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 时代音乐教育的维度思考

2019-12-26凌宪初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传统音乐

□ 凌宪初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即人工智能,是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其热度不仅仅是广泛地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便利,也迅速地影响到了教育领域。在音乐教育范畴中,从早期的音色合成器技术为器乐演奏、教学示范等提供便利,到人机交互平台软件的成熟与运用,例如风靡一时的“智能乐器”、在线陪练等,让过去传统观念中认为抽象的音乐教育似乎变得“更好玩”、“更直接”,于是AI 音乐教育一时间风头无两。

但热潮持续中,构建在人工智能这个新型平台上的教育方式也开始被质疑,饱受争议的“智能钢琴”是不是低劣玩具?陪练软件真能让练琴高效而精准?这些问题集合到人工智能音乐教育上,实际上讨论的就是人工智能到底多大程度能够取代人?人工智能化的音乐教育到底是传统音乐教育的契机还是重击?

无疑,人工智能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精准评估、模型建立,情境推演等,这对于某种技能的获得与精进无疑具备巨大的优势。落实在音乐教育中,比起传统的实体教育,人工智能几乎不受任何时间空间和教育者资质优劣的限制,它确实能够使学习者更快更精确地掌握到一项技术性能力,例如以准确的节奏模式或音准水平演奏或演唱一首作品。这一“教学效果”的确比传统实体教育更有说服力,似乎提供给了学习者最有效的学习保障。但“成就”背后,我们需要冷静思考,这种成果是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吗?

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其真正任务是审美教育,这一理念早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深入人心。审美教育要表达的核心是:教育的中心不应只立足于艺术作品表达上的质量,更不应该局限于此。审美教育需要的是人在审美感知中的能力。这种“感知”恰恰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上的AI人工智能不具备的。1982 年,大众计算机技术发展伊始,德国教育学家克劳斯·黑夫纳在他的著作《新教育危机》 (Die neue Bildungskrise) 中提到人与计算机的关系:“认知的理性分给了计算机,而创造性的感性则分给了人。”这一对于计算机“能力”的观点,至今并没有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被颠覆,即便在2014 年,英国科学家宣布计算机首次通过“图灵测试”并未使得比人类更聪明的机器也具备跟人类相似的情感感知能力。

而音乐,作为一种听觉感知艺术,绝不仅仅只是音高、时值、音量的技术。音乐艺术的教育核心应该在探索听觉感知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例如从不同的环境中获取听赏的体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音乐听觉带来的不同价值体验等等。这种以强调感受为主的教育,AI 是否真的有能力开辟音乐教育的新沃土呢?

尽管以音乐教育为直接诉求的人工智能产品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并没有得到预计中的好评,但是在教育产品之外,诸多建立在智能环境中的互联网产物给更音乐教育提供了有益思考。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超越传统音乐教育搭建什么样的教育和学习平台,我认为可以从已获得的成果中发现如下优势:

(一) 搭建多元审美平台

多元文化与多元审美是音乐教育讨论中的老生常谈,但“多元化”在传统实体教育中实际上存在诸多实施的阻力。传统的教育者——作为个体的教师,通常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背景,世界音乐的多样性与民族音乐的丰富性在任何一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身上都无法全面的呈现在他的教学资源中,而这时人工智能能够发挥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各种资料的储存库,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AI 技术中高效的整合能力与分析能力,呈现给学习者纵横交错式的资源地图。例如学习者试图了解与比较世界范围内不同宗教音乐的特点时,AI技术能够迅速从资源库中找出巴赫管风琴、中国道教音乐、伊斯兰吟诵经中旋律或节奏律动接近的部分,这种搜索引擎式的功能,恰恰是计算机“理性认知”的强大展现,同时给学习者的“感性体验”过程清理出一条最为顺畅的道路。

另一方面,多元化不仅是艺术资源数量上的多元,从教育思想的角度看,更应该是各种艺术种类文化的综合,因此它也应该是质量上的更多。各种艺术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能够让音乐教育突破“聆听”,跨越到“触碰”、“观赏”、“品尝”甚至其他所有的感官中。例如国外网友把巴赫的多声部作品以可视化图像呈现,用线条、图形和不同色块的组合展现巴赫音乐的运动轨迹,这一技术的运用给音乐欣赏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更加立体的方式,相比较于传统的听辨、和声的分析等更专业的方式,综合艺术的多元化显然更友好、更平民,面向的是所有的音乐学习者而不是少数接受精英教育的人。

(二) 搭建音乐交往的平台

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的最初存在功能就是交往,但在近现代体系化的音乐教育中,音乐的交往功能被弱化,音乐审美常被看做是一种私密化的体验或者精英化的身份象征。“音乐是无国界化的语言”这一宣言在常规的音乐教育中,由于受制于地域、场景、语言隔阂等现实因素,作为交往功能的音乐常常只能单向化的以表演形成呈现,致使其交往功能沦为口号。没有交往,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难以实现。在网络时代,人工智能环境中,冰冷理性的机器有无可能突破和改善传统音乐教育这一问题呢?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其前景是乐观的。“云电台”、“云乐团”和最接近传统教学模式的“在线课堂”的出现与风靡,都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实体音乐教育的模式,为理解多元文化中对话与交流提供了各种便利。

