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机关体检人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2019-12-26

实用老年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危险性组分血脂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一种以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紊乱为主要组成成分,且多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病理状态[1]。同时,MS是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的原因,且与肝细胞坏死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是肝细胞内谷氨酸与丙酮酸的转移酶,也是一种联系糖、脂肪、蛋白质及能量代谢的重要代谢酶。长期随访研究发现, ALT升高可能与多种MS相关疾病密切相关,如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2-5]。然而,目前国内有关ALT与MS相关性的研究较少,尤其是针对机关体检人群[6-7]。因此,本研究通过开展现况调查收集资料,探求南京市机关体检人群血清ALT与MS及其各组分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3~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体检的人群共计15 200例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如下:(1)体检号、身高、体质量数据缺失;(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和ALT缺失;(3)患有肝脏疾病者。最终纳入9338例体检者。

1.2 方法

1.2.1 一般情况调查:由经培训的专职护士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开展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获取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个人和家族疾病史等相关资料,并将年龄≥60岁作为老年人。

1.2.2 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BMI=体质量(kg)/身高2(m2)。体检者静坐休息10~15 min后,采用BP3BT0全自动医用电子血压计(苏州工业园区赫尔斯医械商贸公司)测量右上肢坐位血压,血压计自动显示收缩压、舒张压,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量时间间隔为2 min,取其平均值。

1.2.3 生化指标:所有受试者隔夜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指标包括HDL-C、LDL-C、TC、TG、FPG和ALT。标本均于采血后2 h内送至检验科进行测定。

1.2.4 诊断标准: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建议的诊断标准[1],符合以下3项或以上者即诊断为MS:(1)超重和(或)肥胖:BMI≥25.0;(2)高血糖:FPG≥6.1 mmol/L,和(或)确诊为糖尿病并接受治疗者;(3)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和(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接受治疗者;(4)血脂紊乱:TG≥1.7 mmol/L和(或)男性HDL-C<0.9 mmol/L、女性HDL-C<1.0 mmol/L。此外,ALT异常诊断标准为血清ALT>50 U/L[8]。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纳入调查的体检人群,年龄19~96岁,其中非MS组7551例(80.86%),MS组437例(19.14%)。MS组的HDL-C水平低于非MS组,年龄、男性比例、身高、体质量、BMI、收缩压、舒张压、FPG、TG、LDL-C均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ALT正常组和ALT异常组MS组分患病情况的比较 调查人群ALT异常的检出率为4.68%(437/9338)。ALT正常组MS的检出率为18.35%(1633/8901),ALT异常组为35.24%(154/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T异常组超重和(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检出率均高于AL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2.3 MS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有无MS为因变量,考虑部分变量为MS及其各组分诊断指标,因此仅将年龄、性别和ALT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和ALT是否异常与MS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女性患MS的危险性低,而老年人和ALT异常是MS的危险因素。见表3。

2.4 不同ALT水平与MS构成组分聚集程度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ALT水平和MS构成组分聚集程度的关联性,以不同ALT水平为自变量,MS构成组分聚集程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与无MS构成组分相比,随着ALT水平的升高,有1~2个及≥3个MS构成组分的危险性增加,调整了年龄、性别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并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见表4。

表1 各种临床特征比较

注: 与非MS组比较,**P<0.01

表2 ALT正常组与ALT异常组MS各构成组分检出率的比较(n,%)

注:与ALT正常组比较,**P<0.01

表3 MS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表4不同ALT水平与MS构成组分聚集程度的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

组别ALT(U/L)未调整OR(95%CI)调整后 aOR(95%CI)1~2个MS组分<251125~502.46(2.13~2.84)2.58(2.21~3.01) >504.16(2.95~5.85)6.28(4.41~8.95) ≥3个MS组分<25125~503.96(3.37~4.66)4.64(3.87~5.56) >508.40(5.87~12.02)17.03(11.63~24.94)

注:a调整了年龄、性别

3 讨论

ALT升高是反映肝功能损害最主要的指标,与糖脂代谢紊乱、肥胖和高血压等相关。Schindhelm等[4]发现ALT水平较高者发生MS的风险是较低水平的2.25倍。本研究中ALT正常组MS的患病率为18.35%,ALT异常组MS的患病率为3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既往研究一致[9]。美国第3次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为基础的大人群数据显示,血清ALT升高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的多种危险因素均相关,例如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抵抗和高TG[7]。本研究中ALT与MS构成组分中超重和(或)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均具有相关性。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ALT异常者发生MS的风险是正常者的3.19倍,说明ALT的检测或许可以为MS的预防和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一项对韩国人群的研究结果显示,MS构成组分异常的数目随着ALT水平的升高而增加[10]。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随着ALT水平的升高,发生MS的危险性增加,而且MS各组分出现异常的危险性也随之升高[11]。本研究中不同ALT水平与MS构成组分聚集程度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无MS构成组分相比,随着ALT水平的升高,MS各构成组分的聚集性增加,即MS的危险性增加,并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显示,血清ALT水平与MS及其组分密切相关。但本次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研究,二者之间的因果关联还需要长期的随访数据加以证实。

猜你喜欢

危险性组分血脂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组分分发管理系统在天然气计量的应用
危险性感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一种难溶难熔未知组分板材的定性分析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你了解“血脂”吗
黑顺片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的急性毒性
金雀花中黄酮苷类组分鉴定及2种成分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