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竞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19-12-26特邀撰稿李光全

商周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消费中心建设

■ 特邀撰稿 李光全

上海已经成为各大知名品牌新品首发的首选地,也是全国拥有最多“旗舰店”“首店”的城市

国际消费中心的建设能够推动我国消费提档升级、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带动国际化大都市、国际竞争力产业的建设进程。

2019年10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指导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杭州、武汉、南京等在内的18座城市,已经开始展开相关工作。

消费、出口和投资是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出口主导和投资主导的传统经济拉动模式因外需的下滑和投资的过剩逐渐出现了拉动力不足的现象,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更大地被置于内需扩大的拉动上。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一批大中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消费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何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提到一流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巴黎、伦敦、东京、纽约等名店云集、大牌汇聚、大量新品首发的国际性大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培育发展国际消费中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点任务。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从《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看,其提出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回答了我们对于内涵的认知:“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基本形成若干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换言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该在城市形象上具有全球知名度,同时又在消费能级上具有全国高度,还要在辐射上具有区域跨度,能决定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资源、资本集聚和转移,且消费产业具有支撑强度,引领城市产业体系高端化发展,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制高点。

对标世界著名消费中心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形成条件应该包括三方面:首先要看消费的时尚引领程度和能力,城市的服务业高度发达,商业竞争充分,国际知名品牌和国际消费者集聚程度高,有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二是消费者的国际化程度高,城市进口规模大、国际化渠道多,国际商品和国际服务多、国际消费者多、国际消费便利化程度高;三是消费基础条件好、消费规模大、消费增长速度快、消费潜力大。

国内竞争态势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数据,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游花费排名世界第一,全年在境外消费达2773亿美元。从抢购国际大牌衣物饰品,到抢购日本电饭煲、德国刀具、澳大利亚雪地靴等,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着力吸引的顾客。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成,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国际化、品牌化的消费需求,将境外消费转为国内消费,留住消费者的“钱包”。国际消费中心的建设不仅会让中国的城市不仅要成为全国的消费中心,更要成为世界的消费中心,同时反过来推动我国消费提档升级、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带动国际化大都市、国际竞争力产业的建设进程。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强烈拉动力让各个城市竞相进入这一领域。今年5月,武汉市出台《全市加快新消费引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形成现代化商业聚集地、国际化消费目的地、便利化时尚宜居地,打响“武汉购”品牌。

9月,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将深圳建设为消费创新的“全球重镇”、国际品牌的“重要驻地”、中国制造的“世界橱窗”、引领潮流的“时尚之都”的总体要求。

10月,宁波发布《宁波市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实施方案》,提出要构建国内进口商品集散网络,打造中东欧消费品进入中国的首选之地,打造全国重要的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配送中心和交易中心。

海南省依托离岛免税店这一国人境内消费的好去处,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印发《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业态丰富、品牌集聚、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的国际旅游消费胜地。

而最早开始探索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上海已经形成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经验。去年4月,上海发布了《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要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最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作为中国著名的消费城市和国际零售商、国际知名品牌集聚度颇高的城市,今年8月27日,美国连锁会员制仓储超市Costco大陆首店在上海闵行区正式开业,开业仅6小时,就因太过火爆而被迫暂停营业。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打造,上海着力聚集优质消费资源,2018年共有835家上海“首店”落户,上海已经成为各大知名品牌新品首发的首选地,也是全国拥有最多“旗舰店”“首店”的城市。此外,上海还致力于建设新型消费商圈,包括黄浦滨江外滩地区、新天地、徐家汇、静安寺等知名商圈在内的首批9个上海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在2019上海购物节上发布。上海还积极推动消费融合创新。“三枪”与网易云推出联名内衣,“蜂花”推出金典香皂伴手礼,“老凤祥”推出迪士尼系列产品等。

加快打造构建青岛国际消费中心的重点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要立足科学投资和消费潜力释放,以促进消费升级驱动经济发展为主线,突出青岛市消费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与提升服务产品投资的市场吸引力和对外辐射力并举,以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水平、改善消费质量、优化消费结构为目标,明确产业投资方向、确定产业投资重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形成消费与生产之间良性循环、互促共进的科学发展格局。

要培育消费热点,持续强化新兴投资的市场吸引力和对外辐射力。

提速邮轮游艇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青岛国际游艇及水上休闲用品商城,推出海上定制巴士,成立游艇产业发展基金或蓝色产业基金予以支持。

