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突变对出土文物的破坏及应急保护分析
2019-12-26高雄雄
高雄雄
(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陕西榆林 719299)
引言:考古挖掘,是人类文明自我研究与开发的主要环节,它是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而出土文物作为阶段性时代信息的主要途径,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点,也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下去的载体。因此,关于考古挖掘现场环境突变对出土文物的破坏以及应急保护措施的分析,将为我国文化研究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 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保护的主要任务
出土文物保护工作,是当代考古挖掘实践的重要步骤,它直接影响到文物后续研究价值和考古发现成果。简单来说,当前出土文物保护的主要任务可归纳为:(1)做好考古挖掘后文物资源的保存,尽量避免环境突变对文物造成的损害。比如,浸泡在墓葬中浸泡的漆木竹器挖掘后应立即放入水中,防止文物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2)给予出土文物杀菌处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比如,出土文物杀菌可避免蚊文物出现出土后开裂、粉碎等问题;(3)对出土文物进行全面性检查,并对应做好文物信息记录。比如,出土文物中是否含有有害气体,文物外观、颜色、以及保存情况等,都可以在出土文物保护环节进行资料收集[1]。
2 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突变对出土文物的破坏
2.1 含氧环境对文物造成破坏
文物长期处于无氧环境、或者潮湿的空气中,会使文物本身所含有的纤维出现物质形态的“变异”。由此,当考古挖掘现场将文物从长期保存的环境下取出时,文物本就有可能发生突变。一方面,出土文物周围氧气增加,会导致有机物类文物因含氧量增加而发生突变性损坏。如,植物纤维在含氧量突然性增加的状态下,容易发生光氧化、光敏氧化等转变,机体中的蛋白质、脂肪等会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迅速腐烂、分解,甚至出现大规模蛋白质快速流失而造成文物破碎的情况。另一方面,氧气含量突然增加,也会导致金属发生氧化反应,部分出土文物腐蚀强度会进一步加深。如,金属铁在氧气含量突然性增加的状态下,很容易产生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以及硫酸等强腐蚀性物质,这样的问题都将对考古工作的深入性开展带来负面影响[2]。
2.2 湿度因素对出土文物的突变损害
出土文物后若周围环境湿度较大,也会对文物本身造成突变性损害。
一类文物长期处于干燥、收缩的保存环境中,该类文物在长期的地下保存环境时,物体内部会形成一层可溶性盐保护晶体,它可以通过晶体缓慢的进行文物本身水分调节,继而在外部环境干燥的状态下,保持周围空气湿度的平衡度。而出土文物的一瞬间,空气中大量的氢氧离子会迅速从外部向文物内部运动,而长期处于非饱和状态的文物也会迅速进行氢氧离子的吸收,此时文物内外水分均衡的杠杆被打破,从而也就出现了开裂、破碎的情况。
另一类文物刚好与以上提到的相反,它在地下保存时长期处于潮湿、甚至是浸泡的状态中,文物本身中所包含的水分含量较高。当出土文物从长期保存环境中取出时,由于周围空气中水分含量不能达到前期保存状态,文物本身的水分就将大规模丧失,文物中包含的蛋白质、纤维等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由此,文物出土后也会发生起翘、脱落、掉色等问题,甚至是发生文物破损等情况。
2.3 光的突变损害
出土文物现场突变环境的探究,也应该从出土文物保护的光层面进行损害因素分析。考古文物多保存在黑暗的环境下,文物出土后虽然不会直接将其暴晒在 阳光下,但其周围环境与地下密封黑暗的特征相比,文物局部区域很容易发生光催化断裂。比如,光辐射会将文物中染料分析声色基团转变为无色变化形态,这就是出土文物中周围光环境突变带来的问题。
2.4 微生物对出土文物的损害
考古挖掘期间,文物出土后因环境突变造成的文物损害情况,也受到微生物因素的干扰。一方面,文物本身为有机物,在长期的地下潮湿、无光的环境下,有机物可以转变为酶类物质,它附着在文物表面。当出土文物从一个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中,有机物本身所产生酶类物质,将在氧气、氢气的作用下迅速扩散,继而也就出现了尸体腐烂、文物水解等情况;另一方面,特殊的地下文物保存环境,可以维持文物表层的微生物作为外部保护层,覆盖在物质表面。当文物出土后,保护膜与空气接触后,被空气中的微尘、微生物群体所破坏,保护膜失去作用后,文物机会发生氧化分解等反应。
