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渭源县域经济发展策略探讨

2019-12-26马丽娟屈鹏举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12期
关键词:渭河全域县域

马丽娟,屈鹏举

MA Li-juan,QU Peng-ju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1 引言

渭源—渭河发源地,由甘肃省定西市管辖。地处陇西台地黄土高原西部及西秦岭地槽西端交汇地段,全境山岭纵横,河流交错[1]。县域耕地面积5.3×104hm2(80万亩),林地8.7×104hm2(131万亩),天然草场5.4×104hm2(81万亩),适宜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具有独特气候和地理环境,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中国党参之乡”。

2 渭源县域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现状

全县总人口34.5万人,农业人口32.2万人,城镇化率27.3%,是西北山地农业型小县。历属国家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六盘山贫困片带。

2.1 发展模式趋同,比较优势不显

发展模式上与周边多数县域发展条件相似,主导产业几近相同,均以马铃薯、中药材、草畜为农业特色产业。工业经济依附农业,主要发展中药材加工、马铃薯系列产品及绿色肉食品加工等。农业和工业经济均位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系列产品品牌创建欠缺。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生产年产量达80万t,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达2×104hm2(30万亩),但产业链条短,后续产业优势不显。

2.2 产业结构欠优,发展条件受限

2018年三产比为36.9:10.5:52.6。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始终占有较大比重。然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发展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大。干旱、冰雹等灾害及夏季农作物生长所需热量不够等气候条件均影响农业增收。山地较多,机耕受限,运输不便,农业生产费时、耗力、薄收。

2.3 外向经济突出,内生动力不足

县域经济发展中劳务输出占比较大。2018年输转劳动力6万人次,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难以在本县解决,外流严重;农业生产效能低下,耕地荒废弃耕现象普遍。马铃薯种薯、中药材龙头企业数量较少,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规模有限。

3 渭源县域旅游业开发情况

3.1 旅游产业起步较早,资源整合迟不到位

1993年初县委县政府就对县域旅游资源进行了考察论证,绘制了初步旅游线路图,提出了全县旅游规划方案。

2018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但主要由政府推动,民间力量薄弱。整体发展情况是景区分布散落,联系不便,缺乏资源空间整合,经营主体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锹峪峡口村、五竹渭河源村、田家河元古堆村三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历时4年,截至2019年评选尚未达标,缘于单一景点开发吸引力有限。

3.2 旅游资源开发浅显,空间发展视野不宽

渭源历属贫困县,基础配套设施薄弱:除渭河源、首阳山、灞陵桥等进行了重点开发外,太白山、天井峡等大部分景区仅停留在初始开发阶段[2],可达性道路设计几近空缺。旅游资源开发仅停留在物质景观塑造上,文创类旅游产品设计欠缺。景观塑造对地方特色文化挖掘不够,易培育出同质化旅游产品。

空间发展不平衡,景点集中于中部河谷川区及南部石质山地区,北部黄土沟壑区除战国秦长城遗址外无其他景点。

3.3 核心景区带动不显,产业融合发展较弱

县域旅游依托知名度较高的核心景区,但核心景点建设单一,游客当天往返,重游率不高。县内旅游环境较差,旅游客车、公交仅通达渭河源、首阳山等核心景区,且未形成旅游道路环线,制约了联动发展。智慧景区建设滞后,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人流监控设备等 空缺。

旅游发展主要凭借自然生态观光游,其与文化产业、中药材产业、马铃薯产业、健康产业、城乡建设等融合不够,参与性、互动性项目欠缺,缺乏产业融合方面的深入挖掘。

4 全域旅游理念下渭源县域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全域旅游观念是指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各行业积极融入,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吸引物要素,提供全过程全时空体验产品,满足游客全方位需求[3]。

4.1 旅游政策扶持优势显著

2013年省旅游局将渭河源大景区纳入全省旅游产业整体规划建设。省上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2011年起渭源把文化旅游产业做为支柱产业培育,按照“大渭河、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思路,努力打造“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渭河特色文化大县”。

4.2 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化

1)生态资源

地处两大地质构造交汇地带,发育形成北部黄土梁峁沟谷、中部浅山河谷川台和南部石质山地三种地貌。动植物资源富集,林木草本植物99科573种,野生动物100多种,中药材340多种。

2)人文资源

有马家窑、齐家、寺洼三大古文化遗址、大禹导渭及渭源堡址等。

3)民俗文化方面

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大类3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羌蕃鼓舞、伯夷叔齐祭祀、民间彩画、渭源花儿等。

