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生死观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价值的启示
2019-12-26戚莹王焱
戚 莹 王 焱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倾向明显,自杀率居高不下,这些学生把死亡当作生活的解脱,心理危机严重,精神状态不佳。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树立科学的生死观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1],因此,生命教育迫在眉睫。生命教育的途径有诸多条,汲取与转变传统生死观中的合理成分是一条有效途径。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在生与死问题上最为深刻,研究道家生死观,深度思考生命的价值,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死观。
一、道家生死观产生背景
道家生死观离不开老子与庄子。要了解道家生死观,就要先了解老子与庄子所处的时代背景。老子处于春秋时期,当时诸侯国实力逐渐强大,诸侯藐视天子、挑衅天子权威,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社会下,先秦诸子纷纷宣扬自己的主张,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认为,社会之所以出现如此无序的局面,正是因为没有循“道”而行。庄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礼崩乐坏已是相当严重。伦理丧失,无休的战乱使社会更加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失去了对生的欲望,自然不惧怕死亡。面对如此社会,庄子开始思考生死对人是何种意义,在老子道家思想上进一步探索生命的意义。
二、道家生死观主要思想
生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之一。生死观,即人们对生死的看法与态度。道家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上对生命的深刻认识。《道德经》开篇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家将生命产生的根源归于“道”,“道”即生命的本源,“生死”都是“道”的派生物。
(一)自然无为的生命观
《老子》第二十五章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第四十二章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论述。道家认为万物生于“道”,且“道”的本质就是自然性。那么生命也从“道”中起,并且生命也是自然的,应以自然论人性,因此,道家反对一切对生命的人为矫正,追求保持生命的“朴素”与“真”。“自然”“朴素”“真”皆是道的体现。生命的存在是以“自然”为前提的,因此,“自然”也就是生命存在要遵循的法则。于是,老子提出“人法自然”,再由“人法自然”提出“无为”的生存法则。“无为”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道家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道”性的“有为”,尊重自然规律不妄为,建立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以“无为”的方式去指引人们“有为”。
老子认为,一个事物过于强大就会走向衰败,这是违背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势必走向死亡。“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万物应顺应自然而存在于世间,不刻意谋生,不刻意求死,“生死自然”才是生命最本真、最符合“道”运作的方式。物极必反,对人的身心皆不利。《庄子·庚桑楚》有“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已”的论述,庄子认为,无拘无束、顺其自然的活着就是对生命的保卫,这也是“无为”的体现。
(二)超脱肉体的死亡观
道家认为生命生于“道”,死亡是“道”的另一种状态。生与死只不过是“道”在永恒变化过程中的不同状态而已。由《老子》第二十三章中“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的论述可见,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会自然地消亡,人的生命也不例外。《老子》第七十六章中也有“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的论述。生命在初时脆弱,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在成长过程的种种困难挫折中磨炼意志,当死亡来临时,会变得坚强,能够从容坦然地面对死亡。
庄子看淡生死,认为生命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凋零陨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生命从自然中来,再到自然中去,生与死是同源,这个源就是自然。生是自然,死是回归自然。《庄子·大宗师》有言:“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生与死完全出于自然,非人力可以改变,应该坦然面对,因此,庄子才会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
《老子》第三十三章有对死亡的直接叙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根据这段话可以看出,老子认为生命不仅仅关注肉体,更关注精神。人若是“知人、自知、胜人、自胜、知足、强行”,那么死亡只是肉体的死亡,而精神长存,即“身虽死精神不朽”。死而不亡是老子生死观中的最高境界。庄子在《大宗师》写道:“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这一过程突破了时间限制,摆脱了生死束缚,体现了庄子对精神绝对自由的追求,达到了“无生无死”的精神高度。道家主张生命自然性的本质,自然而然、死而不亡、不死不生的态度体现出道家对生命超脱肉体的豁达精神境界。
三、道家生死观对生命教育的价值
(一)珍惜生命
道家生死观折射出来的思想是“生”“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亡是回归于“道”,不必过分强求,但并非意味道家就渴望死亡,也不是鼓励世人自杀,反而正是因为生命会消亡,有“死”,“生”才更可贵,生命存于世间的价值才更伟大。庄子妻死鼓盆而歌,认为“死”是“自然而然”,只是在“道”上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相反,庄子是“贵生轻死”的。庄子反对轻率无意义地死亡,死应是自然地走向衰亡,而非人为将其终止,因此,道家对“生”有一份责任感,对待生命的思想有“贵生”特点。正因为生命至高无上,所以一切伤害生命的行为都是罪恶的。《老子》第五十二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与天、地、道齐名,可见道家对人的生命的重视。庄子名作《齐物论》中“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的论述更是肯定了生命存在的合理性,因此,自残、轻率自杀都是对生命的存在价值的扼杀,应当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
(二)自然地控制欲望
道家在“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中反映出“寡欲”思想。“寡欲”不是不要欲望,而是满足基本的自然需求即可,不要过分追求更多的欲望。老子曰:“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强调要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去除过分的、不自然的欲求,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欲望,“去甚、去奢、去泰”[2]。《庄子·天道》曰:“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庄子认为,保持内心的平静就是做到了心理层面的无为。要做到静,就要面对世俗诱惑时不为所动。内心平静,不溺于享受,也就是“清心寡欲”。《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曰:“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去奢崇俭”展现了道家对生活的态度,物质上不奢侈,精神上不放纵,从容坦然面对世事,平静地走完人生路。当代大学生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被荣誉、证书、奖金等诱惑,求而不得,欲望更甚。这些都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甚至有害生命。从“自然无为”来看,当代大学生需要克制不合理的欲望,应顺其自然地“有为”,不过分强求,不为外在的名利所羁绊,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三)丰富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一样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大学生成长成人的核心标志。”[3]精神上的空虚往往伴随厌世情绪,人们被负面信息左右,驱不散消极的阴霾。老子“死而不亡”的思想教导人们,在活着的时候可以多追求精神生活,提高精神价值。人的肉体终有一死,百年之后唯有精神得以永存。当代大学生应有自知之明,多反省自己,完善自我,磨炼意志,塑造坚忍不拔的精神信念,培养独立的人格,正面、充实的精神信念可指引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生死观,明白死亡的本质,对人生秉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思考生命的价值,追求精神的至纯至真,如此才能实现精神不朽。
(四)重视死亡教育
目前,许多高校认为死亡是消极、沉重的话题,不该用在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上。其实,死亡教育在生命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离开了“死”的“生”没有讨论的意义。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说道:“如果在我们是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将会失去意义。”[4]死亡意味着肉体生命的终结,对死亡的重视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死亡教育是为了突显“生”的价值。生命存在意味着美好、幸福,死亡会带走这些美好与幸福。正因如此,人们面对死亡会心存恐惧,仿佛掉入无尽的黑暗,死亡使生命变得有限,人们才会格外珍惜有限的生命,去更好地走完漫漫人生路。正确的死亡教育能使学生重视生命,敬爱生命,使学生更好地生活,探寻生命存在的意义,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四、结语
“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生”与“死”是人生绕不开的矛盾。出生就意味着死亡,人的生命稍纵即逝,因此,生命的价值才更难能可贵。如今社会复杂多变,生死问题凸显,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缺乏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与关爱,无视或者曲解生命价值,这使生死观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够从不同角度体验、思考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先秦道家生死观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其“自然而然”“无为”“寡欲”“贵生”等思想能丰富高校生命教育的资源,有助于更深入地教育学生体悟“生死”,引领学生探索和理解“生死”,从中体悟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