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审美与现实
——试析麦积山石窟造像的美学价值
2019-12-26刘颖董泓
刘颖,董泓
(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0
两千多年前,产生与古印度的佛教随喧嚣而繁荣的丝路贸易进入了古代中国,由此,以佛教为载体的宗教文化随寻着丝路的轨迹蔓延,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并遍及中原。佛教文化的传播与盛行造就了中国艺术史上辉煌的石窟艺术。石窟艺术借助艺术的手段阐释、美化佛教经律义理,为塑像、壁画等具象艺术抹上了浓厚的宗教精神,但是石窟艺术并非纯粹为满足僧众信仰、入窟观像、礼佛修行而作,更大程度上是为满足世俗民众的需求而作。从北朝至两宋遗存的石窟造像无不证明了这一观点。在青松参天、山石壁立中的麦积山石窟以泥塑造像为主,具有区别其他石窟的独特艺术魅力。无论从内容与形式还是题材与情节来看,在宗教信仰的目的之外,实则是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鲜明的人间情感在主导着石窟艺术的创造。这些富于生活气息与世俗情感的艺术作品,在表现创造者与膜拜者的宗教信仰情感的背后,更为深刻的表露出历史时期中世俗社会生活的外部现实世界以及审美的内心世界。
1 佛教美学与世俗化的信仰要求
佛教本无意建立什么美学,然而,“佛教经典在阐发其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时,又不自觉地透示出丰富的美学意蕴,……”佛教从“因缘生法”“诸法无我”的基本世界观出发,认为我们所面对的对象世界、 现实世界的形形色色是虚幻不实的,而美的现象也不例外。既然“色即是空”,那么“美即是空”,即佛教否定现实之美。佛教否定现实世界的美和经验性(感觉性)的美,但并不一律否定美的存在,在佛教雕塑、绘画、佛经及佛教文学中处处都体现出对世俗美的认同。佛像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佛经中对佛国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的生动描绘,以及佛教文学对菩萨、比丘、飞天、魔女的刻画,无不来自世俗的现实世界。建构世俗美并非佛教的目的,由佛典所肯定的美是“涅槃”,是一种超越了世俗美的大美,摆脱了世俗乐的大乐;是“佛土”,即美妙无比的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由黄金、宝物、莲花飘香、鸟鸣雅音、宫殿楼阁构成的世界。佛教在否定世俗美的同时又为人类创造了为俗众所向往的超越现实的千姿百态的对象世界的美,“借微言以津道,托形象以传真”,这才是佛教建构世俗美的真正目的,由此构成了人类美学史上独特的美学景观。
在战乱频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平民们流离失所,压迫和战争带来的痛苦难以用平常之心去承受,即便是王室、贵族也同样在经历着忽胜忽败、生死无常的境地,内心的怯弱与疲惫也需要精神上的安慰。佛教由“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出发,揭示了“一切皆苦”的人生真谛,以美妙无比的西方“净土”赢得了各阶层民众的信仰,在古中国大地上蔓延开来,佛教信仰成为世俗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译经、讲经、研习精深玄奥的义理只有上层人士才能问津,普通民众则将开窟造像的视为信仰的实践途径之一,将信仰与审美的想象汇聚在具体可感的佛教神像之上,以求取现世的功德和来世的福报。佛教石窟艺术不同于基督教艺术的都市化特点,尤其钟情于山野之地,远避城市的喧嚣和俗世的烦扰,在山峦叠翠、溪水环绕的自然美境之中营造修行悟道的圣境。这些石窟具备了在山水林泉之间避世弘法的必要条件,却仍旧无法彻底摆脱与尘世间千丝万缕的关系。麦积山就以这样的玄幽之境吸引了佛教僧众在此开窟造像,开辟净土。这种地理位置上和人世若即若离,与佛教艺术超越现实、不离世间的精神实质保持着的一致性。古代工匠们凭借自己的智慧、才力与勇气在悬崖峭壁之上开辟这片“净土”,信仰者站立在各自不同的社会地位与角度,寄托相同的信仰情感,追求不同的祈愿和希望。皇族希望今生与来世都是统领天下的王者,贵族富人希望今生与来世都拥有同样的地位与富贵,而挣扎在战乱的生存线上、忍受颠沛流离与饥寒的人们则期盼从苦难的生活中得以解脱。佛教艺术作品的宗教性并非源自题材或者宗教神像本身,而是思想倾向的自主选择。因此为了赢得信仰者的崇拜与膜拜,佛教艺术不得不把与世俗生活相一致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情趣放在首位,使信仰者易于从抽象的教义中感悟信仰的具体化。