大力推动健康服务投资,以打响“健康养生之都”城市品牌为抓手,在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建设健康产业园,着重引导健康产业的制造企业集聚发展。在青岛蓝谷,重点围绕健康产品研发、设计与体验,形成涵盖健康产业研究机构、健康产业交易博览会、健康产业体验馆的健康科技产业城。崂山要加快建立休闲养生产业基地,促进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产业的集聚融合发展。

着重推进时尚体育消费,规划建设房车基地、航空旅游直升机场,大力发展即墨四舍山国际滑翔、蓝谷水上运动、帆船竞技、马拉松等活动。

持续扩大信息消费,加快电子商务、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新型业态发展,如以海尔、海信、澳柯玛为骨干,建立电子家电网上博览会,与每年一届的电子家电国际博览会相呼应。以青岛啤酒、华东葡萄酒为依托建立有影响力的啤酒饮料网上交易平台。发挥青岛海产品优势,建立中国北方网上海鲜交易中心,带动冷链物流业、配送业发展。加快国际化教育消费,重点引导优秀的驻青高校借鉴“上海纽约大学”模式,发挥其在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主体作用,有关部门要协助高校寻找合作对象,为国外大学落户青岛提供资金、土地方面的支持,并且做好各类行政审批工作。

要突出重点建设,不断提升消费生产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一方面,加快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进程。尽快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不断扩大项目有效投入,加快推进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功能设施、环境设施等民生项目建设。顺应一站式消费的趋势,大力推进城市综合体特别是旅游综合体建设。加快推动中山路、台东、李村等传统商圈功能业态提升,着力完善崂山、城阳、红岛等新城区商贸流通设施和功能配置。加快推进第二条海底隧道、地铁和新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通畅的交通网络,营造有利于提升消费的良好交通环境。进一步推动青岛市的特色街区建设,加快培育改造针对新型消费业态和业态细分的特色街区,推进现有特色街区购物环境的不断升级和业态优化。在消费规模相对稳定的区域,发展一批24小时服务设施,促进夜间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着力释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要着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在农村设立商业网点,健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民贩运大户和以供销社为依托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加强农村商业网点建设和布局。加大对农村商业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引导城市连锁店、专卖店向乡镇延伸,创新营销服务方式。着力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鼓励在小城镇和乡村积极发展医药、家电、建材、旧货、烟酒等专卖连锁店铺,在经济条件适宜的中心城镇发展设立连锁超市,争取连锁式标准化管理的“农家店”覆盖全市大部分的行政村。加快重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培育,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完成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任务,提升重点农产品流通企业的超市销售占比。

要完善配套体系,面向“转调创”建立青岛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一方面,增强城市辐射能力,提升国际消费增量。围绕城市消费奢侈品中心在沿海城市逐步积聚化、中心化的趋势,在青岛奥帆中心和小港湾邮轮母港基地或者凤凰岛国际旅游岛,可以引进巴黎老佛爷或欧美日韩知名商业企业与青岛合资,在青岛进行集中布局,进一步增强青岛中国十大奢侈品中心的城市地位。加快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会展品牌培育,不断提升青岛啤酒节、海洋节、电博会、软博会、服装周等主要会展品牌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加快香港购物展、德国购物展以及化工建材产品、农副产品、名特商品等展会品牌的培育,新建青岛国际电影节、橡胶工业博览会、东亚企业家峰会等若干大型高端专业会议、会展,扩大外来消费增量。

另一方面,改善消费宏观环境,保障消费持续增长。加大对新兴服务行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在信贷政策上给予支持,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加强对产品流通体系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严格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切实关系到民生的行业准入标准,加大对假冒伪劣、商业欺诈行为的惩处力度,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合理的定价体系,努力营造健康、安心的消费环境。健全消费者维权体系,建立完善消费投诉绿色通道和消费争议仲裁机构,开展群众性的消费维权活动,努力营造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鼓励地方名优产品消费,积极支持地方骨干优势产业和名优产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地方品牌产品在市内重点建设项目中的物资采购占比,充分利用地铁、港口、新机场等投资需求拉动我市相关产业发展。建立物资采购信息公示制度和重点项目联络员制度,及时沟通供需信息,加强联系、协调,为市内企业参与重点工程物资供应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消费中心建设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国内消费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新消费ABC