3 有效的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保护方法
3.1 分类实行采集稳定性处理
考古挖掘期间为避免出土文物受到环境突变的影响,需要结合出土文物的具体情况先进行采集稳定性处理。
其一,保水类文物的防腐处理,就是避免考古挖掘时含水量较大的文物出现水分流失的问题。如,将小型建筑金属文物运用防光、防霉包裹处理,并采用8%的六偏磷酸钠进行浸泡,去除其中的金属可变离子。
其二,干燥性处理就是要保障文物本身的干燥程度稳定。如,纺织品类文物应在出土后小心处理,尽量避免文物周围空气湿度增加。
其三,防霉与防损毁性处理,就是尽量减少出土文物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等的出现,以保障物质本身不会发生变质。如,皮革类文物、象牙类文物等,可通过特殊性甘油、加固剂等进行特殊性保存[3]。
其四,其他类物品的稳定性处理。比如,干尸、彩陶等,也需要在文物出土后进行文物保存。如,干尸取出后,可采用杀菌防腐剂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而彩陶可运用酒精注射颜料加固法进行文物稳定性的保护。
3.2 出土文物调控变化环境控制
为避免出考古挖掘环境突变出现文物损坏问题,就需要相应的实行考古挖掘情况的综合调控与把握。其一,出土文物保护时现场湿度应合理进行控制。如果出土文物为干燥型资源,应尽量将出土文物保存空间设计为干燥、通风的区域中;如果出土文物属于潮湿类型,则出土文物进行保护时,可通过在墓室边缘挖掘排水沟等方法,增加挖掘出土文物保存环境的潮湿度;其二,文物出土后,需要在文物保护区域内设立一个紫外线保护层,必要时可在保护层上涂抹紫外线吸收剂阻挡外部阳光对文物造成的伤害;其三,出土文物保护时,应将现场空气保护层部分放置一个无菌净化渠道,并按照微生物吸收和转换到研究反应式,设计一个规范性的出土文物保护微生物防护安放区域;其四,出土文物调控时,需要从微生物传播与周围环境整体变化的层面进行把握,尽量避免出土文物在后续保存期间形成环境二次变化问题。
3.3 现场采集处理环节
出土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与现场处理采集文物保存的效果之间有着密切性联系。实际进行文物保存与处理时,操作人员需要遵循的要点可归纳为:(1)取样文物出土后先进行泥土清理,然后是文物本身颜料、花纹的合理保护,并适当的进行出土文物周围水土环境、菌样环境的检测;(2)依据测定结果,对出土文物的外部干扰环境进行针对性屏蔽,适当的进行文物出土环境保护结构的科学性调控;(3)将出土文物放置在特定的保护环境下,密切观察出土文物颜色、形态、以及结构等方面的变化。随时做好文物防护应急工作,以避免出土文物由于环境突变所造成的损坏。
3.4 出土文物提取环境安排
为规避考古挖掘现场环境突变对出土文物造成的损坏,实际进行操作期间,实践人员应该在综合把握出土文物发生变化的因素条件下,适当的进行出土文物挖掘取出环节的条件安排。简单概括来说,出土文物提取环节的安排步骤主要分为:
(1)出土文物提取前做好充足的环境问题干扰因素的讨论。其中包括:文物取出后有可能发生哪些变化,我们要如何进行后续补救;如何进行应急工具的选择与应用顺序的安排;如何进行文物中信息的提取;如何进行文物的搬移工作等,均是出土文物具体操作前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点。
(2)实行出土文物提取环境分析时,应针对性选择有效的操作方法。常见的出土文物环境管理方法包括小规格文物提取、大规格文物提取、以及脆弱性文物特殊性提取方法三类。其中小规格提取方法,是直接利用包裹材料,人工手动的进行文物提取;大规模的文物提取方法,是通过多人辅助性工作的协调性开展。而脆弱性文物特殊性提取方式,又可以细化分为插板法、拖网法、石膏法、画图法等等。由于该类文物取出方式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进行文物提取,实际应用时,文物保护人员也需要考虑到辅助物品,是否对出土文物所设定的保护环境之间产生冲突,尽量规避脆弱性文物特殊性操作期间造成的文物损害。
(3)取出文物大环境的保护与处理。即,文物存储环境除了避免湿度、温度等条件,也需要对文物保护的存储空间的宽敞程度、文物的种类存放情况进行把握。文物长期处于地下环境中,其存放要求各有不同,管理人员应尽量避免文物的混淆放置。
4 结论
综上所述,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突变对出土文物的破坏及应急保护分析,是文化研究领域技术探究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类实行采集稳定性处理、出土文物调控变化环境控制、现场采集处理环节、出土文物提取环境安排四方面,明晰出土文物应急保护方法。因此,文章研究结果,将为国内文化产业探索提供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