2 世俗化的审美需求
开窟造像是为宣扬佛法,是为僧尼提供讲经说法、修行礼佛提供活动场所,更是为广大的世俗信仰者“修福田”“积功德”,为来世得福而做。在这样的膜拜体系中,佛教艺术仍然是一种审美创作。佛教艺术虽有《造像度量经》为造像的法则,但却从来没有形成统一且固定不变的造像模式与标准风格,佛、菩萨或其他神像的形象总是跟随世俗化的审美需求而不断改变。从文化与审美接受的角度看,古中国人在接受来自古印度的佛教文化的过程中,是坚守在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理想的立场,能动地、辨证地,有选择地接受,并且以传统文化来造成种种阐译异域文化的可能性和创新性。印度马图拉地区的佛或菩萨像形体壮硕,衣着单薄,丰乳肥臀、袒露部分肌肤为造像的风尚。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受儒家礼仪的束缚的审美观无法接受强调刺激视觉感观的造像风格,更不能视其为宗教崇拜的神灵偶像。尽管麦积山石窟早期塑像还拥有高鼻梁、低颧骨、袒右肩等西域造像特征,但已与印度佛像风格相去甚远。从现存遗迹看来,这类塑像的数量也是非常少的。佛教艺术要将宗教观念演绎为崇拜的偶像,把对宗教的感悟升华为具有崇高和美的特质的神圣情感,信仰无疑承担了媒介的作用。佛教艺术使信仰者在观像礼佛的礼拜之中获得信仰的具体化,由观念的崇拜臆想出佛教偶像的伟大,从而在幻想的法力之中焕发出无尽的精神信仰的可能性。中国工匠依循民族化的审美原则图绘理想的佛国净土,在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的指引下创造出适应中土信仰观念的物化体。麦积山石窟晚期造像呈现出完全融入本土文化的特征,佛像的造型是完全民族化的形象,面容清瘦秀丽,双眉弯如新月,眼角细长,两眼微合向下俯视,双唇较薄而嘴角微作上翘,露出一丝微笑,两肩削窄,双手或作禅定,或作说法,服饰上出现了褒衣博带等民族特征更浓的多种形式。佛的形象自然、典雅、超逸,宛如南北朝时期的士大夫。佛是“天堂”“佛国”里至高无上的神,是出世的;然而佛有是尘世间真、善、美的理想的表达,是入世的。既出世又入世的“佛”的这种美源自世俗的美。佛教艺术追求形式上的华美富丽,意在创造理想化的富有真实情感的形象,进而引发信仰者的信任与崇敬之心。在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积淀的根基之上,古代匠师凭借丰富的艺术修养、审美理想和生活经验,摆脱并超越并佛教教义、仪轨的约束和限制,竭尽所能地表现自己理想中的佛陀。神圣、高雅、慈眉善目的佛,是神化了的人的形象,负载了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富于哲理、普度众生、超越凡念的理想形象。工匠们的审美创造蕴含着民族的审美理想,正是这股审美的力量促成佛教造像样式与风格发生了变异。而变异过程,正是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过程。
3 信仰与审美的现实空间
佛教艺术不仅仅是创作者宗教情感与审美理想的表现,而且,由膜拜者在延续着信仰中的审美情感。在膜拜佛教神像的过程中,审美强化了艺术作品的宗教影响力度,审美情感如支流般注入宗教感受的总流,宗教感受活跃起来,审美情感在信仰中得以深化。信众在石窟里直观具象地认识佛、菩萨以及净土世界,信仰客体,即泥塑形象,对信仰主体,即众生,感之以美,动之以情。通过观像礼佛的活动,具象的美引发出崇拜者藏于内心的意象美,在超越视觉形象本身之后,信仰与审美的情感由此更加生动与丰富。宗教信仰与艺术审美是从社会生活中派生而来,成长于社会现实空间之中。当信仰者面对由宗教义理物化而来的、 与自己有着相同形貌的形象时,产生出信仰热情和审美情感的结合,其效应“妙绝”。麦积山第133 窟内的立佛伸出右手,轻抚弟子的头顶。在信仰者的心中,佛是最高的崇敬者,受到佛的抚摩的虔诚信佛之人是会得到幸福的。