型案例,全景式地展现了太平天国政权与民众关系的互动情形及影响。
《米,面,鱼:日本大众饮食之魂》
作者:[美]马特·古尔丁
译者:谢孟宗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定价:98元
日本是全世界食客心中的一大圣地。饮食作家马特·古尔丁走访东京、大阪、京都、福冈、广岛、北海道、能登七座日本饮食重镇,品尝其代表性食物,走访热爱并传承当地饮食文化的各色人物,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饮食观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