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崇研究考
2019-12-26魏民
魏 民
唐景崇,字春卿,广西灌阳县新街乡江口村人,与其兄唐景崧、其弟唐景崶共称为“同胞三翰林”[1]。兄唐景崧在法越战争期间主动请缨入越,招降刘永福的黑旗军,说服刘永福与越南王室共同抵御法国侵略者,以一介书生之力在越南等地与法军展开激战,战绩颇佳;后擢升为台湾巡抚,经略台湾。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岛内一时间哀鸿遍野,唐景崧临危受命担任“台湾民主国”总统,以期对抗日本殖民者,终因寡不敌众,抗日战线全面瓦解,台湾全岛被占,唐景崧也内渡回乡,郁郁而终。弟唐景崶聪颖过人,“十五岁入学,十七岁中乡试,二十四岁入翰林,聪颖绝伦,跌宕有识,议论常出人意表”[2]。成年后,唐景崶娶谭嗣同的二姐谭嗣淑为妻,并生育一子,然天不假年,唐景崶于光绪十一年(1885)病逝于北京,年仅三十二岁。与两位兄弟相比,唐景崇的人生境遇就顺遂平和了许多,后世评价也多积极正面。
一、唐景崇家世
唐景崇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1844年6月14日)。唐氏先祖于顺治初年(1644)迁居至广西省灌阳江口市,“族繁不及备载,世居本邑上乡江口市”。祖父唐廷植为道光乙酉年(1825)科恩贡生,后回乡教书。因其孙唐景崧、唐景崇的缘故受诰封“光禄大夫”。父亲唐懋功为道光丙午(1846)科举人,同样以教书为生,著有《得一山房集》。母亲沈氏聪颖敏识,工诗词歌赋并善做女红贴补家用。“自幼秉庭训,从未出就外傅,而受母教居多”。唐家家境贫寒,仅靠唐廷植教书的微薄收入养家糊口,但唐氏为人坚实可靠,教书笃实认真,颇为众人称道。广西桂林的王诚仁(后诰赠为奉直大夫)听闻唐氏的名声,特将其招揽至燕怀堂做家庭教师。从此,唐廷植与唐懋功都做了王家的家庭教师,唐氏兄弟也都成了王家子女的陪读,与王家子女共同度过了少年的学习时光。唐景崇于咸丰庚申年(1860)考取县学第五名,同治二年(1863)考取县学第一名。同治六年(1867)乡试中举人,排名第五。其兄唐景崧在十九岁时参加广西乡试,中头名解元。其弟唐景崶更是天资过人,十五岁时即为庠生,十七岁时参加乡试,中举人。由此可见,唐景崇兄弟三人虽出生寒门,却仍浸润在书香学海之中,良好的门风家学、敦厚的为人处世都为唐景崇后来的登科入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入仕
经过层层选拔和系统学习之后,唐景崇同治十三年四月初八(1874年6月3日)正式受职为翰林院编修,开始了长达三十七年的官宦生涯。
(一)协修、纂修史书
唐景崇曾于光绪三年(1877)作为翰林院国史馆的协修人员参与编写《明史》《清史》,后其父唐懋功逝世,唐景崇遵照大清律法回籍丁忧二十七个月。光绪十一年(1885),唐景崇开始为《新唐书》做注,时值其弟唐景崶溘然长逝,其兄唐景崧与法军苦战,唐景崇心中郁郁伤怀,遂将做注修史当成自己唯一排解心中愤懑的途径,“情绪萧索,郁郁不自得,但思似楮墨以遣送时日”。光绪十三年(1887),唐景崇担任功臣馆的纂修,他遍访资料,整理归类,行文严谨,力求真实,颇具古代的史家风范。光绪十五年(1889),政府开设绘典馆并成立绘图处,唐景崇担任绘典馆绘图处总纂,负责皇朝舆图的绘制。舆学的发展对国家的政治外交和地理勘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清朝末期,西方殖民者逐渐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领土主权逐步沦丧,此时编纂的皇朝舆图已经不是供皇帝一人欣赏的简单摆件,而是通过全面的资料整理得出的全方位的中国地图,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作用。光绪十六年(1890),唐景崇补授翰林院侍讲;同年九月,任日讲起居注官。在此期间的修史经历为其后来成为“帝师”奠定了基础。光绪三十三年(1907),军机大臣面奉谕旨“着派孙家鼐、荣庆、陆润庠、张英麟、唐景崇、宝熙、朱益藩轮班进讲经史及国朝掌故,以裨典学而资治理”[3]。由此,唐景崇开始为光绪皇帝面授国朝掌故及各国政略,为期一年。唐景崇所讲国朝掌故主要取材于清代历代帝王史、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典章制度、对外政策等诸多方面,每一讲后都有对帝王治理国家提供的相关评语,为使光绪帝能“以裨典学而资治理”。唐景崇还着重为光绪帝讲授了国外的政治体系,预计为后来的预备立宪营造一定的理论基础。“今裨瀛沟通,万方合会,欧美列强虽云僻远,而梯航辐辏,浸成牙错机张之势,且其政治艺学,效著富强,又多为我所取资,是彼土外史之籍,固亦当世得失之林也”[4]以及“窃以为宜远师古意,上法圣相经史掌故而外兼及各国史事,用通万方之略而闳无外之规”[5]都表明了唐景崇对当时的国际政治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和分析,他敏锐地感知出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差距和差距的症结所在。这也是唐景崇大力支持新政和推动新学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大力推动教育改革