而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该弟子就是释迦牟尼的儿子罗睺罗。在光线昏暗的洞窟中,佛安详慈爱地俯视着弟子,目光中饱含着冷酷的现实生活中寻觅无着的宽泛的爱意,有佛陀普度众生之爱,也有父亲对子女无私奉献之爱。当阳光照进洞里,佛的脸变得明亮起来,佛的双眼不再呈俯视状,而是望向远方的群山,似乎在向膜拜者讲述着那美丽纯净的乐土,为行善积德的信仰者指引摆脱现世苦痛的前路。在佛的慈视之中,膜拜者无法用陶醉、感染、激动、感官的冲击等等词汇来形容此时的心理状态,语言是那么苍白无力,信仰情绪被推到意想不到的“极致”。宗教信仰与艺术审美,借助于想象、幻想、情感等相同的手段,而趋向于同一心理状态,从现实的审美中而摆脱现实世界达到佛陀的理想境界。
其实不论宗教和艺术想象力如何飞跃,终究离不开现实生活,以及产生它们的时代。因为任何艺术作品,包括宗教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只有从尘世的现实世界中才能获取所需的物质形态。佛教追求逃避俗世,却又如同镜子一般反映着时代中的社会与生活中的人。艺术以视觉的特殊方式认识世界,以真实且深刻的形象地映射生活的本质和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成为宗教与艺术想象的源泉,让艺术美与生活美难以割裂。现实之美是暂时的、相对的、现象的存在,是佛教否认的世俗之美。对世俗之美的喜爱乃是人与生俱来的“贪恋”之欲的表现,是佛教要加以根除的。但是佛教又用世俗认可的美去描绘天国佛祖。为了渲染拂国的富丽堂皇,佛家将璎珞、琉璃、珊瑚、玛瑙、眸莲花、摩尼色珠等人间美物搬到天上。描绘佛祖释迦牟尼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一不依俗众审美的标准加以形容。佛教意欲超越现实,又深陷于现实的矛盾,却恰恰为佛教艺术创造了开阔的空间。艺术在想象中表达了宗教超越现实的追求,又真实地反映着世俗化的人生,使现实人生深陷宗教与审美价值的双重旋涡之中,在宗教价值中它被异化,而在审美价值中则被确证。艺术的情感定向于现实,佛教的情感定向于超现实,前者是满足,满足情感丰富的追求,后者是寄托,寄托精神的纯粹性。这两种情感在想象中相互补充,相互刺激,共同发展,在佛教信仰、艺术创作以及审美情感中构成整体,在各种视觉形式的观照和创造之中激发信仰者心灵深处自发的、高度凝聚的强烈情感,为世人所震撼。
论文写作技巧——摘要
1.摘要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的独到观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2.研究性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一般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
3.综述类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综述的主要目的、资料来源、综述时所选择的研究数目及这些研究是如何选择的、提炼数据的规则及这些规则是如何应用的、数据综合的最重要的结果和结论。可以写成结构式摘要,也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摘要。
4.中文摘要一般使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
5.摘要中首次出现的缩略语、代号等,除了公知公认者外,首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或加以说明。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语译名的术语,可使用原文或在译名后括号中注明原文。
6.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7.中文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姓名下方,英文摘要(含英文题名、汉语拼音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可置于中文摘要的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