德国音乐家贝泽勒(Heinrich Besseler) 在上世纪中期提出了“交往音乐”和“表演音乐”的概念。“表演音乐”的意涵是从19世纪音乐自律论的“绝对音乐”概念中引申而来。音乐会式的艺术作品是“表演音乐”最典型的样式,它有着规范的文本、权威式的表达方式。而“交往音乐”更像是一种日常活动中的应用音乐。例如传统的劳动号子、舞曲等等,它不应该受到严格的规范约束,而是随场景、心境、情感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变化。贝泽勒提出的交往音乐的另一个特点是:“交往音乐”可以用另类的、陌生的手段,利用并非属于作曲家传统的材料来表达音乐。贝泽勒的概念同样可以用来检视音乐教育中的资源。传统实体教育中,回顾、模仿与重现经典固然是音乐审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在功能教育中,它的“交往”能力显然是有限的。由网络和人工智能搭建的音乐交往平台完全能从新的维度弥补“表演音乐”的社交功能缺失。音乐活动在“云平台”上能够模糊舞台上与舞台下的界限,形成一种高强度的情感连接,从而高效地强化音乐活动参与者的情感体验与文化理解,这恰恰是音乐教育以多元文化和情感审美为目标的有效达成方式。

当前的智能音乐社交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是音乐资源交互式平台,例如“网易云音乐”。这一类型平台用单曲音乐、歌单音乐聚集同好,用音乐短评论分享感受,使音乐欣赏的情感体验成为具有交往功能的活动,是这种依托大数据分析的平台成功的主要原因。虽然“网易云音乐”是以社交为卖点的娱乐性网络工具,不是完全的教育平台,但它对功能音乐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意味着社交式音乐不仅是高情感体验的有效模式,也因为这种社交模式的无界限性,让音乐欣赏与审美体验不受场景限制,完全可以突破学校、教室教学强迫性带来的同质化、标准化、公式化的问题。

第二类是协作演奏、演唱类平台,如可以创设多声部音乐并支持分轨录制的APP“阿卡贝拉”。这一类平台的特点在于,除开音乐表演者可以自我方便地完成多声部演奏演唱外,更重要的在于作为一种音乐社交软件,被分享到网络的作品也能很方便地被其他人再次加工,或者以网络协作的方式完成“超时空”的音乐协作演奏过程。欣赏者与表演者的身份可以随时切换,这种角色之间的反转是实体音乐教育难以轻易实现的,这种表演——欣赏——创作——表演的过程也使得音乐交往真正意义上实现。

计算机技术成熟后,教育研究者们就已经发现,借助计算机辅助学习能够引发更高动机效果的学习乐趣;获得更直接的回应并以此得到强化;更个性的学习模式。这些优点,也同样反映在人工智能的教育中。作为一种艺术传播的音乐教育,最高的教育传播目标是艺术的信息在人群中的传递,在群我中持续性展开、相互学习、高度整合,这个过程由人工智能搭建相应的平台后,能开阔出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传统实体音乐教育中,离不开“人”的关系,表现为教与学过程中人之间自由意志的互动,这种自由意志是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也不应该取代的。自由意志是人类各种多变性的理解维度,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自由意志的体现,审美和自由意志的结合才是艺术教育、音乐教育,否则,就仅仅是技术教育。人工智能中的音乐教育最该避开的就是对这种自由和不确定的抹杀。

人工智能教育的“恐慌派”与“乐观派”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参与音乐教育上的争论丝毫没有消退势头,人工智能不能替代审美体验,无法替代人与人的情感交互是目前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且短期内不大可能有根本性转变。但我们若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就须认识到,它与传统的音乐教育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恰恰相反,二者有着结合的无限可能性。历史上伴随科技进步有很多改变音乐教育和传播方式的新事物,比如留声机和互联网,但丝毫没有影响音乐教育的发展,反而让音乐教育的思路有了更多时代性的特征。因此智能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和艺术带来的不确定性中也必然包含积极的一面,重要的是善于利用。

凌宪初 我省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2010 年获得博士学位,湖南省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担任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学西方音乐史方向博士生导师,从教近40 年。

1999 年至2012 年担任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曾任湖南省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沙市侨联副主席,现任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湖南省侨联参政议政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音协弦乐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1999 年以来,出版教材及专著五部,主持科研课题十二项,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主 编 的《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 获国家教育部“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曾两次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四次获得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2017年在长沙音乐厅成功举行“初心依旧”大提琴独奏音乐会。个人为全国各地音乐艺术院校和高等学校艺术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学及演奏人才,为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凌宪初 近照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传统音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2019:人工智能
老传统当传承
人工智能与就业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