1.推动新学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末新政开始,新政涉及军政、鼓励实业、废科举立新学、宪制改革等方面。皇帝上谕曾命诸大臣“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当国事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6],表达了对实行新政的决心。新政中效果最为明显、保留时间最长的即为新学,从教学管理制度层面而言,新学制改变了中国传统大学(经学教育阶段)和小学(蒙学教育阶段)的二阶段结构模式,引进了年级制教学,按照《癸卯学制》的规定,整个学制划分为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等多个层级,同时规定小学堂设于乡镇,中学堂设于府州县城,高等学堂设于省城。
唐景崇颇具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虽为一介书生,仍对国家的时事政治和实业兴邦上疏奔走。光绪二十九年(1903),已经升任为公部左侍郎的唐景崇被派往江苏任江苏学政一职。他在晚清动荡的历史变革中愈发认识到新学的发展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赴任江苏学政后,便着手对江苏进行新学改革。唐景崇用现代化学堂的模式改组了原“礼延书院”(即江苏省江阴县高级中学前身),并在此基础上增添了礼延高等小学堂,主持南菁学堂(南菁高级中学前身)的校务,“按照通行章程,更定职名,始设监督、教务长庶务长等职,学科未备者,添设教员。每月朔望,增设会讲,由总教习同监督、教员,集诸生于讲堂会讲”[7]。新式学堂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设施与旧式私塾的模式迥然不同,不同于以往几张书桌、一把戒尺、一位先生的简化配置,新学堂的教学设施是仿照日本学堂的标准,从课桌椅和教辅用具到教学科目和教师人数的增加,都大大增加了学校的日常开资,唐景崇深感力难从心,除了当地士绅的捐赠外,学校几乎没有额外的经济来源。为了让新学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唐景崇向江苏巡抚端方寻求财政支援。端方赞许唐景崇的治学方略,决定予以支持:“每月拨银一千两,作为南菁高等学堂常年经费,以资应用。”[8]
三、对唐景崇的评价
唐景崇历任清朝廷吏部、礼部、兵部、工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浙江、江苏学政,广东、江苏乡试正主考,全国会试大总裁,殿试阅卷、读卷大臣,留学生廷试阅卷、读卷大臣,是晚清时期当之无愧的名臣。在唐景崇去世后,袁世凯签发了《大总统策令》:“参政院参政唐景崇学术湛深,夙标闻望,当政体改革之际,赞助共和,勤劳尤著。兹闻溘逝,曷胜悼惜。应由政事堂饬铨叙局从优议卹,以示笃念老成之至意。”民国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914年1月7日),国务卿呈报请示议给已故参政院参政唐景崇优恤办法。袁世凯再次签发《大总统批令》:“应给予治丧营葬费二千元,派荫昌前往致祭,灵柩回籍,着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并候颁给碑文,刊立墓道,以示优异。”足见唐景崇在晚清、民国初期的重要社会地位。
四、结语
以唐景崇为代表的晚清群臣在经历了内忧外患、抗敌御侮、王朝更迭等一列历史大变革后,或继续在政治舞台上长袖善舞,或远走异国不问庙堂之事,或闭门清修著书立说。无论怎样,无论是谁,都不能逆转历史的车轮,阻挡新兴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只有如唐景崇一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做出顺应历史的选择,积极为国为民,心怀桑梓,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不朽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