4)旅游资源独特性

国家级文物灞陵桥是全国唯一叠梁悬臂式纯木拱桥;渭源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发源地,渭河源头文化具有唯一性;具备地处西秦岭末端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地理环境独特性。

4.3 旅游市场开发潜力较大

区域交通优势日益凸显。渭源地处西陇海、兰成渝两大铁路经济带交汇处。县城距省会兰州174km,距陇海铁路陇西站55km,G316/212穿境而过。兰渝铁路、兰海高速G75临渭、渭武段等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脉络相继建设通车,现有交通网络融入全国纵横高速路网。境内渭河源、首阳山、太白山三大景区均在兰渝铁路火车站及县城周边30min车程内。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落实将实现核心景区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

5 全域旅游理念下渭源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是通过旅游业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4],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吸引物,统筹城乡发展要素,实现协调发展。

5.1 发挥全域旅游全民参与效应

充分借助旅游扶持政策,转变“政府+企业”传统发展模式。积极调动全民参与性,全域旅游创建过程中激发居民自我发展能力,肯定其在旅游开发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创建“政府+企业+城乡居民”模式,实现全域旅游引领城乡发展。

5.2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1)依托生态资源优势,适度开发康体养生

渭源县康体养生资源丰富,林草覆盖率41%,无厂矿工业排放污染,空气质量常年优良,是夏季休闲避暑、康体养生胜地。尤其是南部石质山地区,天然森林草场资源富集,可适度开发生态廊道;设计徒步穿越、文艺表演、民俗游戏、帐篷露营等项目,形成“体育+健康+旅游”等康体养生项目。

2)依托县域优特产业,促进农牧旅融合发展

旅游+特色畜牧业:凭借黄香沟等牧场开发,发展以优质品种特色畜牧养殖为主体的绿色休闲旅游畜牧业。旅游+农业:渭河源村、元古堆村乡村旅游+中医药康体养生+农耕文化体验;以中医药产品养生保健为核心,凭借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发游览观光、种植体验等提升个人素质的智慧旅游内容。

3)依托本土特色文化,开展文创研学旅游

①旅游+民俗节庆

依托节庆和文化活动,如伯夷叔齐祭祀、大禹祭典、渭源花儿等传统民俗节日、创建渭河源寻根问祖类节日等,拓展本土文化影响力。

②旅游+文创

物质景观设计需与文化传承相辅相成。注重对原有文化资源的传承利用,通过旧词新说,赋予新的内涵,设计特色旅游精品,满足当代人的文化需求。如渭河源景区始祖文化:始祖文化中的神话人物可通过创新演绎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著名作家桐华的《长相思》凭借传统神话体系创作,别有新意。

③旅游+研学

路园“梯田化乡”人文景观+上坪、寺坪、王家咀遗址,依托马家窑、齐家文化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开展科考旅游。

5.3 点线面融汇贯通,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优势资源差异互补,深化旅游点发展内涵

将旅游点进行梳理整合,打通交通脉络,形成吸引合力。依托核心景区和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易地搬迁、危旧房改建等项目,将景区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与设施农业、舍饲畜牧业、文物保护、旅游专业村建设等统筹考虑。如渭河源村乡村旅游+渭河源AAAA级景区;元古堆村乡村旅游+索林涛声。

2)设置县域精品主游线,增强旅游线路导向性

G316在县域旅游资源整合及空间拓展中充当增长主轴;G212在实现景区联动中充当增长辅轴。

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村落均在成熟景区附近,在二者沿线开发马铃薯、中药材观光基地,增强旅游导向性;加强景区附近配套设施建设,延长游客逗留时间,辐射带动附近景点。基于空间相互作用,依托轴线核心旅游点,带动周边不同规模层级旅游点发展[5]。以渭河公园、首阳山景区、渭河源景区为主节点,分别向外辐射至次级旅 游点。

3)通过培育核心旅游节点内涵式发展、增强旅游增长极导向性

最大限度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提高整体可游性,增强体验感,形成良性循环,远期形成旅游域面。在北部黄土梁峁区,近期可设计康养旅游,结合农林牧业培育人文景观。

图1 渭源县域旅游资源整合图

5.4 构建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改善旅游软环境

上述发展路径的落实需要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全力支撑。通过设计公众号、互联网等旅游信息供给终端,满足游客咨询、订购、意见反馈等需求。配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游客分布情况和景区环境状况,优化配置服务资源,实现景区服务智能化。

猜你喜欢

渭河全域县域
故乡
故乡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关中“下水道”变“黄金水道”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